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经营理念随之发生了改变,企业对客户的满意度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原来的为客户服务向使客户满意的方向转变。所以,配送中心需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使顾客达到最大的满意度。而传统的配送中心选址只是以简单的考虑运输成本、建设成本及总成本的最小为目标,因此,本文将顾客满意度引入到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中,建立以物流成本最小化和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的配送中心选址多目标模型,并提供了模型相应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配送中心的发展和物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为顾客提供的服务水平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在传统的选址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立足配送中心和顾客两方面的选址模型,以顾客满意度来测量配送中心为顾客提供的服务水平,顾客等待时间的长短对其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通过配送中心可以满足客户要求的时间长短来测量顾客满意度,同时建立了以物流成本最小化和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的配送中心选址多目标模型,并提供了模型相应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随机需求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离散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物流需求不确定情况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对传统模型进行改进,将随机需求变量引入离散型选址模型,利用随机规划理论和遗传算法对实例模型进行求解。结果显示物流需求不确定情况下的随机规划模型的求解结果比假设已知需求情况下的结果真实可信,所需物流费用较少。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实中普通存在的不确定环境,通过对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在传统的双层鞫标规划.的基础上,将竞争问题加入到配送中心的选址中来,建立一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对未来配送中心的建设提供一定鹂参考谁甩, 相似文献
5.
6.
7.
分析了B2C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发展瓶颈即物流配送成本,为优化物流成本,构建了基于不同路段运输单价不同的最优运输费用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简要地介绍配送中心规划选址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几种传统的配送中心规划选址方法。结合GIS网络分析的特点,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配送中心规划选址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意义,引入重心法和离散模型,并将此应用数值分析法应用到咸阳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这一具体问题,给出了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一个量化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物流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越来越明显,配送十多年来国际物流也创造的最佳服务方式,而配送中心则是进行配送活动的最主要的硬件设施。在配送中心建设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本文就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进行了定性研究,对未来配送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配送中心选址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就是从空间和实践上,对配送中心的新建,改造和扩建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配送中心选址就是在一个具有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个地址设置配送中心。本文通过两个不同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定量地分析配送中心的选址。从而得出较佳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使商品通过配送中心的汇集、中转、分发,直至发输送到需求点的全过程的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鲍摩——瓦尔夫模型,对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选址。该模型在考虑运输成本的同时还考虑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并用启发式算法对其进行就求解,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重心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重心模型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由于选址因素只包括货运量和货运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为此在用重心法得到备选地点的基础上,引用层次分析法模型解决配送中心的最佳地点问题。结合朝阳柴油机厂选址分析,说明基于重心法与层次分析模型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物流中心选址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流中心选址在整个物流系统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需要决策者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本文根据物流环境、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组成的10个评价指标和单因素评价标准,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某市物流中心选址进行决策研究。根据单因素评价标准生成足够多用于神经网络建模用的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用检验样本实时监控训练过程以避免出现“过训练”现象,建立可靠的BP模型。示例计算结果表明: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比,本文建立的BP神经网络决策模型具有定量分析和比较精细、客观的特点,在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