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业主在维权的过程中,如何掌控这柄剑是其胜败所在。曾几何时,聚众、贴标语、拉条幅、“口水战”甚至暴力冲突等“斗争”方式成为了业主维权的主要手段。在强调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的今天,物业管理越来越需要理性的维权。与其跟开发商,物管公司斗个“你死我活”,亦或新、老业委会权利相争,倒不如进行理性沟通,在冲突中寻找合作,在妥协中争取利益。  相似文献   

2.
冯森林 《现代经济》2003,(10):21-21
物业管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物业管理领域的不断拓展过程中,人们对物业管理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困扰陷入思考。自物业管理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而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步升级。业主该如何避免这种纠纷,如何在得到良好的物业管理服务的同时又能保障自身的权力与利益呢?这是众所关注的焦点。首先业主应具有主人翁及民主意识,明确自身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的十项权利和应履行的六项义务。理顺物业管理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明确业主和物  相似文献   

3.
李静 《现代经济》2004,3(5):28-31
问题的提出 所谓社区维权,是指对社区业主(即房屋的所有权人)所享有的权利的维护.在此需要阐明两个概念:公民权利和业主权利.公民权利,是指国家通过宪法、法律确认的公民的自主地位、利益、自由和权能.  相似文献   

4.
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离不开地方政府与维权业主在既有制度框架和法律规范基础上的谈判、协商与合作。对话与散步:业主的理性维权不断加速的住房私有化改革和房价的飙升,使住宅成为城市居民财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围绕住房利益而出现的业主维权行动从2000年以来不断加剧。最初业主维权主要集中在与房地产开发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关于业主维权的报道不断见诸于各大新闻媒体,业主和开发商、物业管理之间经常展开"口水战"甚至对簿公堂,但往往以业主的败诉而告终.业主维权未果,所求之事最后不了了之.笔者所在的小区就有数次业主维权的经历,至今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6.
迅猛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和住房商品化改革在重塑城市物理空间布局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城市社区的权力格局和基层社会的治理模式,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运动成为现阶段社会转型在社区层面的结构性产物,也是推动城市社区物业管理良性发展亟需破解的突出问题.社会建构是缓解业主维权冲突的一种合作治理方式,通过不同治理主体在持续的交往与互动建构起冲突治理的可行方案.在社会力量相对薄弱的现时背景下,由社会建构衍生而来的社会设计模式在解决社区维权冲突问题时仍有其治理限度,需要经历一个政府从“为社区做”到“与社区做”再到“由社区做”的演进过程.物业管理中业主维权运动治理的社会建构离不开业主的有效参与,需要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以优化社区治理的主体重构,推动业主维权运动从私产维权走向社区自治的有效参与,进而推动城市社区物业管理走向自治.  相似文献   

7.
项目管理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项目,首先取决于其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一致。这一铁则使当前的中国物业管理面临生存悖论。作为一种独创的、不可逆转的、富有连续性和生命周期的工作任务,毫无疑义物业管理必须划入“项目”这一范畴之中。但是与通常的项目所不同的在于物业管理很难界定和识别出到底谁是真正的“客户”?这些”客户”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背景资料:业主委员会委员集体辞职2007年8月,昆明一小区业主委员会在小区内贴出全体业主委员会成员辞职的通知,理由是该小区物业公司不履行与其签订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没尽到物管职责,不按时收取物业服务费和代缴二次加压水泵电费、电梯电费、自来水费、电梯维保年检费等,造成小区电梯停电,小区业主还面临二次停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