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减免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和水稻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农业补贴和支持政策,对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恢复性增长起到重要政策支持和引导。根据我们对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和浙江等省的实地调查和另外10省提供的材料,2004年农业补贴政策总体执行情况良好,收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农业补贴政策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农业支持与保护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经历了三次演变。当前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有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养殖业补贴、农业科技支持补贴和推广补助,农业救助补贴,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补贴。农业补贴政策的推行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农产品供给,对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开始,政府对农民实行粮食种植直接补贴、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补”政策发挥了较强的导向作用。2004年,静海县粮食总产达到4.678亿斤,  相似文献   

4.
政策措施有力、市场环境有利、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棉花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是2004年农村经济的主要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中央继续支持、保护农村发展,其力度前所未有。中央着力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相继出台了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启动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制定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5.
农业补贴政策在贫困山区实施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仍存在补贴依据不合理、补贴范围窄、标准低、补贴资金使用效益低等问题.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业补贴体系,制定农业补贴方案,保证贫困山区农村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个基本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中央为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近日,中央又出台了2005年“一号文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粮食生产,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增加重要紧缺农产品供应,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  相似文献   

8.
2004年祁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92.99元,比上年2287,57元净增305,42元。增长13,35%,增加额及增速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归纳起来:一是政策好,去年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并降低了农业税率,农民在与国家之间首次获得收入净流入。同时国家加大了城市拖欠农民工工资力度。广大农民权益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老区建设》2012,(19):5
江西省计划从2013年开始调整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即取消现行对种粮大户每亩16元的现金直接补贴,改为通过项目支持种粮大户发展,财政部将从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中安排1亿元,用于江西省开展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工作。自2008年起,江西省财政设立种粮大户补贴资金,去年安排5400万元用于直接补贴种粮大户。在这一政策激励下,江西省涌现出了近万家种粮面积100亩以上的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市全部取消了向农民收取的农林特产税、农业税及其附加,对农民种粮、购买良种、购置农机给予政策补贴。这些惠农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和减负工作的开展。为切实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避免挤占、挪用各种政策补贴等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出现,“减负”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1.
农业补贴是采用导向性支出形式发挥政府对特定群体、特定区域、特定品种、特定环节的支持和补偿作用,实现政府特定目标.粮食补贴源于农业保护,也是农业保护的核心所在.直接补贴由于对粮食价格和国际贸易的扭曲作用较小,有利于发挥市场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粮食贸易的公平竞争,不受世贸组织规则的限制,而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中国经历了粮食由过剩到不足的转变过程从而引发政府对粮食种植给予关注.根据中央国务院要求2009年启动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种粮补贴政策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陈美  徐连海 《特区经济》2010,(3):218-220
农资价格、农业补贴、粮食价格、粮食产量是影响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的关键因素,其任何一因素变动对增加农民种粮收益作用是有限的,因而推进农民增收需要其协同作用,政府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降低农资价格、提高农资补贴、粮食价格和粮食单产。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严格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经费的管理,加快中国农民补贴网建设,全面推广对种粮农民补贴"一卡通"或"一折通",财政部不久前修订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经费管理办法》,从2009年12月1日起执行.2008年11月28日财政部印发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经费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定接受种粮补贴后种粮积极性、对政策的满意程度及种粮面积变化为政策效果评价指标,通过对甘肃省1051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户粮食自给程度为形响农民种粮直接补贴效果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户种植效益、补贴能否按时足额发放等亦会影响补贴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按照OECD的统计口径,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1993—2005年我国各项农业补贴与粮食产量、农民种粮收入的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基于种植面积、农业投入品使用上的补贴、研发、检验检疫服务、粮食储备对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效果显著;其次为限制农业投入品的支付、农民收入的补贴、农业培训和基础设施;而价格支持影响效果最弱。因此,在稳粮、增收的基础上,应按影响效果优化农业补贴结构,提高我国支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取消农业税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田的热情高涨,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返乡要地种粮,由此引发一系列土地纠纷,成为影响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应引起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湖北省南漳县共发放各项惠农补贴总额为12599.98万元。其中:粮食直补1283.99万元、农资综合直补7014.13万元、水稻和棉花良种补贴503.93万元、小麦良种补贴520.75万元、玉米良种补贴239.76万元、油菜良种补贴44.9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312万元、退耕还林粮食补贴、生活补助861.34万元、2011年度国家公益林补贴751.72万元、2011年度省级公益林补贴67.45万元。11项补贴全部落实到户,到户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
李慧燕  张淑荣 《改革与战略》2012,28(2):89-91,158
文章从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的角度,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主成分方法构建粮食安全综合指标体系,以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作为农业补贴绩效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农业补贴总量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但近年来趋于稳定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优化农业补贴结构的政策建议:以农民种粮收入持续增长为前提调整农业补贴保障粮食安全;根据影响效果和贡献率优化农业补贴结构,提高支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农业补贴是个大问题,“一号文件”第二条提出“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过去只有小麦、大米、玉米等少数口粮作物能够得到补贴,今年增加了花生良种补贴、马铃薯补贴、青稞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虽然广受诟病,但今年还是增加了数量。而且还扩大了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也纳入补贴范围。  相似文献   

20.
自2004年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其政策执行效果备受关注.本文以湖北省产粮大县监利县为例,对粮食补贴执行情况、实施效果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种粮农民收入,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