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工学交替"是校企合作中培养学生适应企业要求的有效途径。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形式,通过岗位认知、岗位体验、顶岗实习的过程,能够全面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构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助推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全方位培养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多年来,职业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2 1"合作教育模式等。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到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贯穿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3.
平怡 《中国市场》2012,(13):38-39
长江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中,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研究,提出了基于校企互嵌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基于校企互嵌,通过实施"两能力,三环节,四对接"的人才培养工程,形成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表述。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是造就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依托学院重点建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和丰富的企业资源,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思路、内涵、框架、实践等方面,对"工学式、三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校企共育物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蒋晓聪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291-292
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大力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多种形式和实现途径,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软件和硬件要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中形成了"旺工淡学"的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既能很好满足企业需要,也能让学生学习和实践两不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成功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就应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并加以实施。通过"引企入校、引产入教、工学交替",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职服装专业课程模式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对高职服装专业实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可行性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增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以及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五定实践模式,校企双主体合作管理,通过工学交替,过程性、多元评价,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与开元酒店集团、喜达屋酒店集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围绕"基本规格"加"企业特色培养",构建了"四段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每一培养阶段植入企业元素,并以此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构建了符合职业认知规律的能力递进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完善,提高了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宏 《江苏商论》2016,(11):6-9
本文基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重视工学交替宣传、关注实习生身心健康、开设快乐服务课程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并展示了学生及市场的认可.对正在进行工学交替的相关专业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鞠永红  李冬  吕晓荣 《北方经贸》2012,(12):197+199
依据行业发展背景和人才需求分析,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通过探索"德技兼修、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的"工学结合、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同时,通过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夯实实训基地建设,为行业提供多样化服务,提升了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为产业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各种办学模式的最佳模式,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滨州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主线,围绕服务“两区”建设,积极探索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的“多元合一、五段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地方高校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突破口。通过以天水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提出专业学习-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从课程体系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烹饪职业化教育中,以多层级工学交替、培养典型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烹饪职业化人才,开展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协同创新模式,也是烹饪教育职业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烹饪人才进行基础专业能力训练、加专业特色方向培养、加社会能力方法培养的工学交替课程实施,通过校企联动、资源共享、以企业为教育基地、实现教学合一,推进烹饪职业化专业人才校企协同的模式建设,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5.
工学交替是中职学校人才培齐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工学交替对于学校、企业和学生本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该文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学交替为个案,总结学生工学交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对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广泛地进行了电子商务专业的调研,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了课程体系和实训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实战教学模式,变模拟教学为实战教学。进行了实训室的升级或新建,建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战型实训室。进行了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尝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与社会效益。进行了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的教学改革,该专业提升了档次,提升了专业内涵建设,在学校的教学改革中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7.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颖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95-196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为目标,以校企之间的合作为载体,把课堂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探索,并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对"模式"的理解,包括办学模式的涵义、类型、特点与表现,并阐述了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释的理解并介绍了"市场驱动、四业交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了教学实践经验,探索物流管理专业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增强办学实力,探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酒店业竞争的加剧,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质量化和职业化,对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模式,探讨了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分阶段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专业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20.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原因,到确立,到实施三个方面出发,实际地对该专业的人才发展方向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