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金融》2008,(9):74-74
我国最新一轮经济周期起始于2000年,与历史上其他周期相比,它带有更为鲜明的“国际色彩”,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回升和快速增长的国际需求消化了国内的“过剩”产能,延长了中国经济景气上升期;另一方面,受次贷危机和高通胀的影响,世界经济已经先于国内经济进入了调整期,出口需求的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下拉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资》2011,(1):10-10
在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典型的“经济周期短期化、高频化”特征。 仅仅在2010年的不同季度,中国经济就快速经历了一季度的偏热、二季度的显著回落、三季度的企稳、四季度偏强的一轮短波动周期。在2010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基本面偏强背景下,宏观政策决策在应对通胀压力时可能力度会更为坚决。  相似文献   

3.
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调节下,当前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但2004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问题比较突出,笔者从加快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角度,思考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及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实现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更为有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通胀的脚步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通胀的压力也正一点点显现,一切经济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经济将在通胀中伴随,2O11年,亦是中国中央决策者和全体国人的“通胀阻击年”。  相似文献   

5.
在表象上,当前的经济运行周期特征与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极度相似——经济增速回落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且政策上均以控通胀为主要任务。但是,这一阶段的经济运行实质与2007年底确实不同,矛盾更为尖锐:从当年的外需萎缩演变为当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次贷后遗症的考验,国内金融市场也正面临着通胀加剧等问题的考验。随着股市由牛转熊.较为激进的股票型基金遭受重挫.投资策略更为稳健的保本型产品的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很好地抵御了股市本轮急跌。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1,(19):21-21
招商证券认为,一方面让美元升值抑制油价是符合美国利益的,而这将有利于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缓解、企业成本压力缓解,降低经济硬着陆概率,并增加货币政策回旋余地;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出现回落,经济回落是通胀回落的前提,这意味着通胀压力可能正在得到缓解。从经济周期和股市对应关系看,  相似文献   

8.
《西安金融》2011,(3):87-87
1、国际粮食价格屡创新高,通胀隐忧蔓延全球。进入2011年以来,通胀压力在世界各国蔓延。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已经开始向其他商品和服务领域蔓延,全球通胀预期正在增强。2、IMF上调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至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25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5%,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险》2011,(1):7-7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近日表示,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通胀,通胀风险明显大于经济减速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地震引发通胀压力加剧,控制通胀形势已刻不容缓。如果此时放松银根,中国经济在扭曲的价格体系下,可能因投资冲动和恶性通胀的夹击而“失控”。经济泡沫破灭的后果将使社会民生付出更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一个通胀大周期中,而目前通胀的成因极为复杂,不仅仅是短期因素,更不能把中国的通胀问题完全归结于货币超发和输入性因素。这轮通胀反映了中国经济内部的深层次矛盾,比如经济泡沫化和制造业局部空心化倾向,这是经济长期不可持续增长的问题。如果增长方式不尽快改,结构不及早调整,这个局面就难以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问题上曾经有过很多争论。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从而得出结论:二者关系有以下四种类型"低通胀-高增长"、"低通胀-低增长"、"高通胀-低增长"、"高通胀-高增长";并且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其经济意义在于: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具备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轻微的通货膨胀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投资文摘     
经济呈明显相对滞胀局面作者:宋国青(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出处: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26次报告会快报(7月24日),宋国青:经济增长的长周期相比2004-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通胀的黄金组合,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长-通胀组合非常差。特别是在2011年第2季度,GDP环比增速跌到8.0%以下,而CPI的环比同比仍在上升,中国的增长-通胀组合已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外部因素来看,本轮通胀是在全球经济扩张和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外部通胀压力传导的结果,是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加剧国内输入通胀压力的反映;从内部来看,本轮通胀是国内资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估压力的释放;从更深层次分析,它是国内经济一系列结构性失衡等深层次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经营环境     
《新理财》2006,(12):4-5
宏观经济Macroeconomy G20预警:全球通胀压力加大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近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闭幕。全球主要经济体看好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对不断加大的通胀风险提出了警示。G20在会后发布的公报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比前几年有轻微放缓,但今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通胀压力加大是一个主要挑战,在潜在的通胀压力下,20国需继  相似文献   

16.
不让经济减速就难以控制通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骏 《国际融资》2011,(2):39-40
通胀已经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已非仅仅是预期的问题,反通胀应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他政策目标(包括增长目标)必须有所让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汇管理》2014,(19):22-23
2014年,中国达成其经济增长和通胀调控目标已无悬念,人们开始将关注的目标投向2015年。以美联储加息为信号,全球经济的分化和动荡似乎不可避免。中国也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挑战。乐观者认为,中国将收获更平稳的增长和温和通胀;而悲观者则认为,中国增长下行和通胀上升,可能使其呈现轻微滞胀的困境。中国经济在2015年的可能前景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8.
“高增长低通胀”与宏观调控刘扬一、调控目标;高增长低通胀(一)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多种组合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的集中表现,纵观改革以来的各次通货膨胀,每一次都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发生的,可以说,我国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高增长、高通胀...  相似文献   

19.
通胀预期,是指认识到流动性大大超过经济运行的货币需求,对未来通胀的恶化不可避免而产生的担心。显然.通胀预期不是通胀。不过,通胀预期的形成是否会推动通胀恶化是一个“进行时”状态。通胀预期一般是经济有效需求被激活的过程中,特别是为拯救经济发行的货币随经济活动开始较快循环.产生数倍的乘数效应和创造货币能力.推动经济较快地增长,带动价格水平上涨的时候,逐渐产生和形成。如果没有合适的提前量管理.通胀预期会不断被强化,推动通胀恶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高速化,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也日益严峻。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的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严重的考验着各国的实力。关于反通胀,目前做的比较好的有美国、日本等,而这些方法对于中国的反通胀也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性。本文主要是先介绍了美国、日本的反通胀政策,接着讲述了给我国在反通胀上的启示。因此使反通胀政策更加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