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现代农业的逐步发展,订单农业正日益成为我国重要而有效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为探索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有效模式,2012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选择陕西四个地区先行开展了“订单+金融”试点工作,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制度、机制、产品创新,加大对订单企业、农户、农业的金融支持,促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本报告分析了“订单+金融”试点中关于订单抵押、企业为农户担保、运用远期交易建立合理的农产品定价机制、将订单农户履约情况纳入农村信用体系等创新做法.提出有必要研究解决试点中发现的订单合同、农产品估值、定价机制、农业保险、期货交易、财政扶持等方面的问题,将试点工作持续推向深入,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2016年到2020年,“保险+期货”已连续5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该模式是对传统农业保险的创新,将传统保险方式难以承保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转移和分散,是一项技术进步。本文基于该模式的发展现状,对“保险+期货”的理论机制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保险+期货"模式是我国农业保险领域的重要创新产品,融合了保险和期货的优势,实现了多方共赢.自2015年农产品"保险+期货"模式试点开展及推广以来,国内有许多成功的项目案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保险+期货"模式有效保障了农户的收益,提升了农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分散了价格风险,对改善我国农险市场的供需、完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订单农业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违约率,龙头企业和农户都存在严重违约现象,违约风险成为订单农业的关键风险.本文认为违约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通过"公司+农户+期货"模式,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实现风险的再分配和转移,从而达到避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订单农业作为一种契约合同生产经营方式,正在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户与市场链接的重要纽带。但我国的订单农业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违约率,企业和农户都存在严重违约现象,违约风险成为订单农业的关键风险。要解决这一问题,一种正确的途径是通过"企业+农户+期货"模式,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实现风险的再分配和转移,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使订单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国内外关于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的研究也有了长足发展.本文基于农村金融和协调效应等理论,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实践分析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调发展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剖析了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从各自独立发展到协调整合的发展轨迹,并对各地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调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明确了两者在协调发展中所遭遇的障碍.最后,提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农业保险+农村信贷+再保险”新模式,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赵东芳 《西部金融》2009,(12):58-59
订单农业是一种符合市场、社会发展的高效农业,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订单农业在白银发展迅速.订单农业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展,俨然成为白银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但由于在欠发达地区订单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予以解决.本文通过对白银市订单农业发展情况、发展模式的调查,分析了发展订单农业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规范订单农业市场交易行为、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订单农业信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支持订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有效的苹果价格风险管理体系,保障苹果种植户的收入是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2017年开始,郑州商品交易所先后在陕西省宜君县、甘肃省静宁县等地进行了苹果"保险+期货"模式的试点,开创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文章以甘肃静宁苹果"保险+期货"试点为例,指出在该模式试点过程中存在交易所负担...  相似文献   

9.
发展订单农业,对于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作中,履约率低成为制约订单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博弈论对订单农业中农户与龙头企业在订单履约时所发生的“履约困境”进行研究,立足“大金融”视角探讨建立订单农业双方契约风险管理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股指期货推出,股指期货的定价显得特别重要.基于无套利理论推导出的持有成本定价模型对2009 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的虚拟沪深300 股指期货合约进行了股指期货定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持有成本模型有一定的准确度,尤其对于短期到期的股指期货合约(两个月)定价精确度能够达到95%.在考虑了交易成本后,发现仍然存在套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有”字句句式繁多,其中一种句式“NP+有+NP+V”有些特别。从表层结构上看,只是一个普通的兼语句,然而经过句式转换后,发现这一句式其实含有两个深层结构。文章运用句式转换、语义特征分析等常用语法分析手段,揭示了隐藏在“NP+有+NP+VP”结构下的真相。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词化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法,着重探讨英语“名词+ly”类形容词的词化模式、词化能力和词化特征。研究发现:(1)英语“名词+ly”类形容词的词化模式可概括为“名词+特征+X”;(2)各首位语义成分的词化能力不等,按“人物名词+ly”词化模式整合而成形容词的词化能力最强,其次分别是“时间名词+ly”类形容词,“物质名词+ly”类形容词,“其他名词+ly”类形容词,“状态名词+ly”类形容词和“动物名词+ly”;(3)英语“名词+ly”类形容词表示名词词根所反映的基本特征,在词化过程中词义有所延伸,但极少存在“隐喻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3.
汉语数词与量词的分合是个缠绕不清的问题,常给分词连写带来困扰,这是因为数词和量词各是一个半自足的系统,形成了两者相互依存而又可分可合的基本格局,当两者都处在不自足的情况下,便结合为“数量词”,但只要其中一方能够自足,则可分为“数词”与“量词”,“数+量”结构分词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者通常是依据形式或意义是否自足来感知词的,对双音结构的感知主要依凭“双字格”的构词模式进行类推,对三音结构的感知一般根据意义联系的密切程序决定分合。  相似文献   

14.
高校军训“2+1+1”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学生军训的规律与特点,围绕高校军事课的性质、任务与目标,在十几年的军训实践中,我们总结形成了集中训练、理论教学、巩固养成、深化发展四个模块构成的高校“2+1+1”军训模式,各模块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循序渐进、共同育人。  相似文献   

15.
对“英语+模具”复合型外贸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具行业需要大量懂英语、外贸和模具知识的复合型外贸人才。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只有在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才能成为“服务型”专业。  相似文献   

16.
计算项目净现值(NPV)等投资决策指标时,现金流量与折现率应具有匹配关系。从两者的匹配关系看,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财务管理》一书中的经营现金净流量(NCF)计量公式有欠妥当。因为以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作为折现率时,与之相应的NCF的计量方法不应是教材中的“净利 利息 折旧”,而应该是“净利 税后利息 折旧”,或者是“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 折旧”。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在电子商务进社区等众多领域打造了安全高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产业创新模式,开辟了新的商业平台,改变了商业的空间集聚方式和流通的地区格局。"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下的电子商务进社区是对社区分散服务模式的转型和整合。通过对当前社区服务网络的剖析和研究,探讨了"互联网+终端"服务的必要性并在"互联网+流通"计划背景下对社区综合服务网络系统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18.
对发展"3+2"高职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拓、创新职业技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3 2"高职教育即是一种突破传统办学思路和教育观念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型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它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要促进"3 2"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不断增强,如何适应社会、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成为有关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二一制”模式的选择,纳入化解矛盾的宏观措施,在此背景下进行高职高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兴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业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逻辑。而作为金融科技的技术集成代表,物联网思维和技术实现了物物、人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无缝对接,重构了目前的金融信用环境,为金融业带来了客观信用体系,为"物联网+金融"的融合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将彻底改变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内部管理中的逻辑思维,对金融交易成本和交易效率方面实现"帕累托改进"。抓住物联网金融发展大势,重构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内部管理中的逻辑,打造出具有普惠化、智慧化、精细化的物联网银行将是中国银行业前沿探索和创新实践的新方向、新战略、新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