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特厚、厚煤层开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一种是布置两条巷道,一种是布置多条巷道。在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某煤矿综放工作面情况,分析了不同布置方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自发明以来在西山、开滦、义马、峰峰、新汶等矿区得到了实验或推广应用。其最大优势就是不留煤柱,实现无煤柱开采;创新回采工艺,解决了端头与巷道顶煤问题;巷道布置于低应力区,解决巷道掘进维护问题等。本文就错层位采煤法中有关三机配套选型和工作面设备安设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以期使更多煤矿对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实践方面的认识更加具体,促进此采煤方法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开滦唐山矿开采已有136年的历史,可采资源日益减少,现在主要生产区域位于岳胥区,该区域煤层倾角平均在30度以上,主采的8、9合区煤层煤厚平均达到10.8m。首采工作面Y292采用了分层开采,为了提高工作面回收率,从2012年开始掘进Y294工作面时,开始采用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从掘进到现在回采看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说的联合巷道布置是指在设计布置巷道时,利用矿井采区或相邻采区原有巷道,进行设计采区接续或工作面的接续,即以最少的巷道掘进量和维护量,圈定和采出最多的煤量。采用联合巷道布置,要根据本采区或工作面的地质因素及开采技术条件,结合相邻采区现存的巷道情况,全面分析、综合对比,充分考虑通风、行人、运输和设备性能等因素,尽量利用原有巷道进行布置。  相似文献   

5.
张国平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1):101-101,118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一直是煤炭开采的难点,以41516大倾角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巷道布置和回采工艺,并给出了保证液压支架、采煤机和运煤溜子等综采设备的稳定措施。开采实践表明,41516工作面采用该巷道布置方式、回采工艺和设备稳定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大倾角开采难题,为工作面的后续开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冀中能源东庞矿S2704工作面厚煤层倾角大、俯采角大、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东庞矿通过优化设计,工作面采用伪斜布置,降低了工作面倾角;通过对支架、采煤机进行设备改造,支架及刮板输送机使用防倒防滑设施,制定和优化开采工艺措施,工作面在大倾角、大俯采的困难条件下开采成功。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可以用于指导东庞矿后续采区及工作面的开采,对于类似条件下的厚煤层开采具有借鉴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吕家坨矿原为全国最大的水力采煤矿井,于2004年6月将采煤方式转为综采。随着矿井开采水平的延深(现开采-950水平),矿压显现逐渐剧烈。由于未掌握矿压显现方面的规律,缺乏旱采工作面巷道的布置经验,导致在掘进、生产过程中出现若干问题,如工作面两巷压力大、巷道变形严重等。孤岛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的应用,将过去相邻孤岛煤柱工作面留设10m煤柱改为留设2m净煤柱,把巷道布置在减压带内,使巷道避开矿山压力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疆煤炭资源赋存特色为出发点,选择巨厚煤层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巨厚煤层分层开采过程中不同煤柱留设形式下,煤柱及上覆岩层的应力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内错式巷道布置煤柱稳定性最好;外错式巷道布置上部覆岩导水裂隙带分布范围最小,但煤柱稳定性最差;重叠布置时煤柱稳定性及上部覆岩导水裂隙带分布范围均不佳。  相似文献   

9.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回采工作面更容易发生冲击地压。为分析跃进煤矿25110综放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原因,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的方法,分别对煤层冲击倾向性、断层构造、开采深度、工作面及巷道布置、顶板岩性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急倾斜中厚煤层柔性掩护支架采掘一体支护无煤柱采煤法对巷道断面进行优化,在区段平巷内使用与工作面一致的柔性掩护支架;在工作面上端头,区段回风平巷的柔性掩护支架自然过渡到工作面内的柔性掩护支架;在工作面下端头,工作面内的柔性掩护支架自然过渡到采空区,维护巷道成为区段运输平巷并且兼做下区段的回风巷道,下区段回采时不再掘进区段回风平巷;同时也取消了工作面安装和撤出柔性掩护支架的工序,并且取消了工作面辅助运输巷道,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产量,提高了掘进和工作面布置速度,确保了上下区段之间正常接替的可靠性;取消了区段煤柱提高了回采率,减少了采空区内的自然发火,为回采工作提供可靠的安全指数。  相似文献   

11.
充填开采有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在此过程中空巷的应力分布对工作面的巷道布置至关重要。空巷在有充填的情况下,围岩更有利于工作面的巷道布置。综合考虑石窟煤业30106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选择超高水注浆材料为充填材料,对充填材料不同体积配比(分别为93%、95%、97%)、不同养护时间(分别为12h、1d、2d、3d、7d)的凝结硬化体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超高水材料固结体应力的应变特征及充填施工工艺的影响因素,为后期复采工作面过空巷布置提供了依据,为其他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近距离薄煤层群和近距离"三软"薄煤层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近距离薄煤层群联合开采的区段垂高及巷道布置、近距离薄煤层群采煤工作面布置及合理安全错距进行研究,提出一套安全合理的联合开采方案。该方案在广旺集团公司赵家坝煤矿得到成功应用,在国内同等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智能化开采是使我国煤炭工业质量发展的关键配套技术之一,对占我国煤炭产能绝大部分的中厚煤和特厚煤实现智能化开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特厚煤层综放过程中工作面容易变形,为提高开采速度,减少安全事故,应加强对岩层的结构分析,通过引入智能化开采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探讨阻碍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管理技术的三个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霍双应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105+107-105,107
采煤技术综采放顶煤的运用,近年来在开采中厚煤层及厚煤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进行论述,为我矿的联合试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作面的高产高效则是矿井高产高效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建设高产高效丁作面进行一些探讨。1.合理设计、优化巷道布置合理设计是建设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的前提,而采区巷道布置优化是实现工作面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一是要为综采工作面创造快速连续开采的条件,加大工作面推进长度,减少搬家次数,并满足快速搬迁的需要。二是对辅助运输系统设  相似文献   

16.
深井开采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围岩应力大、矿压显现强烈等,给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深井70151回采巷道矿压实测研究,掌握了该巷道开采期间变性规律、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和顶板深层围岩变形特点等回采巷道矿压显现规律,为工作面的后续开采提供了一定的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解决豫西浅埋"三软"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顶板易冒落、地表易沉陷等问题,本文以豫西某矿浅埋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开采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基岩顶板来压垮落理论、地面沉陷力学模型和现场技术实践等方法,对采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顶板活动规律、地面沉陷力学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分析并制定了采煤工作面回采顶板控制过程的管...  相似文献   

18.
赵家寨煤矿二1煤层与二3煤层平均垂距27m,上下煤层同时开采,为了分析上下两工作面的相互影响,采用顶板动态仪和多点位移计对顶板岩层位移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对两工作面不同水平错距时,顶板岩层位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工作面开采超过下工作面切眼40m距离时,对下工作面巷道的影响显著减弱,下工作面外错巷道比内错巷道受到上工作面开采影响大,为上下两个工作面开采水平错距的设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华亭煤矿始建于1962年4月,核定生产能力为330万t/a。主采煤5层厚度16.5~47.2m,平均厚度37.5m,煤层倾角2~9°,煤层赋存标高+1405~+650m。矿井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倾斜分层综采低位放顶煤方法,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矿井目前开采水平标高为+840m,布置2501采区。该采区于2005年11月开始回采,上分层先期采用在首采工作面两边依次交错方式布置,自250106-1工作面后采取上、下分层工作面交错方式布置。目前已完成8个工作面的回采,采空区面积达290.9km2,地表塌陷情况愈发严重,通过分析预测特厚煤层分层放顶煤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情况,对矿井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生产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适用于矿田无法布置综采面的且是中厚煤层的边角煤,使用掘进机采煤,由巷柱式开采扩展到长壁鱼鳞后退式采煤的新工艺,是由掘进机和连续运输系统来完成的。采区布置为两条运输巷(顺槽)平行掘进,到工作面走向长度后,在两巷中部对开和各分左右两翼反向开采,既安全又提高了回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