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了探索促进扬子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方法,对现阶段扬子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情况进行了测度研究,首先介绍了θ指数以及区位熵法这两种产业集聚测度分析方法,另外,从整体以及不同区域两个方面对扬子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测度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最后指出扬子江城市群应从发展制造业方面提升自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滞后原因和发展潜力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对影响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2015,(32):248-250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从中间需求率、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5个角度,全面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作用不足,制造业层次比较低,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金融业、信息技术与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需求严重不足;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低,难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两个因素制约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成为区域经济辐射全国和全球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分析国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现状和特点出发,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建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作用已经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及不足,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路,并规划了重点行业的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6.
张杰藐 《商》2012,(16):156-157
从整个国家层面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向大都市集群的效应非常明显。从区域层面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也日益加强。宿迁地处长三角边缘,由于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总体上是以上海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并对周边城市群中制造业经济发展形成巨大拉动作用。发展宿迁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宿迁市借助长三角的集群优势,为大城市群提供配套服务,快速提升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将通过区位商指数的计算,对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和发展水平进行具体分析,并在分析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不平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将通过区位商指数的计算,对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和发展水平进行具体分析,并在分析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不平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长株潭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扬子江城市群为例探讨了区域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问题,认为扬子江城市群对于优化江苏区域经济结构和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扬子江城市群城市体系仍然不够完善,需要通过创新区域发展政策进一步促进扬子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主体,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在该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主要结果为:生产性服务各行业都具有很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增强某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能够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起到有效的正向作用,但是会使得该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范围扩散到周边邻近城市,并且会阻碍周围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总体规模较小,发展速度滞后于制造业。为此,要从实现区域联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制造业活力、完善互动政策等方面,促进两者的互动融合。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总体规模较小,发展速度滞后于制造业。为此,要从实现区域联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制造业活力、完善互动政策等方面,促进两者的互动融合。  相似文献   

13.
资源城市正在从粗放式、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节能型、集约型、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的有力手段,对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以及提高城市群创新功能、增强城市生机和活力等,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资源产业的金融服务业,重视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人才培训,推动资源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园区建设等都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优化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扩大产品供给,增加劳动就业,提高行业竞争力,做大做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做优做精旅游、健康养老、居住区服务等优质生活性服务业。以专业化和价值链的视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转变,促进生活服务业朝着便利、精致和高品质的方向发展。将服务业打造为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政府规模存在差异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本文将政府规模作为门限变量,结合我国2004-2011年20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和门限回归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政府规模较低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当政府规模跨越较高门限值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建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市场化改革、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转化。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目前北京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优势突出,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增速最快,且京沪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均快于地区经济增长。分析京沪深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比较意义重大。通过比较京沪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背景与特点,选取2008年至2017年京沪深三个地区的数据为样本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京沪深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吸纳的影响作用,得出结论京沪深地区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地区就业吸纳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弹性影响,且弹性较大,只是就业弹性低于经济增长弹性。因此,京沪深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新疆2006—2019年的数据,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对新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了测度,通过构建VAR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不高且各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距;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集聚对于经济增长产生了持续稳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国内外学者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意义已有充分认识,并做了很多研究。首先阐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然后根据中国近几年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从全国层面上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及其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业在上海市GDP中占比逐步上升,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文章在分析上海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理论基础上,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上海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自身发展的直接效应、对制造业的间接效应等方式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水平和质量,并加强产业间融合、提升服务要素利用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城市群"服务业发展对其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2-2016年相关统计年鉴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长株潭城市群"服务业增长速度快、提升空间大,但高成本、低效益问题突出;从降本增效的视角从地区协同增效、发挥生产性服务效力和企业降本增效等方面为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