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现象时有发生。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农民土地被征之后其生活状况往往发生变化。因此,研究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问题,对于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涂富秀 《发展研究》2006,12(12):95-97
农民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险制度,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我国“未富先老”的特殊情况。本文论述了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化、法律化的必要性,剖析了我国现行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就农民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19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废除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而试图代之以政社分离的全新体制,但事实却是有政无社,集体经济组织至今没有得以普遍建立。农民集体在形式上还主要表现为村民自治组织——以村委会为代表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从而使得行政村和村民小组在事实上兼具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双重属性。但这并不妨碍对农民集体的法律地位的分析和认定。从社会实证和规范实证的角度看,农民集体具有社会组织的团体性和法律主体的人格性,也具备独立的责任能力,即集体成员并不为农民集体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农民集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对此,我国未来的民事立法应予以明文确认。  相似文献   

4.
5.
从1985年的"一五"普法教育开始,乡村的法律教育已进行了二十多年.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试图将统一的法律知识和观念推向农村,以此实现法治现代化.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完成了四次大规模的普法运动,正在进行五五普法,送法下乡,送法进村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传统文化、历史方面及社会环境方面等原因,我们在农村普法、提高农民法律素质这一领域仍存在瓶颈.作为全国经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市,在其国际化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切实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针对<首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法律素质培养问题的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5月在北京市开展的村民法律意识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对如何切实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雅琳 《时代经贸》2010,(20):32-33
从1985年的“一五”普法教育开始,乡村的法律教育己进行了二十多年。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试图将统一的法律知识和观念推向农村,以此实现法治现代化。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完成了四次大规模的普法运动,正在进行五五普法,送法下乡、送法进村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传统文化、历史方面及社会环境方面等原因,我们在农村普法、提高农民法律素质这一领域仍存在瓶颈。作为全国经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市,在其国际化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切实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针对《首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法律素质培养问题的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5月在北京市开展的村民法律意识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对如何切实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挥农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环节。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农业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发展东北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真正发挥出农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随经济的发展有很大提高。但居民收入在普遍提高的同时,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相似文献   

8.
农民金融发展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金融发展权源于发展权和普惠制金融理论。作为农民对社会金融发展状况和结果所应享有的权利,其既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方针要求,也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作为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首要责任主体,应为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并通过央行切实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落实。而寻求发展权入宪、制定农民保障法、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机制的构建,则是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根本法律出路。  相似文献   

9.
既然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那么就说明与之相对应的有“旧”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是任何事物都有其进化的过程.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部分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逐渐显示出诸多问题,应运而生的就是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即开始提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强调农民自愿性的一项制度,采取多方筹资(个人、集体和政府等)的形式,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相似文献   

10.
实现农民经济发展权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我国农民经济发展权存在缺位现象.因此,完善农民经济发展权的立法、加强农民经济发展权的执法和司法救济,是保障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展权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有研究农户生产性投资行为的文献进行分析,对农户生产性投资作了进一步细分:农业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我们认为只有农业长期投资会影响到农村经济和农业持续发展,进而我们发现了农业长期投资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实物期权的性质.因而,我们运用实物期权的方法对农业长期投资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解释了我国农业长期投资面临的困境,并给出了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条件的研究普遍忽视了自然资源的贡献。随着自然资本的耗竭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将由人造资本转向自然资本。技术进步必须从节约人造资本转向节约自然资本 ,只有技术进步能够充分提高自然资本的生产率 ,经济增长才会持续下去。当技术进步提高自然资本生产率的机会已经耗尽时 ,经济增长将停止 ,进入稳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竞争政策、竞争法的关心度也明显提高.作者力图通过法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竞争政策、竞争法的目的、规制对象、规制的设定方法等诸问题进行解剖、分析,以阐明竞争政策、竞争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保持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为促进河北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城市贫困人口的特征及其经济生活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哈尔滨市和沈阳市城市贫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已出现了女性化和青少年化的倾向,尤其是老年单身女性更易陷入贫困;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居多,但与一般市民的受教育程度无显著差异;下岗、失业和无业人员占77%。贫困家庭的户均就业人数不及普通家庭的一半。贫困家庭大都收不抵支,51.1%的城市贫困家庭都有负债,平均负债额为14763元,看病、孩子上学是大额支出和负债的最主要原因。住房面积与一般市民差距不是太大,但房屋质量普遍不太好。分析发现,用恩格尔系数测量我国城市家庭的贫困程度出现了失效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推算,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6.
实证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中国城镇老年人在居住意愿上选择空巢居住,而近十年来,中国城镇老年人空巢的比例也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且越来越倾向于与子女分开居住,中低龄老年人愿意空巢居住的比例更高。就2000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对实际居住方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对其居住方式有重要影响,不愿意与子女同住、经济状况好、有配偶、没有儿子、生活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更倾向于空巢居住。与十年前相比,生活自理能力对居住方式的影响增强。未来不愿意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将越来越多,老年空巢家庭的比例将会继续增加。为了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空巢居住的变化趋势,应尽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孔来 《经济经纬》2007,(3):102-105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它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农村测度指标体系应分成不同的级别;就目前而言,调控新农村建设主要靠县一级,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主要应放在县级和村级进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伟 《经济问题》2007,(10):19-21
从成本和效益出发,从政府和农民偏好、外部性等角度对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供需进行分析,得出了供需双向不足、政府偏好主导农民市民化、农民偏好不彻底市民化、外部性没有得到约束或激励等结论,并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圣道 《经济经纬》2006,(2):121-123
由于长期受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一直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因此,要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就必须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20.
Conventional economic wisdom views a Living Wage as costly in term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I argue, based on x-efficiency theory, that higher wages need not cause any economic harm and can, on the contrary, generate higher levels of material wellbeing. Higher wages can be expected to induce x-efficiency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cost offsets. In this context, an effective living wage, one that is above some subsistence minimum, can have a net efficiency effect on the economy. Therefore, a living wage greater than the wage rate generated by the free market cannot be predicted to generate economic harm. With the institutional parameters in place to realize a living wage, the economic pie can be expected to grow to accommodate the living w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