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工作。英语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及其表现形式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在简要介绍"言语行为理论"的同时,阐述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从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过程出发,着重讨论了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表达方法和技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非言语行为,从高职英语课堂纠错的角度探讨教师非言语行为对高职英语课堂纠错性反馈的影响。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纠错性反馈时,应特别注意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将情感反馈与认知反馈有效结合,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非言语沟通是师生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非言语沟通主要通过眼神、表情、身势语和体触行为来完成。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眼神来传达情谊,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来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和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非言语沟通研究者阿盖勒指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主要有补充或润色语言所表达的含义;支持或否定言语行为;替代或调节言语交流;表达语言行为中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态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非言语沟通同样具有这几方面的作用。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恰当运用,  相似文献   

5.
刘颖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4):118-122
通过剖析以英语为母语网络公共聊天室言语的语言构成来考察交际的教学适用性。结果发现网络聊天言语行为四个组成部分,即发话行为、命题行为、施事行为和取效行为,与日常交际言语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自然状态下的网络公共聊天室并不适用于教学。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同言语行为一样,非言语行为在人类交际过程中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起着特殊的辅助作用。文章着重讨论非言语行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John Langshaw Austin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通过数据证明了间接言语行为在语言使用中大量存在,以HSK听力试题为蓝本,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证明了听力教学中同样有很多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8.
杨辉  姚明军  金钊 《全国商情》2012,(11):93-94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可以在三种层面上被看成是做事,即发话行为、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但是奥斯汀,以及语用学和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者历来真正关注的是行事行为。这种研究状态无法从本质上剖析言语行为。本文对取效行为进行新的探讨,认为人们用言语行为可以在听话人身上引起不同的效果:感情效果、行为效果、思想效果,并从这个角度分析鲁迅经典小说《祝福》中的人物语言,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剖析这篇小说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刻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依托转喻理论与事态场境理论,对言语行为进行了以下阐述:转喻是言语行为生成和理解的内在机制;事态场境理论是对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进行描述的工具;事态场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转喻整个言语行为,转喻的力度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各部分距离场境核心的距离,二是语境。通过以上论述从而提出: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够对言语行为的生成和理解做出科学性的解释,是语用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中职语文课堂是一个具体而特殊的教学环境,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可以对课堂评价话语的类型极其语用功能进行分析,3JL,~获得它对语文教学的启示,进而帮助语文课堂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际意义是通过交际双方的互动协商实现的,揭示间接言语行为的协商功能对阐释其人际意义具有重要意义。间接言语行为的本质与理解过程决定了其本身的可协商性;而语言形式与言语功能的不对应性赋予了间接言语行为双重功能,使交际参与者可以在不同层面对交际意图进行协商。  相似文献   

12.
词语理据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通过在语言系统内部对汉语词义的规律性加以挖掘,在外部言语行为中对词语理据特点加以分析,并探索认知规律中词义发展的方式,可以发现汉语词语理据的语言性、言语性和认知性特点,这反映了汉语词语理据的多元共现性。明确词语理据的多元性,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对言语行为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外语学习者掌握这种文化差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言语行为、跨文化语用学、礼貌准则和威胁面子论等方面讨论了研究英汉称赞语回应的理论框架。然后,通过文化对比分析了英汉称赞语回应的不同策略。最后,文章讨论了赞美语回应在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言语交流,还要重视非言语交流。没有非言语交流的技巧,就没有成功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文章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出发对Searle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了解释,以期正确认识和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来理解人们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16.
由于拒绝言语行为具有潜在的面子威胁性。拒绝言语行为有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拒绝言语行为的间接性与礼貌之间存在正态关联。社会权力和社会距离也影响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非言语信息的交际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交际是人类进行交际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言语交际一同构成人类的整个交际行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非言语交际问题:一、开展非言语交际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母语及外语的交际能力;二、在外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外语民族的非言语交际特征;两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简言之,非言语信息的交际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由间接言语行为和模糊限制语引起的语用失误,并就其在教学中如何加以避免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以往语言学家对行事行为的分类的观察,阐述了不同种类的行事行为。其实在英语中,间接言语行为一般比直接言语行为更多与礼貌联系在一起。应该观察更大的范围,而不是一个单一的话语实施一个单一的言语行为。言语活动就是很好的材料。对言语活动的分析是研究更多言外之意的另一种途经。  相似文献   

20.
“承诺”和“威胁”为动态博弈中的言语活动,博弈中的“承诺’’和“威胁”是人类特殊的言语行为,博弈论给出了可置信的“承诺”和“威胁”的利益条件。本文以“承诺”为例,使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作为言语行为的可置信“承诺”必须具备的其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