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骁宇 《商业科技》2010,(25):222-222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中欧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向前迈了一步。本文结合中欧关系的现状,谈谈自己一些看法,并且从中方角度浅谈如何应对中欧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中欧间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加大,对双边贸易关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根据中欧贸易摩擦的现状,从时间维度和摩擦程度、摩擦形式、领域和范围、摩擦的性质和摩擦的层面等方面对其未来走向进行预测。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探讨了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SPS)、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和反倾销这三大主要壁垒对中欧间贸易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欧之间的贸易额与中国和欧盟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性,与两国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性,SPS、TBT和反倾销,对中欧之间的贸易额有抑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中欧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虽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但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9日,第九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结束后发表了《第九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联合声明称,双方领导人认为,中国和欧盟在过去10年中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欧关系也逐渐深化并发展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认为,加强中国和欧盟关系对中欧长远利益、亚欧合作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两大重要经济体的中国和欧盟,经贸关系是中欧关系发展的基石。自2009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中欧贸易失衡、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升温。本文通过分析中欧贸易的现状和问题,从加强中欧交流合作、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快产业升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程虎杰 《中国市场》2022,(16):17-19
中欧班列长安号作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提升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展质量能够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为西安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也能够为其他开行城市提供参考,加快中欧班列转型升级。近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展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货源结构有待提升、信息化程度不高、带动效应不强、回程率较低、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文章在详细阐述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行现状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卢小平 《大经贸》2005,(11):26-27
今年7月中欧经贸(广州)论坛定址广州。10月13 日,首届中欧经贸(广州)合作论坛如期在广州举行。中欧双边约300名政要、学者及著名企业总裁齐聚广州鸣泉居,共同探讨双方经贸合作与发展战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作了题为“广州与欧盟经贸合作现状与展望”的主旨演讲,希望广州未来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总部经济、服务贸易、科技文化等五方面与欧盟加强合作。以2003年10月中国与欧盟决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重要标志,中欧双边关系近几年来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双方相互的投资合作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7.
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在双方经贸密切合作的背后,贸易摩擦事件不断升级,这对中欧双方经贸关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也给不景气的全球经济更添阴影。在已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规模、产品领域和地区分布三个层面探析中欧经贸摩擦呈现的新趋势,然后选取中欧贸易摩擦中的焦点问题,研究中欧贸易摩擦的现状和动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从1975年中国和欧共体正式建交以来,中欧关系就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下迅速发展起来。然而这条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先后经历了1975—1989年的“初步发展期”,1992—1994年的“恢复调整时期”,并最终迎来了1995年之后的“全面提升期”。在回顾了中欧关系近3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目前双边关系的现状,并展望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两大重要的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欧贸易额迅速增长,欧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随着中欧贸易的不断增长,中欧贸易摩擦也不断地增加,严重的影响了中欧贸易关系,中欧贸易摩擦问题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以中欧贸易为视角研究了中欧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申会明 《商展经济》2023,(12):62-65
新形势下,我国全品类的产业供应链为中欧班列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好的机遇。如今,中欧班列的货品日益丰富,既有机电产品,又有食品药品。本文通过分析中欧班列运行现状发现,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中欧班列必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货源减少、班次萎缩,整体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风险。本文据此提出了中欧班列运行的建议,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同时欧盟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欧元危机影响下努力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稳固发展,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欧元危机下中欧贸易现状,基于中国视角提出加大合作力度;正确看待贸易摩擦;寻求新的贸易增长点,挖掘合作潜力;加大对欧投资力度,加快中企“走出去”步伐等对策建议以促进中欧贸易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外贸易》2013,(12):14-15
11月21日,“第十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召开。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这一历史时刻举行的峰会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将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欧盟与我国双边贸易总额达到1772.86亿美元,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后至今欧盟一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对中国外贸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通过对中欧双边贸易的现状分析,总结出中欧双边贸易对我国外贸影响与我国外贸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自中欧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快速进展。经过2004年东扩的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也成为了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近十几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中欧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为主,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正逐步向水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欧战略合作关系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良卫 《国际经贸探索》2002,18(2):60-62,70
进入21世纪,中欧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欧盟确立新的对华战略,中国重视中欧关系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在中欧之间仍存在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中欧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及技术合作等领域,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中欧经贸关系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盟是我国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本文从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出发,指出了中欧双方合作的基础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1世纪发展中欧经贸合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五月份访问欧洲真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了正式关系的29年来,中欧关系正运行在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上,现正致力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这不仅符合中欧双方的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历经7年35轮,如期完成谈判、达成共识,这对于中欧建交45周年的2020年而言更显非凡意义。中欧投资协定的完成源于中欧双方多年的共同努力,为今后深化中欧双方经贸往来合作打开了新的篇章。协定的完成不仅对中欧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将对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的复苏起到有力拉动作用,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欧盟作为江苏极其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分析和研究江苏与欧盟经贸往来的基础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预判,对于江苏高水平开放,抢抓中欧投资协定的历史机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欧债危机的白热化发展引起了欧盟内部保护主义浪潮,欧盟频繁向中国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这直接影响了中欧贸易的发展。在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要想保护外贸经济、促进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就必须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策略,而制定正确的策略的基础是了解哪些因素影响了中欧贸易发展。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影响中欧贸易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得出中欧双边购买力、政治关系以及汇率波动是影响程度最大的三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中国政府及企业应对现今紧张的中欧贸易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经济低迷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中欧班列取得超高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多的亮点。文章对中欧班列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SWOT方法分析了中欧班列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提出了未来发展策略。文章的策略分析为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