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效益农业是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效益农业的发展为契机,形成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在农村金融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农业银行来说,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必将成为农业银行乡镇业务的经营主体和实现信贷投入效益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师兴无 《经济师》2001,(12):198-199
信贷是农业银行的主体业务 ,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经营效益的好坏 ,关系到农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农业银行要全面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重要的是要强化信贷基础管理 ,确保新增贷款的质量。文章指出 ,强化信贷基础管理应当力求实现层次化、程序化、严格化、制度化、规范化、明确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空间载体和依托;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是城镇化的直接原因和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农业需要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构建集约化、规模  相似文献   

4.
九十年代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全国农村蓬勃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究竟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至今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市场主体论、加工企业主体论、农民主体论几种.主体多元论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措施的制订和执行,也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不可不加以辨析.笔者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但市场不可能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但关键不等于主体.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只能是农民.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有助于科学认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保障其正确发展方向。本文从农业产出效益水平、家庭农场发展水平、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水平4个方面构建了包括16项具体指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对我国农业大省——吉林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进行测评,得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从初级农业现代化向基本农业现代化转型阶段的结论。未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应促进其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助推其转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道兴  周建明 《经济师》2002,(8):230-230
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 ,信贷业务仍然是商行业务经营的主体 ,信贷资产质量与其利息收入仍然是制约商行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此 ,必须坚持有进有退的信贷工作策略、积极开拓与稳健经营相结合的业务经营原则 ,以优化客户结构、加强信贷管理为重点 ,拓展优良客户 ,提升一般客户 ,转化限制客户 ,压缩淘汰客户 ,努力提高信贷管理水平 ,促进业务经营的较快发展。文章就如何贯彻进退有序的信贷工作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金融主体弱化,金融服务缺位乏力。在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已构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三驾马车”的基本框架,但这三家由于服务对象、经营目标以及规模实力等原因使目前农村社会化金融服务缺位,信贷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①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加快,在基层的金融服务出现断层。近几年,农业银行经营方向日益向商业化转移,信贷重心逐步转向城市,在农村出现了“只存不贷”的经营方式,偏离了其“服务农业”的基本宗旨,使农业银行在基层的金融服务出现断层。②农业发展银…  相似文献   

8.
杨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4,(22):113-114
由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不稳定;流动资金需求量大季节性强;收购旺季资金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尤其缺乏完善的信用评价和担保体系、农业保险严重缺位、财政投入不足,财政支农相对不足;资金使用分散,合力不够、资金需求主体金融知识贫乏等等原因,农业产业化深化受阻。根据国内外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经验启示,提出一些深化农业产业化研究建议: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财税支持补贴机制;构建完善的间接融资体系;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日益丰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黑龙江产粮大市绥化多家种粮大户、合作社等的调研表明,新型经营主体在经营规模、种粮效率与效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又面临农机具缺乏、资金不足、保险过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中国需进一步加强财政、信贷支持,提升农业保险服务,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文海 《经济师》2010,(1):212-214
目前福建省农产品供求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过剩的矛盾,探索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运行方式,意义重大。文章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际情况和基本条件,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影响因素,提出企业化股份制农场发展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模式,指出紧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提高农业产业化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是提高农业龙头企业集团产业化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农业基本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扬州市江都区在农业生态环境、农业设施装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方面的发展优势较为明显,在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支持保障三方面的发展存在不足。加快推进江都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江都区情,突出薄弱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江西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宝柱 《技术经济》2004,23(8):47-49
<正> 一、推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轨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崛起之后的又一次带有方向性的农业和农村变革,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属性及其企业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营主体中,传统的农业散户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农业商品生产者和市场主体,同时又多具有农业非资本经济的非企业生产者属性。较之农业散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实现了一定的规模经营,却由于同样的非企业生产者的局限,难以在农业的产能、效益、技术、人才、社会化服务等薄弱环节取得突破。较之非企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基于价值增值力和企业生产力的比较优势,对解决诸多农业发展的难题具有满盘皆活的效应,应当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成长与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士云 《技术经济》2002,21(6):27-29
<正>1.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微观主体的经营思路不对路、经营机制的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业市场化,是一种适应市场经营机制的经营模式。它是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的变化,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市场农业运行机制。但一些地方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往往并非如此。首先,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组建的非市场性。其次,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的经营思想的落后。第三,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体化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突出地表现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脆弱。  相似文献   

15.
一、石家庄市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石家庄市是农业大市,下辖19个农业县市区,222个乡镇,449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75万,拥有耕地面积887万亩,是全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各级政府引导农民搞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使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得到较大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发展了优质专用麦和无公害蔬菜,设施蔬菜及食用菌、花卉等新兴产业,绿色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崭露头角。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全市有5个产业基本实现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实践和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是我国农村近四十年改革的一条重要主线。近年来,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产生了崇州农业共营制、宿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及鹊山模式等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借鉴价值。但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能抛弃、遗忘小农户,搞"一刀切",要注重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支持多种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优化财政政策支持的方向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太原市为例 ,阐明城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模式与效益。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必然选择 ,只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工作的主旋律 ,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 ,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发生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8.
实施农业产业化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农业产业化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刘艳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农业早已实现了产业化经营,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化也必将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目前,从理论上看,已经初步形成了有关农业产业化的一套理论...  相似文献   

19.
农 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它是我国加入WTO背景下 ,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和市场两种风险、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环境下 ,寻求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不仅需要培育壮大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建立富有成效的利益连接机制 ,而且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主导产业 ,增强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 ,同时 ,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适时出台优惠政策和制定必要的扶持措施也尤为必要。另一方面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它构成了这一组织机体健康运行的血液。本文将从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来源入手 ,评价社会资金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透视农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 ,进而提出农业上市公司端正自身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发挥证券市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对策。一、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来源分析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农业投融资体制一直表现为中央集权状态 ,主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逐步形成了以政府、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企业 ,以及金融信贷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资金供应体系。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而言...  相似文献   

20.
王瑞红 《经济论坛》1997,(13):46-47
农业产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资源产业优势,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采取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形式,实现种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农科教相结合的一种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一是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村经济工作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二是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