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3.
4.
非典疫情作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如果疫情能够在三季度末得到控制,这种损失还主要是行业性和地区性的.从国民经济整体上来说,在目前我国需求不足未得到根本扭转的形势下,疫情可能造成的最大负面影响是动摇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因此,当务之急是,防止不良连锁反应的出现,并以此稳定各方面信心.  相似文献   

5.
国债是国家作为借款人为实现其职能而直接向贷款人融资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在我国,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所发行的各种国家公债。国债不仅是我国集中性借贷和有计划闲置资金调节货币流通、促进货币供求平衡的手段,而且在抑制通货膨胀,培养投资意识,改善宏观调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业稳健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债交易体系和市场体系的主体投资人越来越多地关心国债的品种、期限、利率及发行方式,以求获得风险小、收益率高和可变现性。所以分析国债热销对健全国债管理制度,建立市场化国债体系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国债销售市场空前活跃。以柳林县为例,从1994年-1998年累计发行凭证库券930万元,大大地满足了广大居民购买债券的需要。而1999年发行的凭证式国债供不应求,出现了排队挤买的抢购风,柳林县仅建行发行第一期凭证式国债27万元,不到一天就抢购一空。根据这一现象,笔者对国债发行市场各阶层投资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选择的几种典型投资方案中,被调查优先选择国债作为其主要的投资对象,而且国债投资的品种中,投资者又凭证式国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7.
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市场在摸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学术界对国债发行方式、国债适度规模、国债流动性等方面的讨论也日益增多。本文主要对国债发行、国债规模、国债流动性、国债收益率、国债风险、国债回购等6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夏振俊 《理论观察》2003,(5):102-103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始终致力于国债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发展。但也存在着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凭证式国债管理中,要加大国债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合理界定国债市场的监管者及其职责,增加国债发行工作透明度,使发行任务与投资者的购买力协调,增设期限结构品种,分散认购主体,开拓销售方式,规范销售行为,使国债资金的使用扣取得的成交成效在社会监督之下,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国债资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论增持美元国债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丽  李安 《中国经贸》2010,(14):172-172
今年四月我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的行为,在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显得格外让人费解。继续增持美元国债的动机是什么?我国如此庞大的外汇资产到底该如何管理?  相似文献   

12.
13.
王赟祥  高新波 《新疆财经》2006,(1):41-43,30
本文简单地阐述了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通过连续复利的方式获得了我国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国债收益率曲线并通过建模获得了收益率曲线的回归方程。同时,根据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形状和特点,用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其进行理论说明,并指出国债产品设计与定价上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债贴息技改实施3年来,带动企业技术改造在规模、水平和效益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对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拉动内需等,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通过国债支持技术改造,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等进口量大、国内有效供给不足的产品自给能力明显增强,国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产品结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5.
近日,我国首次发行的30年期国债招标利率揭晓为"2.9%",其利率水平远远低于财政部确定的利率招标上限3.6%,也明显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国债招标利率持续走低的趋势,引起市场投资人广泛的关注.他们认为,今后发行国债尤其是中长期国债时,宜逐步引入新型债务工具--通胀指数化国债.  相似文献   

16.
自1998年我国实行以国债政策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实现了经济的软着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我国的国债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累计国债规模已经达到相当大的水平,这自然引起人们对国债的债务风险问题的关注。本文试图就目前我国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国债风险如何以及如何实现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19.
国债市场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债价格成为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关键变量。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重要的进展,将西方成熟的国债定价理论应用于我国的国债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分析了均衡模型和无套利模型、单因子模型和多因子模型的特征,并利用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回归得到几个随机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利用这些期限结构模型给我国国债定价。根据国债定价结果,对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文瑞  李常武 《发展》2003,(1):73-74
2002年3月1日至11月30日,甘肃各商业银行和邮政储汇局共承销凭证式国债18.95亿元,其中,一期8.7亿元,二期3.81亿元,三期3.45亿元,四期2.99亿元,占全国发行总额1600亿元的1.2%。实际完成15.86亿元,一至四期分别向社会发行8.70亿元、3.47亿元、2.07亿元和1.62亿元,各完成承销计划的100%、91.1%、60%和54.11%。四期国债完成承销计划率呈逐期递减下降趋势。原因分析1.凭证式国债热销趋势逐期减缓。尽管2002年凭证式国债利率作了较大幅度下调,但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