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素梅  陈伟忠 《上海金融》2012,(12):44-47,121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外汇储备的科学管理和资产优化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制定外汇储备资产优化配置总体策略的基础上,根据适度外汇储备和超额外汇储备的不同功能和管理目标,分别制定各层次资产的优化配置策略,从而构建多层次、多目标的外汇储备资产优化配置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2.
全球外汇储备规模急剧扩大,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储备充足率要求.而持有超额储备的潜在成本加大,促使国际储备资产投资管理策略发生新的转变,追求更高的资本回报、风险控制管理技术的创新、更加透明化的储备资产运作信息披露,成为新的趋势.中国同样面临严重的储备"过多"难题,适当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目标,增加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多元化程度,适度的市场化运作以及信息披露,是中国外汇储备资产投资管理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形式持有,并且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其特征可以概括为额度高、币种和资产结构单一。这种特征必然导致我国外汇储备面临较高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因此,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理应从减少超额储备以及改善外汇储备币种和资产结构入手。2008年之后,以货币互换为代表的跨国货币合作成为新趋势,其在减少超额外汇储备量以及改善外汇储备结构方面颇为有效,善加利用可以达到控制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外汇储备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远远超出适度规模已是不争的事实,其负面影响也日趋凸显,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抑制外汇储备超规模膨胀的势头,并努力提高外汇储备、尤其是超额外汇储备资产的实际收益率。  相似文献   

5.
自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储备大国之后,至2010年底的短短4年时间,已超过2.8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证明综合国力的强大,对确保国际支付、汇率调控和社会经济安全等十分有利,但也会带来外汇储备成本高、外汇资产利用效率低、引起国际经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为此,确定一个适度的储备规模,调整好储备资产结构,合理有效地利用超额外汇储备去改善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开拓国际商品和资本市场,是符合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6.
外汇储备是反映一国经济、金融实力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适度的外汇储备对于维持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并且已经形成超额外汇储备的局面,如何协调超额外汇储备和国内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如何实现外汇储备有效管理、降低资产管理风险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本文通过建立Copula-GJR-EVT模型,对外汇储备投资组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求得投资组合收益及各资产最优权重。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投资能源和有色金属等战略储备,可以成为拓展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渠道、促进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如何实现外汇储备有效管理、降低资产管理风险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本文通过建立Copula-GJR-EVT模型,对外汇储备投资组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求得投资组合收益及各资产最优权重。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投资能源和有色金属等战略储备,可以成为拓展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渠道、促进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银行家》2014,(8)
正为了解决外汇储备面临的种种问题,在新形势下,必须树立新思维、依靠新思维,全面推动中国外汇储备管理转型与创新。外汇储备数量管理转型当前,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总体思路是:运用国际通行的外汇储备最优规模计量方法,充分考虑定性因素,动态确定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对最优规模范围之内和超额部分进行分别管理,积极推动外汇储备形成机制的调整,积极推动外汇储备持有主体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带来隐患。根据金融理论估算,我国目前的超额外汇储备超过5000亿美元,而这些超额外汇储备投资效益很低,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分析超额外汇储备投资国外高科技知识产权对加快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并探讨了具体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东亚近年来积累的超额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产,由此而导致的外汇储备占款额在整个广义货币流通量中占有较高比重。在债券规模有限的市场环境下,东亚中央银行倾向于发行票据来稳定币值、减少流动性过剩和抑制通货膨胀。但发行票据相对于操作债券来说,不仅存在多种障碍,且基本无效。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对此提供了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2.
东亚近年来积累的超额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产,由此而导致的外汇储备占款额在整个广义货币流通量中占有较高比重。在债券规模有限的市场环境下,东亚中央银行倾向于发行票据来稳定币值、减少流动性过剩和抑制通货膨胀。但发行票据相对于操作债券来说,不仅存在多种障碍,且基本无效。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对此提供了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3.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投资国外高科技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带来隐患.根据金融理论估算,我国目前的超额外汇储备超过5000亿美元,而这些超额外汇储备投资效益很低,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分析超额外汇储备投资国外高科技知识产权对加快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并探讨了具体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余永定 《中国外汇》2013,(23):22-22
如何更为有效地管理超出合理规模的外汇储备资产,如何实现外汇储备资产收益的保值和增值,是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管理面临的两个突出挑战。  相似文献   

15.
外汇储备作为我们国家的资产同其他经济变量一样,存在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外汇储备的持有量应该满足我国对外汇储备规模的需求,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众多因素交错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相应地也带来了一些成本过高、加大宏观调整难度等负面的影响,所以必须对超额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定量分析,本文将通过对三种外汇储备量计算方法的分析,得出计算外汇储备量适度规模模型并借此分析我国在2004~2006年应有的储备量,与实际数字相比并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外汇储备的战略型资产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金融危机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开始大量积累外汇储备,导致自由储备水平远远超过国家债务数量。本文指出目前中央银行在巨额外汇储备管理上是低效率的,针对这一问题中央银行可以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率的外汇储备管理框架——战略型资产配置来管理外汇资产。最后,明确战略型资产配置对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意义,可以在保证基本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外汇资产收益,使外汇储备资产组合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理论的研究评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为核心,随着近年来美元的不断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缩水,因此,加强币种结构管理成为了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的最重要一环。本文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关于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选择的三大理论:资产组合理论、海勒——奈特模型和杜利模型。然后总结了基于以上理论,国内外学者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进行的研究,并指出了现有理论的不足。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借鉴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冰 《福建金融》2008,(3):18-21
目前,中国超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过多的外汇储备反而会带来一定的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中国应借鉴国外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先进经验,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积极开展物资储备和战略投资,及时将超额外汇储备转化为物资和资本,服务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积累的迅速增长,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也日益由平衡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向注重投资回报的战略转变。如何在满足外汇储备的充足水平和最优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对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的合理配置以期达到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也就成为当今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采用风险加权计量法测算的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的充足水平以及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的外汇储备的最优水平,并与中国的外汇储备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货币计价单位的选择以及汇率目标的设定对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构成及风险、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急增,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单一问题日益突出.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在保证外汇储备资产满足流动性、安全性前提下实现资产收益是目前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视角,构建一个AHP模型对中国外汇储备金融资产结构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适当降低储备资产中国债的比重,增加企业债、股票等其他资产的比重,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