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随着设计思维的不断深入,设计师更关注人体以外空间的无限广阔。无论是支点的运用、服装的造型变化、平面造型的技巧,还是材质的追求,都能通过立体思维观念体现服装设计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服装衣身的结构设计是结构设计中较为复杂、富于变化的部分。服装的合体性就是要使服装与人体体型特征相吻合,使服装的形状结构和规格尺寸与着装者保持一致。由于人体体表形态的构成是很不规则的,呈凹凸不平的曲面形态。在衣身的结构设计中,常用省、褶、裥、分割线等处理方法,使衣身的合体程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曲面形态的结构要求。  相似文献   

3.
依据3D打印技术的制造原理与材料特性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为服装空间造型提供3D打印技术信息。服装空间造型分为服装的内空间造型与外空间造型,通过分析3D打印在构建服装与人体的空间关系,建立与人体的支撑以及实现服装内空间工艺材质的作用,来体现3D打印在构建服装内部空间造型的应用;通过分析3D打印技术在服装外部空间造型的功能附加性与装饰造型上的运用,来体现3D打印技术在构建服装外部空间造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服装效果图是以人为对象,以表观不同的服饰造型为主题,并以绘画手段束实现的一门独特艺术,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环节。艺是设计师整体构思创作的先导和审美意识的最初体现;它将展示出服装穿在人身上的立体效果,显示出服装的形式与风格,并通过一些特殊的绘画手段与技巧表现人体的造型、配制色彩、衣质布料、环境的烘托、画面气氛的渲染、人物个性与服饰结合所产生的美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教育的蓬勃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建设现代教育资源日益成为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中存在的人体工程学问题,目的是我们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尽量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满足学习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以使学习者学习更舒适、更高效。  相似文献   

6.
林彬 《嘉兴学院学报》2009,21(3):105-108
裤子的合体与否主要取决于上裆结构设计。直裆深的长短直接影响裤子的穿着美观与舒适度。从人体测量角度出发,将大量人体测量数据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直裆深计算方法,并通过成衣实验验证和修正该计算方法,使它能适用于服装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研究了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最佳坐姿问题。从人体测量、生物力学、作业空间等方面,参照相关设计标准及国标分析并设计了不同身高驾驶员的理想坐姿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8.
服装作为人的身体遮蔽物,可以视作人体的最表层肌肤,而正是服装和人体之间这种亲密微妙的关系,使得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仅要适合,更要显现出人体的美。这就是说服装设计中,要考虑到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服装专业立体构成课程在美术教育中属于专业造型基础课,立体构成是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服装造型中的铺垫,发挥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具有深层次的意义.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立体构成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应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来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服装设计包括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个重要环节,其中,服装结构设计在整个服装设计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也是整个服装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教、如何学成为了服装专业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女装设计中,褶裥的设计与造型应用已成为服装塑形艺术中重要表现手法而被广泛应用.由于褶裥丰富的表现力与可塑性,能增加服装的审美趣味、肌理触感和视觉特效,其丰富多样的形式亦可贯穿整个服装造型的变化过程.因此,在现代女装设计中,掌握好褶裥手法的运用至关重要.从服装工艺角度来讲,褶裥的出现又离不开服装材料分割,故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设计者们应考虑如何将褶裥与分割手法有效结合,使功能与审美完美统一,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探索与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2.
<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服装款式造型设计与服装工艺设计之间的纽带,课程的特点不仅有严谨的理论性、工程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为了培养具有高职高专特点的专业技能全面的综合性人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以适应服装行业发展的需要,笔者对其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改革,在教学中采用了"单元模块制"、"整体目标式"的方法与技巧,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论述服装及边口风格定位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服装边口形态构成要素的分析及运用,阐述了服装边口造型设计的原理,此外还对服装边口的材料选择、色彩搭配以及工艺处理等原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服装的结构设计是从服装设计到服装加工的中间环节,是实现设计思想的根本,也是从立体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的关键所在,可称之为设计的再创造、再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在我国的服装工业中,多年来沿袭着传统的手工艺式的方法,以师徒继承、经验积累的方式来维持着程式化的服装生产,这与现代服装工业生产所要求的极不适应.因此,建立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服装设计理论和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褶皱在服装中是最常见的一种造型手法,在众多著名品牌服装的设计中也不乏见到褶皱的身影。基于2005年至2015年间ELIE SAAB品牌高定礼服的各类褶皱统计,从对具体服装的褶皱应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分析各类褶皱的含义和特点及其不同褶皱造型对于风格表达的影响,以此对褶皱在服装中的点、线、面、体造型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最终得出褶皱的不同造型状态与艺术表现、审美感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褶皱造型在服装中的应用与表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球化,国际皮革服装产业中心也在改变.通过对皮革服装市场、产业发展情况、消费着需求及皮革服装款式造型的收集与分析,发现了皮革服装造型壁垒的原因.利用对影响皮革服装造型的三大方向(面料、色彩、廓形)进行创新研究,得到风格迥异的皮革服装造型,打破了当前皮革服装款式的沉闷造型,丰富了皮革服装造型的个性与魅力,为皮革服装造型适应各年龄段个性需要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三木 《大众商务》2006,(9S):38-39
做服装必然要有一个切入点,将服装的品牌定为“唐人坊”——设计经营适合“唐人”——中国人穿着的衣服,是一个时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佚网 《大众商务》2008,(8):49-49
浅萌是一位刚从大学美术系毕业的女孩,对于设计服装的布料和花样颇有些研究,准备涉足这一行。只是,初入此行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论是服装设计师还是服装制作厂家,都有自己固定的供应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服装有模糊人体曲线、对号型要求宽松、性别差异不明显等特性,这些特性描述了服装适穿范围广的特点,可定义为服装的通用性,即通服性。文章首先对中国传统服装的通服性进行研究,对其廓型、尺寸、控制部位及特殊工艺进行总结、分类和量化统计,从通服特性中提取出能够应用于现代服装的设计方法和制作工艺。其次以现代均码服装为例,提出符合审美和实用性的最佳均码服装款式和结构,总结出现代均码服装的设计原则。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它从传统服装的通服性研究开始,取其精华,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参考,古为今用,使传统特性具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几何折叠手法塑造的独特造型与棱角分明的特点,研究出几何折叠手法在女装应用中的分类及其设计方法。将几何形折叠手法按照空间形式分为平面的、半立体的、立体的几何折叠造型,研究认为,几何折叠手法在女装造型中的设计方法主要有重复、变形、缩放、切割、变异、打散重构的发散设计方法。几何折叠手法为女装造型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并充当了折纸艺术与服装艺术信息沟通的纽带,在女装设计中几何折叠手法应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文章研究有利于完善服装设计理论体系,而且为设计师与服装业内人士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