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由于泡沫经济,使自己失去了十年发展经济的良好时机。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经济与泡沫经济前的日本经济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正是触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为避免重蹈日本覆辙,本文以史为鉴,提出了若干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艳  陈道婷 《华商》2008,(4):23-23
进入90年代,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经济已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因日本对于亚洲的巨额投资直接影响到东亚各国的经济走势,如何看待日本泡沫经济和把握日本金融体制,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崩溃,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本文不打算全面分析和讨论日本泡沫经济的复杂过程。而是从金融的角度考察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原因及其导致的后果,以便能够给我国的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3.
《商》2015,(43)
上世纪90代初,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以至于如何促进日本经济复苏,几乎成为近年来困扰历届日本政府的首要难题,这也再度引起了人们对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原因的争论。本文将从金融和政府失策两方面来探讨日本泡沫经济问题,并结合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所带来的教训,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改革提出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一直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金融系统中大量存在的不良资产,股市和房市价格在过剩流动性环境中越推越高等,这些与八十年代的日本都是相似的。因此,通过分析日本八、九十年代泡沫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汲取其失败的教训,对我国今后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速状态.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在很多方面都呈现出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相似的情况,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同点.本文将日本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与中国当前经济状况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股市价格及房地产价格急速上涨,同时人民币也面临升值的压力,这与上世纪处于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极为相似。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宽松的资金面和市场信心是推动中日两国资产价格上涨的共同因素。而中日两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依靠间接融资的金融体制,成为导致两国资产价格膨胀的深层次原因。为进一步探讨我国是否会最终走向泡沫经济,我们有必要对日本泡沫经济和当前中国经济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思琦 《商场现代化》2008,(18):386-387
连续多年流动性过剩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资金短缺的时代。在GDP总量突破20万亿元,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不断增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动日渐紧密的今天,各种宏观经济措施和政策思路都可能面临着全新的转变与挑战。如何在"钱"多了的情况下,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避免重蹈日本泡沫经济和亚洲金融危机之覆辙,如何能够利用好当前充裕的流动性,抓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升级的关口,正在成为宏观经济部门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产业在我国现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情况关系到无数人的切身利益。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房地产的商品房价格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方面,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出现了不正常的爆炸式增长,尤其是深圳、南京;另一方面,无数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在政府的激励政策下依然难以销售。面对现在这种不正常的经济情况,今天我们以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为例,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中国出现类似的泡沫经济。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缓慢增长阶段,甚至在一些年份出现了负增长。在宏观经济学中,消费、投资、净出口被喻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本文认为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和投资的衰退,以及贸易赤字的产生与扩大,其中国内最终消费的不足是最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不足问题的交替存在,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就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到2008年上半年为止,流动性过剩矛盾依然突出,中国人民银行以加强流动性管理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内容,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时冲工具,大力回收过剩流动性.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又出现流动性不足问题.本文从我国流动性问题的表现入手,分析我国流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第一次泡沫经济-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出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泡沫经济时有发生,其中,尤以日本泡沫经济最具代表性,造成的后果也最为惨重.文章通过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破灭的过程,形成的原因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对于防范、抑制、消除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锐 《商业科技》2010,(18):164-166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到了90年代初,日本的泡沫经济才逐渐破裂,使得日本经济出现长达了10年的萧条。虽然中国与日本经济存在一些不同,但是许多专家指出当前的中国经济和处于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我国出现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一样的情况,造成经济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徐锐 《商场现代化》2010,(18):164-166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到了90年代初,日本的泡沫经济才逐渐破裂,使得日本经济出现长达了10年的萧条。虽然中国与日本经济存在一些不同,但是许多专家指出当前的中国经济和处于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我国出现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一样的情况,造成经济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和平均股价连年大幅上涨,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而后日本经济进入衰退期,泡沫经济开始破裂,从此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10年的停滞期,也被称作“失去的十年”。该文通过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原由,借鉴日本的失败教训,可以为中国避免泡沫经济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金鑫 《商业科技》2014,(16):194-194
二战后,日本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击。但是政府的主导下,对内进行经济改革,对外依赖良好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经济开始复苏。1955年已恢复到战前水平。之后又创造了“经济奇迹”,连续19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以前,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相对放缓,但仍然稳定增长。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随着90年代初泡沫的破灭,给日本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出现经济大萧条,并进入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萧条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本文着重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希望能够为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预防泡沫经济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85年以美国为首西方五国达成"广场协议",日元被动大幅升值是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起点。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衰退期,日本泡沫经济开始破裂,从此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10年的停滞期,也被称作"失去的十年"。尽管中日经济有很大的不同。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有一些现象与泡沫经济中的日本相似,如人民币不断升值,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等。本文通过对分析19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和现在中国经济的差异,借鉴日本的失败教训,从中得出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时期类似的某些特征。一些观点认为,中国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辙。本文在回顾日本泡沫经济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政府的主要教训,并分析了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以及日本泡沫经济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高庆振 《现代商业》2012,(17):30-31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暴涨、暴跌为特征的日本泡沫经济经历了形成、发展与破裂的过程。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使得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迅速下滑,带来了“失落的十年”。本文正是基于对日本泡沫经济的研究,对比当下中国经济的现状来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与破裂对于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对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与破灭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弊端、多元官僚体制协调失灵、主银行制度与护送舰队管理模式的缺陷和相互持股的治理模式是造成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制度性根源。这种制度性根源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伟  谢原婷 《大经贸》2011,(3):71-73
日本比想象中更繁荣 问:我们常说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对日本来说是"失去的20年",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但直到去年,日本的经济总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国民收入也位居世界前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