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责任的概念责任一语,法律上有多种含义。第一种含义为职责,如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第二种含义为义务,如保证责任、举证责任等;第三种含义为不履行法律义务因而应受某种制裁,如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可见法律责任的概念是与法律义务相关联的概念,应定义为:法律关系主体因其违法行为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法律责任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法律责任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这种责任关系派生于法律上规定的义务关系,它是因为违反法律上的义务规定才导致责任关系的产…  相似文献   

2.
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具有双重身份。即作为行政主体的公权力者身份和作为合同一方的当事人身份。这种身份的双重性导致其在行政合同中享有一般合同关系主体所不可能享有的特殊权力,一种由行政法确认或在行政合同条款中规定的,行政主体为实现公益目的而享有的对合同另一方行使公权力的强制性权力一行政合同特权。  相似文献   

3.
行政执法是电力监管工作的核心内容 行政执法是一个常用而模糊的概念。一般认为,行政执法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意义。广义上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行政职权的行为,是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狭义上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征收、行政确认等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本文中专指狭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企业本位论"反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企业本位论”对我国体制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企业不是真正的权利主体,而是许多权利主体通过契约关系组成的复杂结构。必须进一步明晰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的个体权利,理清企业内部权利关系,才能建立起高效运行的企业治理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企业本位论”应转化为“个体本位论”,从着重处理国家与企业关系转为重点处理国家与个人关系,把产权界定、人权保障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性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经贸委、公安部于1999年3月联合发布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是在国家电力管理体制政企分开后 ,颁发的第一部电力行政规章。它与1992年由能源部、公安部批准发布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相比 ,不仅仅是法律关系主体发生了变更 ,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政规章 ,对保护电力设施的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则等都作出了规定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认识、理解《细则》 ,对于我们有效地实施电力设施保护是极为重要的。一、《细则》维护了不同财产所有人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反垄断法》第51条对行政垄断法律责任追究方面的规定尚有两个重大缺陷,即"法律责任形式单一"和"执法主体悖论"。行政垄断能否得到有效规制,很关键和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责任制度。健全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制度具体包括建立有效的民事责任制度、完善行政垄断的行政责任制度、设置明确的刑事责任制度和完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的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摩配》2007,(10):110-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著名《威尼斯商人》中的一磅肉之争,我们看到了契约的残酷性,但同时也证明了契约是更好地维护自身权利的武器。垄断胜决定了供电企业在供用电关系中主体地位的特殊性——相对于用电人处于一种优势地位,但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其同样面临权利的保护难题,在确定其对用电人义务的同时,法律和规章又对其附加了更多的义务,从而增加了维权的难度。  相似文献   

9.
胡刚  赵玲 《中华商标》2012,(8):59-63
行政回避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其与所处理的事务有利害关系,为保证实体处理结果和程序进展的公正性,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请求,有权机关依法终止其职务的行使并由他人代理的一种法律制度。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是行政回避程序启动的两种形式。如果说自行回避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法定职责,那么申请回避则是作为行政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主要是指劳动者同劳动组织之间,因劳动而产生的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这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在世界各国往往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实现的.因此劳动关系一方面是所有经济活动或模式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具有经济属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就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来讲,它又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一种政治关系,具有阶级性和主观性.一定的劳动关系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它社会关系都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评标专家/评标委员会的权力义务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资格预审.招标件的起草,评标办法的确定,评标委员会的组建及其权力行使(评标)是影响招投标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招投标当事人对于它们在投标人资格预审、招标件的起草等环节所享有的权利以及所担负的义务很少存在疑问。但是对于评标专家/评标委员会同招标人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及评标专家/评标委员会同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在概念上多存在模糊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评标专家/评标委员会同招标人之间关系是一种雇用合同关系,评标专家,评标委员会同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存在极小的相互关系,监理部门无权直接对评标专家给予任何评价。监督管理部门同招标人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分析试图使招投标当事人正确地认识评标专家,评标委员会在招投标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使评委们对于自己的权利.义务以及所肩负的职责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认识,达到招投标公平.公开,公正,择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要保证企业兼并顺利进行 ,必须依法办事。而研究《企业兼并法》 ,不能不涉及企业兼并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企业兼并活动中的行政管理主体、交易主体和中介服务主体共同构成了企业兼并法律关系的主体体系 ,它们之间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和相互作用 ,反映了整个企业兼并活动。一、行政管理主体及其权利义务行政管理主体指的是国家授权的对企业兼并活动 ,包括企业兼并双方和相关服务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或机构。从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看 ,企业兼并行政管理主体在立法和实践中确实并不十分清晰。《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中规…  相似文献   

13.
施工企业进入市场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与外界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反映为合同关系。众所周知:“经济合同是以经济业务活动为内容的契约,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调整财产关系的一种法律形式,是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因此,各级领导和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是调整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与企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对于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巩固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用工机制,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有效积累人力资本、增进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表见代理这种法律关系往往是在企业不知不觉中形成,而且一旦形成就会把企业拖入莫名其妙的纠纷,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损失。所谓表见代理是指一方当事人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行使合同签订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行为,如果善意相对人客观上有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因该法律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家行政法律体系的逐步构建,石油石化企业的行政争议案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行政争议是行政主体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与相对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依据公法可以解决的争议。行政立法对于规范行政机关有效地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志超  符竹 《中华商标》2022,(12):41-46
<正>权利限制是法律为达到各种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而设计的一种制度。法律并行不悖地承担着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体现在制度构成上即形成了“权利人权利”和“权利限制”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完整体系。本文通过对我国商标权限制法律现状及行政、司法实践进行梳理,比较研究国际条约及欧美国家的立法及司法经验,总结出商标权利限制的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商标权限制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工程保证是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一种担保方式,这种担保方式通过对工程保证的主体,即担保受益人、债务人、保证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安排,在法律上构建了一种信用机制,并通过这种信用机制的作用,降低工程风险,保护各方的权益,进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它既是一种法律行为,也是一种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国有产权制度是国家对在财产占有、支配、使用、收益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产权主体的地位、权利、责任、义务加以规定的法律制度。因此,改革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就是要对传统的财产利益关系进行重新塑造、调整,使各类产权主体的地位、权利、责任、义务明晰化。改革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还意味着改变和重新确立国家的经济职能、国家在财产权运动中的地位。重新塑造新的国有产权制度必须以遵循商品经济运行规则为出发点,以确保公有制为原则,为使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一、发电企业与大用户建立直接购售电合同关系的法律依据在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集资办电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电源点投资主体多元化导致电厂利益主体多元化。各投资者要求其所投资建设的发电厂依据《公司法》建立规范的发电公司,传统意义上的由电网统一核算体制下的相当于“发电车间”的电厂变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发电公司。厂网分开进一步使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为相互独立的公司制法人实体。拥有法人资格,使发电公司在法律上获得了完整的民事权利,真正成为具有“四自”功能的市场运行主体。依法自由订立和履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