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区域经济是指按照自然地理区位或行政隶属区位所划分出的地域性经济范围。“区域经济,镇为基础”,是指在各省、市、县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把镇域经济发展和群体崛起,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基础。这一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和命题,是基于中国国情和改革实践的历史经验,也是对国际经验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基于现有的经济学文献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改革基本上延续了改革之前的城乡分割、经济分权和关系型社会几个特征。这些政治和社会的结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对积累资本、促进激励和履行合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改革的代价,并集中表现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削减贫困和提高社会流动性,这使得当代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改革的代价日益积累至其临界点时,中国需要通过渐进式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来应对自己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如果这些调整能够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那么中国将可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大国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经济成为毋庸置疑焦点的同时,涌现出的不仅是一群优秀的企业家,不单是一批著名的企业,不只是一些驰名的商标。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时我国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厉以宁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对我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做出重要贡。他的理论与政策主张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为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广泛接受,可以说,他的理论与政策主张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重要的影响。目前,在“中外名家系列讲座”讲演时,他对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宏观调控和民营经济等问题的分析,可谓清晰、透彻。  相似文献   

4.
改革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点、经验及不足,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改革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入手,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四五”规划突出强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富挑战性的要求。为此,通过梳理我国当代“共同富裕”的发展沿革,以及区域经济协同对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贡献,确认了服务型企业发展通过改变区域经济协同新格局来影响全域共同富裕实现情况的逻辑基础,其主要包括服务型企业发展的“内部驱动协同”“平台驱动协同”和“不同主体相互协同”三条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基础。然而,在当前国家“共同富裕”的战略框架下,服务型企业的发展又面临着帕累托改进与收入再分配进一步统一、经营的外部性内部化和资源配置效率向技术效率转变的三大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分别从营造服务型企业发展环境、建设服务型中心城市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充实区域经济协同促进共同富裕领域的研究力量。  相似文献   

6.
解放思想明确方向加快昌图经济建设的步伐昌图县县长张启发党的十四大以来,昌图县委、县政府针对“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实际,提出了一条符合昌图县情摆脱高产穷县困扰的经济发展思路,即念好“种、养、加、销”四字经,实现“四抓四变”经济发展战略。“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为探究其原因,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3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全面的评析。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分,排序,最终找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从而给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区域提出建议,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8.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以来,滨海新区经历了3年的试验、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同时也促进了环渤海地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是继中国20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以来成功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大的战略部署。在滨海新区和环渤海区域经济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时,今年下半年的金融风暴从华尔街迅速席卷全球,造成了全球经济的衰退.不可避免的也影响了滨海新区和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规划中一直以来都是重点,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一跃变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由于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专业人才辈出、科技水平先进,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区域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障碍,从构建经济系统、发展金融、一体化构想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发展区域经济推动农村全面进步锦州市“二沿二区”经济发展调查●刘万儒骆玉奇赫贵平“二沿二区”(沿海、沿国路102线地区,城镇郊区和经济技术开发、试验区)的经济发展方针,是锦州市在农村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实践中提出来的,这种按区域划分经济类型及其生产经营方...  相似文献   

11.
张涵 《中国国情国力》2020,(5):F0003-F0003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为科学把握经济形势,分析疫情对区域经济带来的影响,探讨全球“战疫”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应对举措,4月18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十五次专题线上研讨会召开,会议主题为“疫情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区域经济领域的23位专家就疫情冲击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齐齐哈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有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推动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齐齐哈尔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198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是我国北纬46。以北的最大城市,也是亚欧大陆桥上的交通枢纽和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及改革的滞后,齐齐哈尔区域经济的发展一度比较缓慢,近年来又跃出低谷,实现了加快发展。本文按照区域经济理论,对齐齐哈尔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力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齐齐哈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对齐齐哈尔经济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齐齐哈尔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齐齐哈尔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齐齐哈尔的发展对策。再次,按照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辐射理论,结合齐齐哈尔的现状和潜力,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服务专业化、乡镇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实施“大项目拉动、集群化发展、品牌带动、科教兴市与人才强市”的战略,提出了齐齐哈尔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3.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玮 《特区经济》2006,(2):292-293
本文首先对区域文化这一日益受到重视的概念给予了解释,然后阐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后详细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不同的区域文化特征和区位经济发展模式,并重点以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为例,论证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合作,是我国在面对新的经济发展以及世界发展的格局时所提倡出来的,它适应了我国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的道路,对于我国的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中贸易的畅通以及设施的连通,对于我国贸易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针对“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对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效应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相对较弱.而地方政府在行政区经济发展中却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与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对这种强弱的比较分析,找出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失范,提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重构一种强区域经济发展与强地方政府的“双强”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要求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也要求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推进,最终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至少将呈现六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华东经济管理》2017,(9):F0003-F000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华东经济管理”的基本特色。我刊每期开辟有“华东经济”和“区域发展”两个栏目,其中“华东经济”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特色栏目”。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探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丰富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成果,弘扬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刊区域经济类栏目的学术质量,凸现刊物特色,办好特色栏目,现特向广大作者征稿。  相似文献   

18.
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郝寿义  高进田 《开放导报》2006,(2):25-28,47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正在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提出顺应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本文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现实背景分析入手,阐述其具体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并结合区域发展实践,提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行业改革和发展逐渐成为焦点。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组织。近年来,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其认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二者的关系,文章主要对江苏省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弘 《开放潮》2006,(4):39-4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环节。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寻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总部经济理论正是基于区域不均衡发展基础上,利用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寻求区域资源要素的最佳配置,实现区域之间合理的产业和功能分工,从务实的角度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思路。总部经济既是对信息网络下出现的“总部——生产基地分离”这一新经济形态的概括和提升,同时也是区域间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