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说:“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2.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说:“不要愁没有职位,要愁的是如何才能在位置上尽职尽责。不要愁人家不知道自己;只要努力,别人就会知道的。”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孔子说:“因约束自己而犯错误,这是少有的。”4.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说:“唉,算了吧!我看不到能认识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我  相似文献   

2.
据《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尝署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凡丧葬嫁娶,必征于礼,其乡学者寖盛。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相似文献   

3.
李翔 《中国石化》2007,(3):70-71
《孙子兵法》卷一《计篇》论及胜负之道时说:“故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意思是说,两军对垒,观察五个要素,首先看上下是否同心同德,其次看天时地利,  相似文献   

4.
苏轼在《留侯论》中有一名言:"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在《晁错伦》一文中也有一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们知道古代的张良,能为没有交情的老人桥下拾履,老人认为此子可教,送他一部鬼谷兵书。又如韩信,能耐人嘲笑,不失有胯下之辱。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良相、名将。  相似文献   

5.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前提是成为圣人——最高明的医学工作者。这当然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有一个发人深省的寓言: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相似文献   

6.
桔槔是中国古代汲水或灌溉用的简单机械,根据杠杆原理制成。《庄子·天地篇》中有一段孔子的弟子子贡与一位为圃丈人关于桔槔的谈话,颇有深意。作为那个时代"农业机械化"的先进工具,当子贡把桔槔推荐给那位“抱瓮而出灌,用力甚多而见功寡”的为圃者时,却不想遭到了对方的抵制:“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相似文献   

7.
古今名人往往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仔细品味这些书屋名称的由来及深刻含义,我们自可从中受到艺术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进而懂得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 名家们之所以常给自己的书屋命名,其主要意图有四: 一曰借书屋以明志。志向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他不断奋进的巨大动力。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把自己的书屋命名为“老学庵”。他说,这主要是取“师旷老而好学,犹秉烛夜行”之语。据刘向的《说苑》所载:“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之幕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陆游正是通过给自己的书屋命名,表达自己生命不…  相似文献   

8.
举贤,乃推举选取拔贤人之才也。举贤渠道和方法多多,其举贤之道亦是常用常新的精神财富。春秋时期,晋国祁黄羊向晋平王推举自己仇人解狐为县令,后又推举自己自己儿子祁午为尉,弄得那们“人”先生的解释却无疑令人折服:“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人也。”“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人。”事实证证明,解狐、祁午的确是最佳人选,“国人自负盈亏善焉”。据《吕氏春秋。去私》记载,就连老成持重工业的大学问家孔子,也情不自禁地竖起大姆指赞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可谓公矣!“《列子·说符》载:”秦穆公谓伯乐乎…  相似文献   

9.
虞丘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令尹,任职长达十余年时间。令尹是掌管全国军政大权的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一职。虞丘子担任令尹期间,工作尽心尽力,楚国国力大盛,人民安居乐业,深受楚庄王的宠信。孙叔敖是当时楚国的一名处士,虞丘子听说他德才兼备,远胜自己,于是极力向楚庄王推荐,让他顶替自己来做楚国的令尹。虞丘子对楚庄王说:"我多年前就开始私下里选择国内才智出众之士,其中有一个名叫孙叔敖的青年人,才能出众,秉性清  相似文献   

10.
清人高廷瑶《宦游纪略》中记有这样一则问答。巡抚钱培山向高廷瑶问官如何才为爱百姓,高廷瑶说:"必有一副爱之之心,必有一副爱之之力,无此心则抚摩噢咻(指关心百姓疾苦)无非沽名市惠(捞取实惠),是假之也,何有于民?有此心而才具精神不足赴所欲为(指躬行实践),亦徒虚此爱耳。故真爱百姓者,以实心行实政,废一不可也。"  相似文献   

11.
正《论语》子路篇第二章记述了孔子的学生仲弓向孔子请教如何管理政事。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大致意思是:仲弓做了季氏家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他们小的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说:"怎么知道哪些人是贤  相似文献   

12.
孟子在滕国见到陈相,两人展开了一场辩论。孟子辩论的核心,就是要注重社会分工,耕地的就耕地,做鞋的就做鞋,打铁的就打铁,做官的就做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界限分明。如果铁匠去耕地,管理者去干活,都属于串岗,不务正业。最后,他得出结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人,治于人者食于人"。也就是说,管理者要统治好群众,群众要接受管理者统治。陈相则提倡"君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就是  相似文献   

13.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处的安逸;做事勤快,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可说是喜好学习的了。”2.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  相似文献   

14.
夏日顺风     
魏嘉 《汽车观察》2013,(8):110-113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有一个陌生人摇下车窗对你说:"一起走吧,我开车。"如沐春风的感觉不胜言表;在骄阳烈日下暴晒时,一个陌生人摇下车窗对你说:"载你一段,我开车。"感激之情由上心头。过节回家无票而愁时,有一个老乡说对你说:"一起走吧,我开车。"如释重负的感觉倍感轻松。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每当回家与亲情这两个词被联系到一起时,让在外游子感受良多。不以善小而不为,车边的一个空座或许就有一段美妙的缘分。  相似文献   

15.
《现代班组》2014,(3):56-56
“三更半夜”一词源于宋太宗时的两个名人:陈象舆和董俨。《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灏)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这是说,陈、胡、董、梁等人常聚在赵昌言的家里谈至深夜.人们戏称陈象舆为“陈三更”、董俨为“董半夜”。这就是“三更半夜”一词的来历。  相似文献   

16.
卫西谛 《董事会》2010,(5):112-112
敖鲁古雅本是地名,在内蒙古最北端,鄂温克人在3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徙到这里来。顾桃把他的纪录片命名为《敖鲁古雅·敖鲁古雅……》,用重复句与省略号,有无法用文字说出的感慨和叹息。张献民说曾给一个到西伯利亚森林里拍纪录片的西方人看这部片子,对方看完后说“如此忧伤,如此暗淡”。  相似文献   

17.
对联撷趣     
郑板桥是清代诗、书、画都出众的文人,也是一位廉洁爱民、珍惜人才、重视教育的清官。他任山东潍县县令时,一位穷秀才前来告状说:“愚生为主家公子教书,双方协定每年棒金八吊。我执教已一年,主人却分文不给,说我不会教书。求大人作主索讨学俸。“郑板桥听状后大怒:“有这等事?”他对秀才说:“莫不真是你才疏智浅,误了人家子弟?且让我出个上联当场考考你。”于是他指着悬挂于堂上的一盏大彩灯吟道: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秀才从容作对: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板桥一听,不仅刊词里稳,而且情…  相似文献   

18.
无信不立     
《现代班组》2008,(1):33-33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说,只要使粮食充足,战备修整,人民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纺织》2010,(8):67-70
还没见到陆亚萍本人,就在亚萍国际商场的各个楼层看到了她的照片,售货员说:"我们的董事长,就是我们的代言人,就是一个信誉的保证,有很多来我们商场购物的人都是冲着董事长的人品来的,这让他们放心。"  相似文献   

20.
Sandra 《中国纺织》2009,(4):92-93
对于很多和纱线关系密切的人来说,SPINEXPO就像是一个老朋友,他们愿意与之长期保持定期约会。之所以能够长期来此展会,是因为总有新意和惊喜。一位来自广东的参展商对记者说:金融危机了也要来啊,只要生意在,我就会来这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