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从投资拉动型发展方式向内需拉动型发展方式转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在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受消费力因素、分配因素与供给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缓慢,这突出表现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升级缓慢、消费结构升级缓慢、消费环境优化升级缓慢、消费主体智能化升级缓慢等四个方面.为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应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统筹城乡发展,合理调节分配关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优化农村消费供给条件;树立科学消费观,合理引导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认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模式以消费拉动型为主;还探讨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难点,提出了扩大我国消费需求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其主要驱动力或拉力是有所不同的.现阶段,中国必须从投资和出口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向消费需求拉动型的增长模式转变.当前,中国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严重偏低,已经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采取了许多刺激消费的措施,但效果不明显.为此,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姚瑞基 《市场论坛》2014,(3):56-57,61
消费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由投资拉动型转向消费拉动型.由于公款消费受到严格限制,个人消费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把我国从储蓄大国变成消费大国,金融创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商场现代化》2010,(2):5-5
<正>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消费"这驾马车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商业板块成为了最直接的受益者。一、双重利好:消费政策+春节旺季2009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居民消费确立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商务部也表示,要通过扩大农村消费、增加  相似文献   

6.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坚持立足内需,立足消费的方针,致力于将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的宏观经济政策,然而收效甚微.人民收入的滞涨是阻碍消费启动的根本原因.本文从近年来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谈起,并结合现实情况分析,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与建议,为促进消费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十二五”规划中,消费被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着消费拉动型转变.本文将依托相关数据,揭示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主张我国应该从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营造合理的消费环境、优化消费结构等方面努力,促进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台了密集的扩大消费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常规消费".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制约"常规消费"的瓶颈将得到缓解,只需要保持消费政策的连续性,"常规消费"就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是由于灾害频发、行政垄断、进口限制和政策缺失等原因,?非常消费"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建议鼓励开发防灾应急商品,构建"非常消费"网络体系,完善"非常消费"商业储备,放松高端消费品的进口限制,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总消费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9.
《进出口经理人》2005,(12):13-13
JP摩根中国证券市场部总监李晶女士11月11日表示:JP摩根对中国经济很乐观,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稳健增长.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经济实体。李晶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将主要面临如何从固定投资拉动型及出口拉动型转变为国内消费拉动型.这需要政府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0.
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增总量、调结构、重和谐、共发展.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和谐发展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经济增长速度不宜过快;寻找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规范之间的改革平衡点;树立正确消费观,构建和谐消费模式.扩大消费需求,要加强消费教育,转变消费观念;调整社会後经济结构,夯实消费基础;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消费能力;推行低碳消费模式,增加有效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实施差别化措施,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等.其中,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应开拓消费空间,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发乡村市场,努力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加强市场调控,保障城乡基本消费需求:引导消费升级,拓展高端消费需求;建设配套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特色消费;加大财政投入,适度发展公共消费;研究专项政策,抓住群体消费;破解制度缺陷难题,尽力吸引外来消费等等.  相似文献   

11.
《商界》2013,(7):28-29
随着家电节能补贴政策的到期,2013年将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台扩大消费政策最少的一年,中国消费正式步入"后补贴时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居民低碳消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而中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庞大的国家,农村居民的低碳消费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国家对农村居民低碳消费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措施等的研究将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宏观调控的加强和改善,国民经济近年来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增长的拉动.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消费需求,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增长的速度不理想,将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后劲.为此,在加快进入消费拉动型经济发展阶段,我们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包括收入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三农”机制、消费结构升级机制是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四大关键机制.本文丛财税政策角度,分析其在四大机制建立与运行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长期实行"重投资、轻消费"的政策,消费率一直偏低。以限制消费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仅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居民效用最大化,而且也是不可持续的。消费不足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然而消费过度会导致投资不足从而阻碍经济增长,因此经济中存在最优的消费规模。在检验消费规模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消费的内生增长模型,利用1978—2006年间29年的经验数据,求得中国消费率的最优值为66.46%,据以提出扩大消费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家电下乡 旨在共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杰 《现代商业》2008,(10):31-34
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到"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农村的消费需求在日渐扩大.实行"家电下乡"政策,对于现阶段的农村建设和农民需求,以及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刘旭 《国际贸易》2007,(10):18-22
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战略方针,明确指出我国将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因此,研究解决制约进口发展的瓶颈问题,及时理顺和调整相关的进口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进口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扩大进口的重要性(一)中国进口的发展现状"十五"时期以来,中国随着开放型经济不断深化,进口贸易也  相似文献   

17.
资讯·观点     
JP 摩根:2020中国将成世界第2或第3大经济实体JP 摩根中国证券市场部总监李晶女士11月11日表示:JP 摩根对中国经济很乐观,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稳健增长,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经济实体。李晶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将主要面临如何从固定投资拉动型及出口拉动型转变为国内消费拉动型,这需要政府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李晶指出,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靠增加固定投资来拉动,但随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共享经济"这种新兴经济模式逐渐给人们的消费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颇有取代传统消费模式的趋势。在"十三五"经济稳增长的政策背景下,共享经济将是未来一个很好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探究共享经济的发展模式,展现该模式下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并反思其中的成败得失,为政府制定相应的规制措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喜民 《价格月刊》2010,(4):54-56,60
彻底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关键在于扩大内需。13亿中国人7亿在农村的现状,扩大内需的重点和难点则在农村,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途径又在于提高农民收入,稳定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发展消费信贷,调整消费品的供给结构。  相似文献   

20.
唐琼  卢艳 《消费导刊》2012,(10):2-3
回眸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整体国民经济增长,期间增长目标多为倚重出口导向和扩大投资来实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由国民消费拉动内需带来的发展模式.扩大消费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民生,还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启动消费的背后都涉及到深层次的体制改革问题,而且这种改革都涉及到深层次利益关系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启动内需的最终关键是深化改革,从收入性消费、信贷性消费和预期性消费入手,提高居民收入、完善信贷制度和提升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