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对沥青路面早期损坏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但谈到早期损坏.一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特征:一、路面在施工完成并通车后2年~3年或3年~5年内即发生功能性损坏或结构性损坏。二.所有损坏都是在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15年)内发生的损坏.路面中修和大修提前。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引起了很多道路工作者的关注.许多人都著书立说,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  相似文献   

2.
应用聚酯玻纤布有助于解决沥青路面早期损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目前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但半刚性基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收缩裂缝并引起公路路面早期损坏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采用封层或玻纤格栅处理.效果均不理想。另外,罩面养护工程中,裂缝处理不彻底,很快形成反射裂缝.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开发应用具有防水和加筋功能的土工新材料对于公路建设和养护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印发关于防治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委),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 为防治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服务水平.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基础上.我部制定了《关于防治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贯彻执行.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4.
目前.沥青路面尤其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量过早损坏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重视。交通部、各省市以及大专院校、研究机构花了大量精力和经费,采取了多种措施如SMA、改性沥青、提高集料质量.增加路面强度等措施试图解决路面早期损坏现象。遗憾的是,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早期损坏现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具有增加趋势.以致于从政府到研究人员普遍感到十分迷茫,路面技术似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已成为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具有整体强度高、刚度较大、行车舒适及易于修复的诸多优点。但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容易产生基层反射裂缝,在高温作用下容易产生车辙、拥包,低温情况下容易产生开裂,在水的破坏作用下容易产生水破坏.尤其是施工质量控制不当时容易产生早期破坏。因此.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前,已建成的道路中90%以上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强基薄面”的半刚性沥青路面不适应现阶段的重载交通道路的需要。时至今日,交通量和交通荷载的增长是世界范围各国的一个共性问题。为应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损坏,国外继全厚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和高强度厚沥青路面之后又出现了长寿命沥青路面。长寿命路面的理念是为保证路面能够使用40~50年而采用较厚的沥青层的柔性路面。  相似文献   

7.
造成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很多.如科研投入不足.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建设工期与管理不当.车辆超载等都是产生路面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在此.笔者仅就路面结构设计方面的要素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历程中,半刚性基层作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逐步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基层的主要结构形式。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出现的一些早期损坏的问题,都和半刚性基层修建质量不高有重要关系。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工艺,能有效地改善半刚性基层修建质量,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而言,压实度和平整度看似一对矛盾体,其实不然,精细施工的理念要求我们,在保证水稳基层压实度的前提下,提高平整度尤为重要。另外,要想使路面平整度达到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改性沥青的使用已经成为我国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可以想象.如果不使用改性沥青.我国有些高速公路路面早期损坏将会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绝大部分属于沥青路面。大多数公路在通车两年左右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路面的早期损坏当中,主要表现为路面的车辙破坏、中面层和上面层的水损破坏,尤以早期车辙破坏较为多见。究其原因,与目前重载、超载和交通量大等特点密切相关。为减少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当中的车辙损坏,本文就其优化方法进行理论性的分析。优化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在沥青路面的模量比出现变化时,  相似文献   

11.
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并反射到沥青面层上,从裂缝进水又不能排除,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坏.解决半刚性基层开裂反射缝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增设级配碎石过渡层,或者全部采用柔性级配碎石基层.本文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宜长试验段工程为依托,对级配碎石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进行试验分析,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技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交通量和轴重不断增大,渠化交通日益严重,使得沥青路面的车辙越来越严重.车辙损坏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沥青路面车辙通常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或基层产生的永久变形以及侧向流动变形。车辙可导致沥青路面结构破坏.有雨水时,会使行车产生水漂.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正常使用。为了改善此种状况.掺加抗车辙剂是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裂缝不仅发生在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上.而且发生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上,它是我国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裂缝产生的结果是破坏路面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影响路面的使用质量。更为严重的是路面水由裂缝渗入到土基中,容易造成土体“软弹”,使沥青面层出现龟裂,影响路基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导致路面的早期破坏,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破坏机理及其破坏形式,并对传统维修养护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维修时可以通过再生的方法对半刚性基层进行结构转换,转换后的路面结构将成为半柔性或柔性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半刚性基层典型病害的发生,还可以提高路面使用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不断影响下,会逐渐出现损坏。由于环境、材料组成、结构层组合、荷载,施工和养护等条件的变异,损坏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沥青路面破损类型主要有裂缝,车辙、水损坏、表面功能下降、松散和坑槽。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控制沥青路面的损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普通水稳基层、柔性基层和组合式基层3种沥青路面结构、路面结构表观病害及内部病害特征的探测和分析,研究和评估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长期性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存在多种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与沥青混合料制备技术并用的局面,究竟哪一种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和混合料制备技术能解决我国公路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如泛油、开裂等早期损坏问题,这是每一个公路建设科技人员都希望得到的答案。Superpave技术是美国公路研究计划(SHRP)耗资5000万美元的沥青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成果,这种技术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能不能大面积推广,专题进行了详尽地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面层的疲劳性能对沥青面层材料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提出了将拉应变作为沥青面层疲劳破坏分析指标,对沥青面层的抗疲劳破坏区域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沥青面层材料选择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优化,本文结合某地区道路半刚性基层的常见病害,分析不同病害的防治措施,从高温和水损害两个方面探讨沥青面层及半刚性基层的优化,对高温及水损害的不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结构优化方案,可有效提升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已建成的高等级公路中,有95%左右的基层或底基层是采用水泥稳定碎石这种半刚性材料。这种材料虽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经济性好等优点,但如果设计和施工不当,也会因自身的干缩和温缩特性产生很多横向裂缝,加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改善级配、减少水泥用量、掺加适量的膨胀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