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入库时,质量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入库粮质的好坏和粮食人库后的保管难度。而粮食的保管难度直接影响到储粮安全系数的大小和储粮成本费用的高低。为了增加储粮安全系数,减少储粮成本费用.应切实做好粮食入库质检工作。现结合我库入库质检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粮食入库时的质量检验问题。  相似文献   

2.
因储粮害虫的存在导致粮食损失非常严重,在早期检出害虫是提高储粮品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寻找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检测储粮害虫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利用酸性品红染色剖粒法以及高清X光机成像测定法对小麦内部害虫谷蠹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酸性品红染色剖粒法由于染色过程的操作失误以及虫卵的肉眼不可见等因素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检测效率低;高清X光机成像测定法能够实现对小麦内部谷蠹的无损检测,检测过程非常直观,准确度较高,通过拍摄的高清图像可以准确判断小麦内部谷蠹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文章通过比较这两种检测方法,以期达到粮食隐蔽性害虫发生早期就能被检测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锈赤扁谷盗属鞘翅目、扁谷盗科,地域分布广,繁殖速度快,一年繁殖3~6代,成虫交配后2~6d就产卵。产卵期长,一般115~125d。主要危害破损粮粒、粉屑、属重要的后期性害虫,且对磷化氢有很强的抗药性,常规熏蒸很难将其彻底杀灭,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大量繁殖。由于害虫的危害造成储粮数量和质量的重大损失。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储藏中的粮食损失,国家粮库为0.2%:农户储粮损失为8%~10%.其中引起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储粮害虫的危害。由于储粮害虫的生命活动会引起储粮发热、霉变,有些蛀蚀性害虫蛀蚀粮食的胚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对绿色储粮的研究.逐步引起各粮食承储企业的高度重视。提高储粮免熏蒸率,从粮食的入库、熏蒸、日常管理并结合仓房隔热、仓房密闭等方面抑制害虫孳生,避免磷化氢熏蒸,减少对粮食、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经实践检验“蓝光诱虫灯”可捕捉麦蛾、谷蠹和赤拟谷盗3种主要储粮害虫,对麦蛾、谷蠹和赤拟谷盗的捕捉效果最好。实验结束后检查结果表明:“蓝光诱虫灯”对害虫的成虫和幼虫有良好的捕捉效果,但对蛹和卵无效。  相似文献   

6.
友祥  新华  庆刚  守民  文华  完成  举顺 《齐鲁粮食》2006,(1):44-45
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由于粮食籽粒自身生命活动,消耗干物质.特别是机械通风降温、降水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确保了储粮安全的同时.也造成了粮食含水量降低.导致数量减少.据统计,小麦入库时水分一般在12.0%~12.5%之间.而出库时水分多下降到10.0%~12.0%.中下层成分降幅尤为明显.粮食出库的超耗问题.造成了储备粮管理事实上的“账实不符”,如不进行合理调质.就会给储粮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中储能东营直属库与山东省粮油工程设计院综合利用湿膜加湿、智能通风控制和离心风机下行式循环通风技术.应用空气的等焓加湿原理、对在储整仓小麦进行了通风调质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重视对粮食入库结算业务的审计·王兴明在对一个乡的农村财务审计中,一个偶然的线索,把笔者的注意力引向粮食入库结算领域,发现该乡18个村会计在粮食入库结算中都有贪污行为,全乡共查出违纪金额56750.95元。现把其贪污手法归纳如下。一、贪污早晚谷差价。乡...  相似文献   

8.
高大平房仓储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以来,中国新建了大量高大平房仓,粮堆高度一般为6m,采取了相应的“四合一”储粮技术,高大平房仓粮食入库一般采取输送机入库的方式,在粮食入库的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聚集区和自动分级形成了通风、熏蒸死角,对储粮安全留有隐患。利用离心风机、地上笼通风系统采取边入库边通风的方法,可使收购入库较高水分的粮食逐步降低水分,防止粮堆发热,确保收购期储粮安全。通风时机选择不当会造成粮食水分损耗过大。应用环流熏蒸杀虫可减少用药量,提高杀虫效果,确保安全、经济、有效。采用环流熏蒸技术对仓房的气密性要求较高,需对仓房设施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9.
绿色储粮--用信息素和食物引诱剂监控储粮害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进入新世纪以来,“绿色风”愈吹愈强劲,“绿色储粮”这一提法也应运而生:现在,各方面谈论“绿色储粮”技术颇多,这表明大家已意识到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增加的抗药性,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污染粮食,污染环境等:为了帮助广大粮食仓储工作者更加科学、合理运用“绿色储粮”技术,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分期登载昆虫学家、螨类专京、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教授沈兆鹏先生特为本刊撰写的“绿色储粮”技术应用系列文章:1.绿色储粮一一用信息素和食物引诱剂监控储粮害虫;2.绿色储粮——用硅藻土和其它惰性粉防治储粮害虫;3.绿色储粮——用微生物制剂消灭储粮害虫;4.绿色储粮——用昆虫生长调节剂控制储粮害虫;5.绿色储粮——用塑料薄膜包装材科控制储粮害虫,等等,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高温期长,粮食入库集中在盛夏期间,新粮入库后积热不易散发,稍不注意即易引起储粮发热、结露、生虫、霉变,加速品质劣变、陈化,造成储粮严重损失。为了减少粮食损失,近10几年来,各省采取一系列新的技术措施,对控制虫霉的发展与危害,增进储粮的稳定性,延缓品质劣变陈化速度,保持储粮的原始品质与新鲜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江西广泛运用的一些安全储粮的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一、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 目前在基层粮库普遍采用的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是化学药剂防治。此法的特点是杀虫作用迅速,防治效果好;操作较简便,劳动强度小;使用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好。但在基层单位应用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难以获得应有效果,有时未将害虫全部杀死或不能长期保持无虫,不得不在短期内重复处理,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近10几年来,我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其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微生物杀虫剂甲维盐对3种常见储粮害虫的杀虫效果,利用4 mg/kg甲维盐与不同浓度的微生物杀虫剂乙基多杀菌素复配,室内研究甲乙复配剂对3种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的杀虫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当甲乙浓度比(mg/kg)为4∶1时,甲乙复配剂能够100%防治玉米象和锈赤扁谷盗,对谷蠹的防治率为97.8%。结果表明,甲维盐微生物储粮防护剂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但仍需进一步优化配方。  相似文献   

12.
对罩棚仓内存放的稻谷包装粮进行五面薄膜密闭,实施充氮降氧杀虫.在7个月的富氮低氧保管试验期内,储粮始终处于无虫状态,试验后储粮质量稳定,脂肪酸值上升1.9 mg/100g,变化幅度正常.试验显示害虫耐低氧强弱顺序为: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玉米象-谷蠹-书虱和蛾类.  相似文献   

13.
保粮磷防治储粮害虫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无污染绿色食品备受推崇。农业行业标准的《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规定,在任何情况下,绿色食品中都不得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今年新颁布的《营养强化面粉标准》也称,为了确保营养强化面粉的“安全性”和“营养性”,在营养强化面粉的卫生指标中“不得检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等物质。这就给粮食仓储保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储粮防护剂的应用开辟了储粮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山东费县鲁南国家粮食储备库于2007年开展了防虫磷拌粮预防害虫的保粮试验。保粮磷是由杀虫松和溴氰菊脂,经微胶囊化处理后与填充料混配加工而成的储粮防护剂。它具有杀虫广谱、高效低毒、用药量少、残留量低、持效缓释、稳定性强、无臭、安全等特点。且对防治谷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一、锈赤扁谷盗的习性 1.锈赤扁谷盗主要发生在南方各省,尤以沿海地区较为严重,上世纪90年代南方省份锈赤扁谷盗发生比较猖獗,随着粮食流通以及其他途径的传播,之后北方一些省份也发现该种害虫。由于此害虫繁殖力极强,一旦感染就会在仓内大量繁殖,引起储粮发热,并诱发其他储粮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山东地区的散装储粮仓库中,锈赤扁谷盗已经成为发生十分普遍的储粮害虫。尽管锈赤扁谷盗对粮食的直接危害不是十分明显,但其成虫和幼虫都可危害破碎和受损伤的原粮,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 ,我局在积极改善粮食仓储设施的同时 ,临时租借社会闲置仓房储藏玉米、常规稻 ,有时也作收购点。用腾出的仓房收购新粮 ,然后对租仓储粮抓紧促销 ,这样保证了新粮及时入库 ,促进了粮改工作顺利进行 ,并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租借临时仓房储粮具有灵活性、方便性及经济实效等特点。但它不具有常规储粮仓防潮、隔热 ,密闭通风的性能 ,难保储粮安全 ;若储粮期间管理不善 ,势必造成粮食霉坏。为此 ,我们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逐步摸索到一套临时仓房储粮的方法。一、入库前的准备工作(一)针对临时仓房的特点 ,使其尽可能达到“上不…  相似文献   

17.
快速粮食水分测量仪,在粮食收购中已普遍采用,这使得验质员能准确快速把握粮食入库水分,为确保储粮安全打下基础。笔者就多年来使用快速粮食水分测量仪积累的经验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产气量为100 Nm3/h的制氮机组进行充氮气调储粮试验.结果表明:浅圆仓气密性能良好,即使在半仓状态下,仍能够使仓内氮气浓度达到98%以上,且氮气浓度维持的时间能够有效杀死米象、锈赤扁谷盗、谷蠹、赤拟谷盗等常见害虫;在夏季高温季节制取氮气入仓后未对仓内粮温带来影响;此外,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充氮气调对稻谷品质的劣变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粮食的日常保管过程中.害虫的除治方法主要有:化学除治、物理除治及生物除治。化学除治会对粮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长时间使用还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对接触药品的保管和防化人员产生毒副作用,不利于绿色储粮;而生物防治因其费用及防治效果等因素的制约还未在基层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20.
储粮害虫是危害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储粮害虫进行飞行活动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常见的储粮害虫均具备飞行能力,可在短时间内变换生存区域,降低了储粮害虫诱集监测系统在粮仓中应用的精准度,也是储粮害虫易爆发的原因之一。研究储粮害虫的飞行能力对于虫害预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昆虫飞行行为学研究方法及其在储粮害虫飞行行为研究上的应用情况,并对影响储粮害虫飞行行为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方式进行了总结,最后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对谷蠹、米象、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等储粮害虫飞行行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储粮害虫飞行能力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储粮害虫的防治提供更科学可靠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