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自1979年久贸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已经逐步下放和分散了外贸经营权,中央一级的各外贸专业总公司,工贸总公司,地方一级的外贸专业分公司以及综合性地方贸易公司都可以自负盈亏地进行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2.
歧视从此不再有 入世后,我国将根据世贸组织的要求,对现有的国营贸易企业有特殊考虑的经贸政策作重大调整.消除“所有制歧视”,赋予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技的权利。调整主要包括: 下放外贸经营权,取消国有企业的外贸垄断。赋予国内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的权利: 全国实行统一的外贸政策,我们的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的承诺以及WTO成员国将对我们的市场开放适用于所有类型企业; 确保外贸政策法规的透明性,即在全国范围公开贸易政策法规。 外贸经营权的下放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取消企业类型限制,允许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颁布的《对外贸易法》已于2004年7月1号起正式实施,"外贸经营权"已完全"松绑"。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下放,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外贸易之中。个人参与对外贸易面对的门槛虽然降低,却依然存在不少阻碍。就我国个人外贸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做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4.
外贸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该行业曾经有着发展迅速,利润率高的特别辉煌的时期,但近年来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下放,竞争日趋激烈,外贸行业出现了很多显著的特点和公认的问题。笔者借助此篇论文,立足于××公司的诸多问题,结合对外贸行业发展的了解和期  相似文献   

5.
1983年8月间,我们在大连口岸邀集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有关外贸单位,就外贸体制改革问题举行了多次调查会。现将调查的几个主要问题综合如下: (一)对几年来外贸体制改革的看法参加调查会的同志比较普遍地认为,几年来外贸体制改革是有成绩的。尤其是外贸经营权下放,调动了各省从事和发展外贸的积极性。过去吉林、黑龙江两省外贸工作,在省里排不上队,一些领导同志有时还担心从本省调出的货源多了会影响本地的供应。  相似文献   

6.
郑拓彬副部长在总结外贸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说道:“关于工贸结合、技贸结合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也作了若干试点和探索,但没有真正解决。主要原因是外贸经营权的下放,一般是扩大了地方或部门行政单位的权力,即经营权在行政部门之间转移,没有触及赋予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以自主权这个要害问题,他们仍受条条块块的行政束缚,企业没有真正成为  相似文献   

7.
一最近,党中央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措施,国务院又决定清理整顿全国各类公司。经贸部也相继采取五项措施治理外贸环境、整顿外贸秩序,以保证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外贸出口的稳定发展。正当此时,谭宏业、李创荣两老师在本刊今期发表《广东外贸发展对外贸体制的启迪》一文(下称谭李文),充分肯定了广东放开经营、搞活外贸的经验。其中以1985年以来广东下放经营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全面实行的以下放部分经营权、扩大贸易渠道、促进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及改善宏观管理为中心的外贸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入。1988年,外贸行业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切块承包、县市开设口岸自营的深化改革,使我国的外贸继1984年后又有了一次新的突破。我国年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度增长了24.4%,实际使用的国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度增长了16.4%;在去年全国性严重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外贸能有如此好的战绩,实在是令人欣慰的。但是,与此同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中央及地方按行政区划和层次层层切块包干,各地县市开口自营的放权措施,打破  相似文献   

9.
出口创汇指标与外贸企业的经营效益曹文进在外贸体制改革、经营权下放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我国出口出现滑坡,中央对外贸出口保留了完成出口创汇指标这一任务。由于国家追求的目标是出口创汇量,而企业则注意经营效益,因而在实际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创汇指标的存在是...  相似文献   

10.
《大经贸》2008,(2):10-10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外贸经营权由国有企业垄断。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只有10多家可以经营外贸进出口的全国性企业(中央外贸专业公司,属下有省分公司。市县支公司),而20多年后的今天。有外贸经营权的内资企业达到10多万家。  相似文献   

11.
<正> 上海外贸出口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曾连续27年雄居全国榜首。在改革开放中,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经营权下放和专业外贸独家经营状况改变,上海外贸出口在80年代中后期一度处于下降、徘徊局面。从1992年起,由于各路出口大军形成,上海外贸出口又迅速崛起,呈稳定增长态势。 上海外贸出口走出低谷步入稳定增长时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商投资企业挑起了外贸出口增长的“大梁”,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生力军。  相似文献   

12.
袁清 《新商务》2004,(1):48-48
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贸经营权全方位开放的格局业已形成,这无疑是对过去享有外贸专营权的国有外贸企业一次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对1988年以来外贸体改的反思1988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加快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通过下放外贸进出口审批权限,鼓励大中型企业自营进出口业务,下放外贸总公司所属的分支机构,进一步强化地方外贸出口经营机制以及外贸出口盈亏包干并与  相似文献   

14.
三足鼎立分天下中国式外贸代理制面临的法律问题外经贸部条法司司长张月姣真正意义上的外贸代理制是指: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代理人),根据无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进出口业务的一种法律制度。外贸代理制的产生是以我国外贸...  相似文献   

15.
入世与我国国有专业外贸公司的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入世后,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下放,有人认为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将不复存在,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功能的永恒性、业务的多元性、优势的助力性、自身的竞争性决定了其永远存在的必要,只是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应彻底转变贸易观念,构建新型贸工关系,大力推行代理制度,实施品牌战略,稳定外贸人才队伍,以应对入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外贸经营权的下放和经营范围的放开,使一批企业能更直接地走向国际市场,增强了企业的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但由于外贸进出口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显现出明显的滞后,从而引发了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产生抬价抢购、低价竞销等的原因,阐明了发挥宏观协调与管理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的重要性。本文认为,要实现由“乱”到“治”的目标,在一定宏观环境配合下的企业制度创新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还提出了目前应采取的措施所包括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方面透露,经过紧锣密鼓的修订,新《外贸法》将于近期面世。此次《外贸法》大修也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们的极大关注,其中最惹眼的莫过于“自然人也可从事外贸经营活动”、“货物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外贸经营权放开”两条,表明我国外贸经营权门槛几乎完全撤除。这对于专业的外贸公司和民营企业甚至自然人都有不同的意味。  相似文献   

18.
汪薇 《中国海关》2004,(3):24-24
2003年外贸态势表明,加入WTO后,外贸经营权管理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3年我国外贸企业高度集中,即分布严重不均衡。超大型企业利用规模优势超常规发展,其护张速度远远超过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9.
对完善我国外贸代理制的总体思考俞毅(杭州商学院310035)一、对我国外贸领域推行代理制的总体认识在我国,外贸代理制一般是指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代理人),根据无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有关进出口业务的一种法律制度。这种制度的...  相似文献   

20.
张娟 《国际市场》2005,(9):12-14
外贸经营权审批门槛降低,老外贸甩手单干,外贸进军中原,国有外贸不能独步武林,如此等等,迫使传统外贸公司思变,寻求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