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煌 《致富时代》2016,(4):419-420
彝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文化,彝族文化丰富,其中包括了他们的丧葬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彝族人民的丧葬仪式也在逐渐变化,在汉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下,彝族的丧葬形式逐渐具有汉族丧葬形式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杨翠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314-315
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是中国礼仪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因为它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与悼念,也是对于生者的一种慰藉。而我们除了要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了解的背后,还要更为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因为这种法律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而这种寻根溯源无论是对历史还是未来,都是一种应有的交代。立足于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过程和具体的礼仪要求,在回顾古代丧葬仪式的前提下,对于丧葬礼仪背后的法律文化进行剖析。从中得出的法律文化才是我们真正所要探寻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各少数民族汉化程度也日渐加深。在苗族文化中丧葬仪式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苗族文化最能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民俗特征之一。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描述川苗丧葬仪式。从仪式的功能作用阐释其文化内涵:在本民族内进行道德规范,增强川苗内部凝聚力,传承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群体、一个团队,企业的团队意识对企业群体的行为起着强有力的制约作用,它可以决定群体行为的方向,规范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通过一些集体活动、工作仪式和文化仪式来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让员工们明白,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只有通过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协作、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彭端英 《商业时代》2007,(9):106-107
群体现象经常出现在现实社会中,本文就群体存在的普遍性和表现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分析了群体存在的文化渊源,并探究中国人在交际活动中一些现实表现,提出在交际活动中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研究和了解群体取向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治愈系”这个说法源自日本,指具有一定精神疗愈、灵魂慰藉功能的文艺作品或文化产品。20世纪90年代末期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日本迎来了“治愈热”,治愈系文化不断发展,并传入中国迅速流行起来。治愈系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青年群体而言,属于一把“双刃剑”。对此,文章就治愈系文化在我国的流行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是由众多民警和单位组成的有机整体。在公安群体中,必然要求上级与下级之间,同级与同级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警种与警种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相应的关系,即公安群体关系。这种关系是公安群体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关系,由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时代大背景,从供需关系的变化、工匠精神回归、满足客户参与需求等方面,分析了产品文化与目标客户群体需求动态融合的迫切性;进而深入剖析了当前产品文化与目标客户群体需求融合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品文化与目标客户群体动态融合的机理和实现方式,并阐述了由此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9.
校园消费与时尚杂志阅读频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商业时代》2005,(33):75-75
时尚杂志是消费文化信息最密集的媒介之一。本次研究集中讨论校园时尚杂志阅读群体的阅读频度与相关的社会认知欲求以及消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涉及中国北方某大都市的一所知名高校内的92枚样本。与假设相符,由于消费文化的影响,男生和女生都对时尚杂志有阅读期待。除此之外,在校园时尚杂志阅读群体中,社会认知欲求与奢侈品消费之间呈正相关性,阅读频度与奢侈品消费之间同样呈正相关性。而阅读频度与社会认知欲求之间呈负相关性,基于此,将来的研究应该集中于如何精准地确定校园时尚杂志阅读群体获知社会认知度与奢侈品消费之间相关的具体信息渠道,以及跟踪调查经济独立之后的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消费奢侈品、成功满足社会认知欲求之后,在阅读频度与认知欲求之间实现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姚玮  周莉英  朱梦迪 《商》2013,(9Z):280-280
冠帽是物质生产的产物,在特定情况下作为一种文化习俗的载体,具有象征性符号意义。对“成年礼”“婚礼”“丧葬礼”三个特定时期的“过度仪式”中的冠帽所传达出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罗莲 《中国工商》2005,(3):130-139
一个有利于企业家生成的文化环境的构建,实际上是企业家群体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与良性循环,它有赖于包括企业家任内的每一个个体与群体的作为,有赖于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李晓  王雪芳  田静 《商业时代》2012,(25):33-34
现有的消费者有限理性决策分别对情绪和消费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于二者的关系却研究甚少。本文从中国文化情境视角出发,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文化感知细分为长期时间导向、中庸观、面子感知和群体一致感知,通过3*4的组间对照实验,研究了消费者情绪(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对其消费文化感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区域企业家群体在传统农本文化向现代企业家经济文化转变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同时,区域企业家群体的生成得益于区域企业家经济的文化氛围,区域企业家经济文化决定了区域企业家群体生成的速度与数量。因此,二者是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居民消费群体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严先溥 《消费经济》2002,18(4):6-11
众所周知,近10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形成了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消费与投资倾向已发生较大变化.了解目前各消费阶层的构成、消费心理和行为以及投资去向,对于把握国内不同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对于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开拓市场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魏昀 《广告大观》2011,(2):92-99
本文借用传播仪式观的研究路径,将房地产广告作为一种文化的仪式,以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的仪式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阐释人们在房地产广告这种文化仪式中,分享了怎样的共同意义和价值信仰,考察了其在意义共享的基础上对社会现实的表征和维系.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1996-2008年"‘广州日报杯'华文报纸优秀广告奖"中的"房地产...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进步,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些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比,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会对我国高校的布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针对学生群体结构的变化与高校布局的发展互动性之间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何瑞 《商业时代》2012,(25):29-30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无形中形成了高、中、低三个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作为占居民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其消费行为的变化,直接影响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通胀预期下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该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的强弱。本文通过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行为背景分析,研究其消费行为态势,探索如何促进其消费,从而形成合理的居民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学生群体长期接触、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对中文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的交往、文化的融合,民族之间的交往呈不断扩大趋势,少数民族群体若想走出部族,进入现代化大都市生活和发展,则必须掌握中文的听、说、读、写基础知识。本文就目前少数民族群体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简要阐明少数民族群体中文教育的创新方法,为他们的中文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手机媒体具有即时性、移动便携性及"去中心化"等独特的传播特点。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从重塑大学生媒介素养、利用手机媒体交互平台,构建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宣传格局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基本群体概念和企业家群体概念,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它们并不是完全等价的两个概念,企业家基本群体概念指的是:单个的企业家以及与他有密切社会关系的社会其他人所组成的群体,它也包括企业家之间的关系。企业家群体指的是:作为类的企业家所组成的群体关系,从狭义方面来理解,它是指企业家之间的特定关系;从广义方面来理解,它是指从事企业家职业的所有企业家。因此,狭义的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基本群体中的一部分是重合的。如果研究的是单个企业家的性质,所涉及的是企业家基本群体的概念(包括狭义的企业家群体概念);如果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家的性质,所涉及的是广义的企业家群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