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通过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及最后贷款人职能,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莺要作用.当前奥巴马政府提出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进一步强化了美联储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使其成为美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者.本文比较了我国央行与美联储在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面临的不同条件,充分借鉴了美联储的相关经验及改革趋势,从短、中、长期提出了强化人民银行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郑寿明 《上海金融》2003,(12):29-30
银行监管体制改革后,根据新调整的人民银行“三定”方案,人民银行一项重要职责就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这项职能是系统的、综合性的职责,并覆盖整个金融市场。要履行好这项职责,笔者认为,必需尽快建立和完善金融业资信评估制度,为研究和实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提供准确风险评介、度量,从而做到及早诊断风险、处置风险。  相似文献   

3.
庞加兰  王倩倩  吴露露 《征信》2021,39(5):84-92
当前,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防范化解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2010-2019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模型,采用客观赋值法CRITIC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最后得到中国金融系统的综合压力指数.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呈下降态势,银行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货币市场对金融压力指数的权重较高.因而,...  相似文献   

4.
5.
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不仅在中短期影响到通货膨胀和总需求,在较长时期和难以测算的滞后期内,还影响到了经济行为主体的风险承担倾向,进而影响到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本文综述了次贷危机发生后业界及学界对美联储过往货币政策的质疑和反思,分析了货币政策、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行为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研究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具有正面效应,在长期具有负面效应,中央银行应将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审慎政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开放的力度和范围不断增加,我国证券市场已从传统相对封闭的市场转向全面开放的国际市场,与此同时,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在理论上对国内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波动风险这两个模块进行探讨分析,以综合市场日收益率为样本数据,选取GARCH-Va R风险测度模型全面测算市场的Va R值,对市场的风险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再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对于证券市场开放风险控制的研究,以期为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证券市场风险防范提供可参考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风险、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Bandt and Hartmann,2000),系统性金融风险指金融机构的不利消息、金融机构倒闭、金融市场崩溃等事件对其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带来的严重冲击。在上述概念中,包含两个基本因素:冲击(Shock)与危机传染机制。  相似文献   

8.
利用外资在弥补我国资金、外汇、技术缺口的同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本从国际收支平衡、币值稳定、外债危机、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外资对我国金融安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业开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是否会导致金融部门过多借入外债而承受更大的风险?应当如何制定应对政策?本文在包含金融部门开放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金融部门破产机制,分析金融业开放的影响,并讨论政府隐性担保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程度越高,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对资本流动的变化越敏感,加剧了国内外风险冲击对投资和产出的负面影响。此时,政府的信贷救助政策可通过减少资本外流和银行净资产损失降低风险溢价,从而改善宏观经济状况。然而,对危机下政府信贷救助的预期将导致银行机构在正常状态下借入更多的外债,产生道德风险问题,进而使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上升,衰退程度加深。进一步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可以有效抑制政府隐性担保预期所造成的道德风险,从而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系统性风险以及降低系统性风险的策略。系统性风险作为一种负的外部性可以分为两个维度:横截面维度和时间维度。降低横截面维度的负外部性的政策是主要是降低由银行间业务链以及对手风险暴露带来的风险。时间维度,又称为顺周期性,应对顺周期性的方法是试图在繁荣时期建立资本和流动性储备以满足在危机时的资本和流动性不足问题。本文认为,解决系统性风险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和微观监管政策的协调,以及政策的国际间协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外源系统性风险的概念入手,深入刻画其跨境传导路径,构建外源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网络传染理论分析模型。在总结各国防范外源系统性风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外源系统性风险防范体系的防范目标、思路及原则等总体框架进行设计,并提出了防范外源系统性风险的组织协调、信息统计、监测评估、防范措施等一整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深化金融改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两大主题,也是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14.
15.
我国金融开放至今已40余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本轮金融开放具有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开放的特点。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金融开放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金融开放的趋势特点,并展望未来金融进一步开放的发展前景、开放路径和重点领域。通过研究发现,尽管金融开放能够带来金融机构市场化竞争、降低企业融资依赖和提高公司治理透明度以及在长期来看提高宏观经济产出等好处,但这些好处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支持。如果尚未客观评估开放条件就贸然实行金融自由化,短期来看可能会给金融系统稳定性造成冲击,甚至会带来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建议:第一,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第二,有序推进金融开放,把握开放节奏;第三,监控跨境资本流动,必要时实行外汇干预;第四,完善金融监管配套制度,健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监管框架;第五,保持稳定且独立的货币政策;第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完善人民币离岸在岸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6.
17.
近几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存款大量流向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业务规模增长迅速,且理财产品的发行具有“棘轮效应”,大部分储户现在已经习惯对理财产品的滚动购买,这也使得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推出各种具有吸引力的理财产品.然而当前银行理财的主流配置模式为资产池模式,面临期限错配和收益率错配的风险.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它的快速发展不但会影响当前货币政策的效果,而且一旦资金链断裂会使整个金融体系爆发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8.
杠杆化与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彤 《新金融》2010,(5):17-22
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的经济行为改变着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主动或被动地影响着彼此的杠杆程度。金融体系过度杠杆具有增加脆弱性、放大复杂性、顺周期等特点,直接引致系统性风险增加。与此同时,由于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相互关联,金融体系杠杆程度加深,意味着与之相联的经济部门关联度扩大,内在依赖性增强,从而进一步放大系统性风险。危机爆发后,为帮助降低金融机构杠杆程度,美联储运用多种创新工具,快速膨胀了自身资产负债规模,前所未有地增加了自身杠杆程度,形成新的系统性风险隐患。有鉴于此,我们应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引导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平衡,确保各经济部门负债和杠杆水平维持在健康、合理的区间。  相似文献   

19.
20.
金融业的开放是各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它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给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国应该抓紧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去保证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