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旅游产业从范围上是指特定地域的旅游,从组成要素上是指以人类旅游活动为主体,以旅游观光对象为客体,并由其他人文与自然要素交织而成的旅游地域系统。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特点,出现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参与互动型旅游等多种旅游模式的多样共存和协调互动特征。不同地区可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成为难得的旅游资源。三门峡市湖滨区地处豫、陕、晋交界,黄河之滨,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构建现代旅游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旅游是旅游主体作用于旅游客体的行为过程。以旅游媒体为中介完成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作用过程是现代旅游的一个显著特征。旅游文化,是包含在旅游过程中的人类物质和精神活动成果的总和,它不仅包含在旅游客体中,而且包含在旅游媒体中,同时,旅游主体的文化素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现代旅游是三体并存的大旅游。因此,旅游文化建设必须从旅游主体、客体、媒体等方面着手,全方位进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出游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原有的六要素已经不能满足游客更深层次的需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六要素的概念。新的旅游发展六要素突出了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同时强调了现代旅游注重主题化和体验性的需求。本文先陈述了新旅游发展六要素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和问题,最后从新旅游发展六要素的角度对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邝金丽 《江苏商论》2010,(10):98-99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竞争力形成中的关键因素,开发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全面整合文化要素、丰富文化内涵和载体、突出文化旅游主题、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是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上成功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有多种模式,比如文化创意要素如何转化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文化创意旅游的资源转化模式;文化资源如何拓展旅游产品和纪念品——旅游商品开发模式;文化创意如何改造传统产业和古老城市——旅游产业提升和城市功能转型模式;文化创意旅游的连锁经营——经营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模式;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和推广模式;文化旅游的资本市场运作模式——投融资模式等等。本文就其中的几大模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化是旅游企业生存的精神源泉,旅游企业是繁荣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旅游文化与旅游企业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旅游是指以旅游的形式传承和发扬当地的红色文化。在当代中国,弘扬红色文化与促进当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形式屡见不鲜。本文以德州红色旅游助力经济协同发展为例,首先分析德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接着论述红色旅游与德州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提出促进德州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来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已经开始向体验性、文化性更强的文化旅游转变。这种需求的快速增长,为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辽宁省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因文化旅游起步较晚,发展态势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从文化旅游市场细分的角度入手,将辽宁省的文化旅游产业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性;通过市场细分,分析辽宁省进行红色旅游、历史、宗教、民俗、影视等文化旅游的优势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海老城旅游文脉的梳理,解析北海老城旅游的文化、社区、旅游、经济等多元复合的发展要素,探讨北海老城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成旅游竞争力的要素很多,包括旅游区位条件、旅游配套设施、旅游产品质量、旅游市场环境等,但核心要素是人,是当地居民的好客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客山东体现了山东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王翠莹 《商业文化》2021,(3):110-111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展开,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由于乡村自身的局限性,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要素并没有充分得到发展,甚至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针对目前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建议:重构乡村文化记忆,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新活力;以创新驱动代替资源驱动开创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摆脱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科技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构建数字化乡村,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健全乡村特色文化创新机制,打造乡村文化品牌,确保乡村旅游文化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3.
李春生 《商业研究》2006,(9):184-186,202
从休闲的角度审视旅游,它们既有时空等方面的差异,又有作为文化层面上的共性特征。作为融入休闲活动的旅游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以休闲旅游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湖北是水资源大省,其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条件,既福祉荆楚大地,也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水文化。以地质地貌的本质特征、万山来朝的灵秀特色、人水和谐的人文特色作为三条线索,试论湖北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精粹,以及其中蕴涵的源远流长的水文化,揭示了湖北旅游颇具亮点的水文化特征,在青山绿水之间,追寻湖北旅游与水文化的有机结合。分析了湖北水利政策为实现灵秀湖北向旅游强省跨越提供有力支撑,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湖北旅游对水文化挖掘的深入,以及湖北水利设施建设的完善,以水文化为特色之一的湖北旅游势必有更加广阔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5.
登封是一座国际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促进登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本文采用规范的理论方法,以文化人类学为主,结合社会学、旅游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深描法、文献归纳及逻辑推理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旅游人类学独特的视角,从登封的人文地理——"佛""儒""道"三教合一、世界旅游发展大趋势下登封旅游文化的独特性与唯一性、登封现阶段主要旅游人群及其心理分析等方面重新审视未来旅游文化产业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16.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和环境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乡村旅游是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领域,以文化生态系统的契合与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共生为前提。乡村旅游地乡村文化再生产通过本土文化、文化自信、产业融合、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实现价值重建。  相似文献   

17.
旅游的过程同时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本文从传播学角度把旅游文化划分为元旅游文化、现代旅游文化与外来旅游文化,并就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以备实践之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向新时代发展,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和更具时代意义,有了文化的旅游更具韵味和内涵,有了旅游的文化更有吸引力和参与群体,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旅游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特别在当下显得更为突出。在南阳旅游业中,有一个文化要素不得不提也不可遗漏,那就是南阳的月季文化,以南阳的月季文化与全域旅游为蓝本,分析了月季文化旅游资源优劣势的现状,提出月季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的建议,积极促进南阳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9.
霍珺 《现代商业》2012,(12):119
以企业文化为基石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是我国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产物,已成为当今旅游焦点。对企业文化进行良好的旅游经济项目开发,把企业传统文化资源、文化积淀转变成为经济资本元素,转变成为文化的创造力和经济硬实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需要准确的市场定位、优秀的产业开发设计、良好的市场渠道开发及专业的项目开发与风险管理。本文从以上几点解析文化旅游经济项目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泰安处于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中间,境内拥有的泰山、徂徕山、莲花山、大汶口遗址和《水浒传》中"八百里梁山泊"的遗存水域——东平湖等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泰安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旅游和文化两大产业有机融合,互动提升,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巨大潜力,将会进一步推动泰安市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本文以泰安的文化旅游产业为主要调研对象,深入研究泰安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总结好的经验,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加快泰安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