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名言新闻     
宏观经济亚洲今年可能不顺世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认为,由于美国经济放缓,2001年对亚洲国家经济和政治决策人来说,可能是相当艰难的一年。在过去三年半中,泰国、印尼和韩国等国家为了维持它们的货币币值而耗尽了外汇储备,但货币依然疲软,经济不振。亚洲国家的政府正在积极调低经济预测,尽量减少债务负担,恢复经济。沃尔芬森认为,真正能够帮助这些国家经济复苏的是增加对美国的出口。现在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对这些国家来说,增加与美国的贸易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美国消费的任何减少将影响到这个地区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随着美国对亚洲地区贸易与投资的不断增加,美国经济重心移向亚洲的说法此起彼伏。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欧洲经济的不景气与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使美国比过去更加重视亚洲。 联合国《1993年世界经济概览报告》在分析1992年至1993年初的发展情况时说,世界产出一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增长,“欧共体经济1991—1992年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1%,此后它的经济有一年实际上趋于停滞。”并认为那种“认为增长速度减慢的幅度不会很大而且会是短暂的看法是错误的”。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国家的情况更是不妙,“这些国家的产出在  相似文献   

3.
经过金融风暴近一年的肆虐,亚洲经济元气大伤。近来日本经济衰退、印尼政局变化、印巴核试验等诸多因素,使亚洲经济形势更趋严峻。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部分亚洲国家正在面临经济衰退的危险,整个地区经济今年可能出现滑坡,复苏进程将会延缓。 去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国家和韩国曾指望货币大贬值带来出口大增长,进而很快  相似文献   

4.
徐程 《理财周刊》2004,(8):83-83
由于近来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尽如人意,使市场投资者对美国可能加快升息的期望消退,同时,对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可能在近期升息的预期支持这些国家的货币走强,使得美元汇率全面走软。  相似文献   

5.
亚洲经济在货币危机后实现了迅速恢复,不过,在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增长速度放慢的趋势,比如出口和民间消费的增长速度下降,特别是在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地区,可能是由于经济的迅速恢复产生了副作用的缘故,在2001年经济增长率将大幅下降,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增长率将低于2000年的7.3%,为6.6%。另外,亚洲各国也需要进行结构改革,似乎可以说,2001年是亚洲国家面向持续发展而经受考验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货币组织的出现是国际货币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亚洲区域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亚洲各国(或地区)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有必要加强本地区内的金融协调与合作,亚洲区域货币面临着重新整合的必要与趋势。亚洲地区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也已逐渐趋同,但货币合作的基础仍较为薄弱,还不完全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亚洲区域货币未来整合的趋势是单一货币亚元,但这一演进的过程是逐步、渐进的。其演进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内的金融合作组织;二是建立亚洲汇率机制;三是最终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亚洲货币联盟和亚元的建立虽困难重重,但仍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三次大的失衡,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国际治理领域的新话题,二十国集团(G20)围绕再平衡的量化指标已进行了几轮角力。我们认为,以美元为本位币的国际货币体  相似文献   

8.
郭晓庆 《商场现代化》2013,(15):191-19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突显,2009年G20峰会前夕,周小川行长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的建议,以打破美元霸权。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理论的研究,根据现实条件,认为应该采取区域-全局化渐进模式,首先成立区域超主权货币。并以亚洲为例,引入OCA指数,分析亚洲区域内国家经济一体化程度,并运用GG-LL模型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认为若干相关程度高的国家可率先成立最优货币区,然后向全球演化。  相似文献   

9.
杨宽欣 《商业时代》2005,(33):34-34
从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情况看,目前尚不具备建立亚洲统一货币的条件,而人民币的国际化已初见端倪,本文认为我国宜先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在条件成熟时再推进亚洲货币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顾列铭 《大经贸》2005,(4):54-55
2月22日,中国、日本和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10个成员国签署协议,并宣布建立ABG组织(Asian Bellagio Group), 探讨如何应对来自欧美国家的亚洲货币升值压力,同时希望形成合力以消除美元下跌对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业内人士认为,亚洲货币一体化因此初露端倪。诚然,出现一个亚洲中央银行和一种亚洲统一货币可能还需要10年时间,但是亚洲货币金融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正> 能源价格持续居高将显著影响亚洲国家经济 如果国际能源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亚洲将在劫难逃。如果朝鲜核危机升级,日元将成为亚洲最不受投资者青睐的货币。美国投资银行高盛的分析师估计,若油价每桶35美元的局面持续9-12个月,则2003年亚洲国家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12.
马欢 《大经贸》2009,(11):36-38
"同美国和日本一样,中国已经是所有亚洲国家的主要经济伙伴。亚洲势力均衡已改变,全体经济格局也已改变。在地区安全问题上,新加坡与美国拥有共同的利益,同时和中国也是长期以来保持友好关系。我认为,就像新加坡这样,同时和中美两国分别保持友好关系的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13.
亚洲金融危机与香港对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亚洲国家货币纷纷贬值,这对于被誉为“世界贸易中心”的香港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时间过去近一年时,日元贬值又起波澜,日元的暴跌加剧了亚洲区内的经济衰退和货币贬值。香港经济增长的放慢和出口的减少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亚洲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加强跨国间的货币合作,以期早日实现亚洲经济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但是区域货币一体化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从经济角度来看,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东亚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与欧盟各国相比还存在差距,但差距不大。本文通过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几个主要标准分析了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建立货币区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谢国忠  于欣 《新财富》2005,(4):36-37
“美国过度消费-中国投资热潮-油价高涨”这一链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亚洲货币重估和美国政府减少财政赤字,通常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而如果亚洲货币重估的目的就是迫使美国大幅加息,那么何必绕个大圈子,美国政府直接通过大幅加息来抑制消费就可以了。由于较低的油价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前提,中国也可通过打击房地产投机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带动油价回落。  相似文献   

16.
美国制定亚洲战略,以求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地区占据有利地位 如何将成长的亚洲经济纳入美国的利益,这已成为美国构筑亚洲战略的重点。促使美国作出这一战略转变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亚洲的崛起,即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贸易地位不断上升、投资势头日趋强劲。美国政府认为,制订积极的地区性政策是确保美国经济坚实地扎根于世界上这些生气勃勃的地区的一种途径,这些地区对美国的经济未来非常重要。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的战略重点已经发生了具有意义的重大变化,现在处于美国外交和经济政策中心的是亚洲,而不是欧洲。  相似文献   

17.
《光彩》2000,(2)
《日本经济新闻》年初公布的问卷调查显示 ,五成以上的商务人员认为 ,在未来25年中 ,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另一方面 ,认为当今美国独霸世界的国际政治构造将发展为“美国、欧洲、中国三极构造”的高居首位 ,占49.2 %。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测 ,认为将稳定增长的占43% ,高于认为低增长和高增长的比例。关于下一代的领导产业 ,78 %选择了信息通讯 (IT)产业 ,第二位是医药和生物工程。关于世界货币体制 ,认为以美元和欧元两大货币为基轴的超过三成 ,占首位 ,认为将形成美元、欧元、日元三极体制的居第二位。但在亚洲圈…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亚洲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加强跨国间的货币合作,以期早日实现亚洲经济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但是区域货币一体化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从经济角度来看,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东亚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与欧盟各国相比还存在差距,但差距不大.本文通过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几个主要标准分析了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建立货币区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之下,美元一路贬值,对美国经济和美国财政长期是否可持续的担心,引起了更多人对美元地位和国际货币体系变局的思考。在可能的变局之下,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和推进东亚金融合作的方向上,则成为讨论的焦点。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博士认为:"什么样的货币才有资格成为国际货币?现在可能是,谁的金融市场发达,谁的货币就是国际货币。由此看来,中国虽然经济已经很大,但是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发达。"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与美国、欧盟的贸易顺差成为这些国家批评中国汇率制度的主要理由,设置贸易壁垒或制定惩罚性关税有可能成为新的手段。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总经理谢国忠9月16日指出,美国可能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在“惩罚”谁,“惩罚”中国同样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