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企业要开拓美国市场,想成为美国采购商的供应商,首先要被他们认识与了解。进入美国采购商的视线,自然成为第一步。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中国企业的产品虽然向美国出口了很多年,出口额也不小,但是并未被美国采购商认知,没有进入美国采购商的视线。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摩擦似乎成为世界经济中的“焦点”,也成为国人一大忧虑。在很多国人眼里,美国人为了自己利益似乎是在找中国企业的“麻烦”;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似乎对美国经济形成了某种潜在“威胁”。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与“制裁”愈演愈烈,似乎很快就要由经济问题演变为“政治”与“外交”的纠纷。  相似文献   

3.
今天的美国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于中国本土品牌产品来说,无论是哪个领域,进入美国市场都会面临难以置信的竞争。由于现在的中国企业缺乏强有力的品牌,一般都在低端产品和低价产品的市场上比较成功。如果中国公司能建立起强有力的品牌的话,产品之后的软性力量会给中国本土产品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市场进入相对来说则会容易一些,也更能进入获利较高的市场。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07,(1):87-87
如果在美国加州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么在38秒以后澳大利亚就会发生,我们是紧跟着美国的步伐,所以两国的文化有很多的共同点。产品的普及度基本上也和美国相当,在美国市场比如说有245个汽车品牌系列,这些全部的品牌在澳大利亚市场上也全部能找到。给一个例子,来自美国的一个巧克力  相似文献   

5.
“337条款”是美国外贸法律体系中调整外国产品的关键条款之一,随着中国企业对美国出口具有高级知识产权内容商品数量的增多,美国利用“337条款”对中国企业提出的投诉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该条款对美国市场的保护,使得我国产品对美国出口极为不利。我国企业需要尽快增强对“337条款”的认识,以便在对美贸易中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和美国裁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中国光伏企业外销的通路越来越窄,不少中国企业已开始通过在海外建厂来规避贸易壁垒。近期,包括无锡尚德、新奥集团等光伏企业纷纷斥巨资在美国建厂而英利集团等公司也纷纷表示会寻找时机在美国建厂来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而汉能投资港铂阳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罗马尼亚投资建设122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聚能硅业有限公司增资聚能(卢森堡)有限公司并在意大利和希腊投资建设光伏电站等三个海外直接投资光伏项目,此前也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相似文献   

7.
台湾福裕机械雄居美国磨床销售排行榜首,仅次于日本冈本公司,台湾建德公司又为美国第三大磨床供应商。台湾磨床正逐渐称霸美国市场。 成立至今仅有15年的福裕机械公司,在美国市场的磨床销售鞋已超过10万台以上,目前已被国际同行业评为全美第一大磨床进口品牌。福裕公司除大力经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失业率高企、财政赤字严重,但其仍然是中国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为加快经济复苏,吸引国外资本,美国2011年也推出了联邦政府层面的引资计划——"选择美国"。中国是美国该项目的首要争取对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投资美国市场。鉴于中美财务制度、税务制度存在较大区别,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企业投资美国应当注意的财会、税务和法律事项,从而为中国企业"走进美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美国市场是发达国家市场的代表,也是我国出口企业长期以来的传统市场。虽然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但从长远来看,美国市场仍是中国制造最重要的目标市场。我们的企业应认真研究,把销售和经营的触角直接延伸到美国本土,捕捉任何可能的市场机会,并尽可能降低风险。本期封面报道分析了中美贸易发展态势,并请专家近距离解读了美国市场的准入法则,帮助开拓或是进驻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克服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一家外国企业希望其产品能进入美国市场,通常可以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在美国设立一家公司、收购一家现有的美国公司、与一家美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或者通过在美国的代理商来经销其产品.上述各种产品经销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比如说收购一家现有的美国公司,将会使外国企业本身能够直接介入美国市场,并直接获得在美国经销其产品的商业经验,但是,很明显的是采取这种方式对外国企业来讲费用是十分昂贵的,同时也缺乏灵活性.而通过在美国的代理商来经销其产品,对外国企业来说则比较有利,因为通常是由外国企业来挑选代理商,并且主要是由外国企业来主导将会影响其与代理商之间未来关系的代理合同的谈判与签署.鉴于此,大部分的外国企业在进入美国市场的初期,均采用通过选择当地的代理商来经销其产品这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业》2015,(4):54-56
自有品牌,简称PB,又称为商店品牌,是指零售企业从设计、原料、生产、到经销全程控制的产品,由零售企业指定的供应商生产,贴有零售企业品牌,在自己的卖场进行销售,实质上是零售业的OEM产品。特点是自产自销商品,省去许多中间环节,使用自有品牌的商品可以少支付广告费,进行大批量生产、销售,可以取得规模效益,降低商品的销售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商历经10多年发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网上市场,繁荣的电商市场,方便了网民,也成就了一批依靠电商转型的传统制造业商家,他们通过电商渠道直接与消费者互动,改进产品和设计,打造自己的销售平台和经销网络,更塑造自己的品牌,成为伴随电商成长的电商企业。在白热化的竞争中,销量爆款就像高中状元一样让人向往,电商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刷单、恶意竞争充斥市场,很多电商明星都是昙花一现,历经多年,伴随淘宝成长起来的淘品牌早已没落,传统品牌却日益崛起于线上,逆袭成功的背后,是千古不变的市场规律,产品和品牌第一,而不是价格第一,所以,产品专业化也是电商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你是最棒的     
《品牌》2005,(6):16-17
<正> 就是在遥远的美国,我也随时随刻都感受着中国的巨大发展,看到越来越多中国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销售,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就在不久前我还曾经两次到过你们伟大的国家,亲身体会到了这里正蓬勃兴起的品牌热潮。我看到一些知名企业正在走向世界舞台,并且这种形势必将持续下去,而且一定会产生让我们瞩目的世界级品牌。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中国已成为美国最频繁的反倾销调查目标。我国大多数被调查产品或因征收反倾销税而减少出口或被完全逐出美国市场。反倾销已成为中国企业对美出口的主要障碍。本文从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现状入手,深入地分析了美国对中国企业实施反倾销原因,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外贸易》2003,(6):34-34
“美国的制造业近几年衰退得非常厉害。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美国市场是中国外贸出口的重中之重。虽然从总体上讲中美贸易是健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中国企业不注重品牌、技术含量,过多地依赖大批量低价出口,甚至在出口之前就打内战互相压价,致使一些低档  相似文献   

16.
巫燕玲 《大经贸》2002,(2):34-36
没有多少人会注意自己的手机是谁生产的,伟创力、大霸……这些名字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都是陌生的. 然而我们中间的很多人都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它们制造的手机.如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背后的手机供应商.有"世界手机工厂"之称的美国伟创力国际有限公司(Flextronics),爱立信、阿尔卡特品牌的手机全部由它生产;西门子手机至少有1/3出自该公司;挂诺基亚牌子的手机也有超过10%的部分由该公司提供.这家总部设在新加坡的美国公司为世界各大手机厂商贴牌生产,是世界著名的CEM(合同制造商,常为品牌企业提供产品).  相似文献   

17.
准备向美国出口产品的中国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克服这些挑战对在美国成功推广和销售产品至关重要。在这些挑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关知识产权,即专利、商标、版权以及商业秘密的。中国企业要想确保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应当如何处理这些专利、商标、版权及商业秘密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市场如同战场,国际市场竞争更是如此.在现代国际市场竞争中,日本企业可谓是成功的受益者,日本企业已遍及世界各地,日本产品已销往全球.研究日本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发现日本人的首要目标是美国市场,因为美国是世界当今进出口贸易额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十分之一强,同时美国工业产品及制造技术先进,消费水平较高,攻进美国市场对于攻进他国市场有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和意义.从日本企业如何攻进美国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的经营秘诀,对于指导我们的企业攻进国际市场也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近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家电品牌频频吹响进军美国市场的号角。华人家电品牌走出家门,踏上标准更高的竞争平台,表现可圈可点。但不可回避的是,真正在美国消费者眼中建立认知度的品牌并不多。某全球市场研究机构明略行上年统计显示,只有6%的美国消费者和14%的英国消费者可以说出一个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20.
周聪 《商场现代化》2014,(24):35-35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欧美经济的复苏动力有限,为了遏制中国产品在美国的出口的势头,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337调查的数量逐渐增加,因而337调查也逐渐成为美国打击中国出口企业的重要手段。337调查杀伤力在于,一旦判决侵权成立,相关产品将永久地被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因此,对于滥用337调查而产生的知识产权壁垒,中国应采取建立激励相容的自由贸易机制、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做好预警与应诉等相关措施来拆除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