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健  彭钢 《农村经济》2020,(8):91-99
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主体责任问题。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域下考察农村社会化养老主体责任构建现状,发现农村社会化养老主体责任存在模糊性,其根源在于混淆了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和家庭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关键是没有解决"谁来养"的问题,原因在于农村社会化养老主体责任不明确。因此,需要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域下建立供给主体多元、均衡参与、职责明确、有效合作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最终实现新时代农村社会保障权责更加合理配置、发展更加可持续。  相似文献   

2.
李靖宇 《山西农经》2022,(9):141-143+158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村社区治理,打造数字化智慧服务平台,不仅是建设数字乡村的重要内容,而且将进一步驱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落实。围绕农村社区,提出打造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治理的综合服务,融合“数字乡村”战略,丰富平台多维度数字化服务,借助平台化的数据对接和系统化的功能服务,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联动管理模式,实现农村社区移动终端化的智慧服务与管理。文章基于农村发展状况、居民需求、数字化应用情景,为数字化农村社区智慧服务管理实现路径提供有效的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区意识与理念”对于发展与完善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启示与指导意义.然而,从现实情形来看,我国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多主体共同参与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格局,但服务农户的效果远没有实现,尤其是随着政府部门与企业资本向农村地区的不断渗透,政府与企业的控制力量不断加强,而农村社区内民间组织的服务功能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文章认为社区开发是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创新路径,并详细论述了具体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4.
慕彦瑾 《农村经济》2007,(7):120-122
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其具有促进普通教育发展、扫盲、成人社会化、休闲娱乐、社区道德建设与管理、保健、社区规划和服务、沟通人际关系与传播新型婚育文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社区服务业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物。社区服务是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社区居民自助互助为基础,突出重点对象,面向社区全体居民,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具有福利性质的新兴居民服务业。作为一个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的国家,社区服务这种福利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的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的需要,因而具有生命力。当前,在我国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发展社区服务业,对于推动下岗职工、城镇待业人员及“低保”对象就业再就业具有很强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突出"政府主导、财政扶持、组织整合、机制创新、市场运作"。凉山州供销社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应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政府服务职能改革,整合供销系统为农服务基础功能,强化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地位,为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提供协同高效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是已经在农业经济领域发挥出巨大的制度收益.主要表现在其作为经济组织所提供的经济性收益,体现在减少交易费用、实现合作收益、发挥效率优势、减少市场风险等方面.同时,作为一个和农户、社区、政府密切相关的服务型组织,也体现出较广泛的功能服务性收益,表现为增加农户收入、增加就业、提供社区社会化服务、政府与农户沟通的桥梁、提高农民素质及促进有效竞争等.因此,分析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收益时,要从服务农户、服务社区和政府的整体性角度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厘清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机制,对提升农户福利水平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运用内生转换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重点关注于农药减量增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证检验其对农户福利的影响。结果 (1)样本农户中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均采纳项数仅为2.24项,其中统防统治服务和质量检测服务的采用率均不足20%;(2)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通过改变农户传统施药观念与提升种植管理水平,改善农户福利,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若不采用,其家庭人均年收入将下降3.78%;(3)农业社会化服务福利效应存在群组差异性,对于高文化程度、低农业劳动比、种植规模较小的农户而言,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后福利水平改善程度相对较大。结论 应持续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形式与服务方式的创新,分类引导不同类型农户理性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和工业部门转移就业,家庭小型化、农村人口"空心化"趋势明显,再加上"少子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福利供给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热点。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制度化养老保障水平低、社会化养老服务相对缺失的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以其社区性和互助性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创新之举和有效之策,并迅速在全国推广。作为农村未来养老的新模式,农村互助养老在发展过程中遭遇思想观念、法律政策、资金保障、政府执行等现实困境,亟需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主体的协同参与,促进农村互助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记者周嵘)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村杂志社、山东省威海市委市政府于7月27日在威海市联合举办"守初心、讲担当"党建引领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邀请"三农"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就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交流研讨,进一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紧密结合我国县域实情,以功能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机制市场化、手段现代化、人员智力化和管理规范化为目标,并以政府领引、市场导向、资源整合和环境适应为指引原则,从各类现行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作模式中优选出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双主体"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并为此提出了支撑政策.  相似文献   

12.
<正>靖江市围绕"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试验主题,紧扣"多元化供给、均衡化配置、精细化服务"改革试验目标,围绕"五大服务"机制创新,着力推动城市功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有力地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均衡。一是健全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大力开展城乡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先后投入近1亿元,新建、改扩建城乡社区服务中心,镇级社区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论市场经济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夏江海一、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以农村社区为基础,地域间行政、技术和物资部门通过实物或活劳动形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种种便利条件,从而促进生产发展的经济社会活动。包括...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农民正大步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生产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农村经济由产品型向市场化转变,农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化转变;乡镇建设由村落型向城市化转变,合作经济由单一生产为主型向综合服务主体化转变。建设和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上述"五大转变"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实现农业、农民和农村服务的社会化,既是农村改革承上启下的重大举措,又是农村经济再次腾飞的客观需要。为了建设高水平、高质量、高规范、高效益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科委委托我部经济研究中心承担《农村服务产业化发展政策研究》软科学课题。课题组在对15省、市和30余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研讨座谈,数次修改报告,最后形成由总体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省级研究报告和县级试验报告等四部分内容构成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它是凝聚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大量劳动以及国内、国外丰富经验的结晶。这项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具有新意。它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民营国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放开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搞活流通、发展"三高农业"和乡镇企业,实现了农产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全面转变。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已呈加速发展的态势。一、战略措施:外向带动、科教兴粤、可持续发展1998年11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的意见》,提出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即达到90年代初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以日本为标准);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广东省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实现"五高、六化"的发展目标。"五高":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率高、农民收入水平高;"六化":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生态良性化、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人口快速老龄化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家庭结构的微型化与老年人独居与空巢化,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成为理性选择。以往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集中关注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功能,忽视了对社区作用的探讨。本文运用社区主位视角分析了上海松江的以社区为主体,社区、政府、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合作配合与协同参与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这一模式具有从养老服务需求者的角度提供养老服务,提高了养老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服务质量,实现了对社区内部、政府与社会的养老资源的优化整合,理顺了社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有利于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等比较优势。针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运作中存在的不足,需要从落实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社区组织工作人员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员的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质量等几个方面予以完善。城镇化背景下社区主位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外部资源稀缺的中西部村庄有着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基本靠家中子女、配偶及自己完成。但是,在当代人口城镇化及生育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农村家庭少子化、空巢化后果日益显现,家庭的照护能力不断下降和退化,家庭照护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本文根据2016年四川省仁寿县曹河村309份抽样调查问卷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对农村老人照护现状、特征及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老年照护普遍存在照护形式单一,照护资源不足,护理服务缺失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拟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起农村家庭与乡村实际相结合、能逐步实现照护服务社会化的农村居家老年照护服务模式,即以家庭照护为核心,集政府搭台、社会组织支持、社区管理与老人自助为一体的新型农村老年照护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存在有效供给不足,服务人员匮乏、工作经费短缺、服务手段落后,运行机制不活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机制,重新构建一个适应"三农"发展新要求,充分反映农民需求意愿,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差异化、服务模式多样化、服务手段信息化和服务管理高效化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短期社会化专业人力资源难以充分补充的情况下,农村养老照护服务需要利用和依靠中华民族优良的孝道和伦理互助传统,并与现代公共政策相结合,形成有效运行的家庭政策和社区政策。首先,可以通过税收、津贴等政策激励家庭成员与社区邻里参与到养老照护服务的提供中,丰富养老照护服务的人力资源;其次,要加大对购买养老服务的补贴,以亲民的价格让农村老年人可以接受居家养老服务,对于农村孤寡老  相似文献   

20.
作为村落共同体存续和发展的灵魂,农村社区内生性组织具有地方性、自发性、自主性、非正式性、公共性和总体性等多重属性,是农村社会建设的组织保障。在市场化和乡村制度变迁的巨大冲击下,农村社区内生性组织遭遇了"内卷化"过程,表现为:生存空间被挤压、总体性功能衰竭、自主性消解和社区公共性衰落等。修复和重建农村社区内生性组织,重塑内生性组织公共性,是新时期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这种修复与重建,既需要国家的制度保护与社会工作者的积极介入,更应尊重和维护村落共同体的社区自觉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