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赵楠 《经济论坛》2006,(24):68-69
从2006年4月28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了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做了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本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媛媛 《经济论坛》2005,(17):54-55
2004年10月29日,央行突然宣布把大部分存款和贷款的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利率将从目前的5.31%上调至5.58%。这是1993年11月以来,我国近11年以来首次上调存款利率,从1995年7月近9年以来首次上调贷款利率。升息对证券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相似文献   

4.
陈焕 《经济咨询》2006,(3):33-35
2006年4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仍为2.25%。这次加息是继2004年10月28日加息的再一次加息,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走出从1996年开始的长达6年之久的降息周期,步入新一轮的利率上升周期。货币政策是调整宏观整体经济的预期和趋势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央行通过提升贷款利率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需要防止通胀,防止过度投资,防止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5.
张肃  康晓波 《技术经济》2001,20(12):53-55
1996年5月以来央行连续7次调低贷款利率,其中1年储蓄存款利率由1996年5月以前的10.99%调至1999年6月10日的2.25%;1年期贷款利率由12.04%调至目前的5.58%,并从1999年8月起开征息税,其对存款的影响无异于又再次降息。央行连续调低利息,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  相似文献   

6.
《财富时代》2004,(10):4-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这是我国9年来首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相似文献   

7.
如果从2010年初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算起,本轮货币紧缩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在此期间调升存款准备金率12次,每次0.5%,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15.5%调到了21.5%;加息5次,每次0.25%,一年期存款利率从2.25%升至3.5%,一年期贷款利率则从5.31%升至6.56%。因为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所以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弹最近才逐渐变得强烈起来。  相似文献   

8.
政策快讯     
《经济》1999,(1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延长房贷期限降低房贷利率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9年9月21日起,延长个人住房贷款期限,并降低贷款利率。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最长期限由现行的20年延长到30年,利率最高水平由现行年利率6.3315%降为5.58%,并根据贷款期限划分为两个档次:5年(含5年)以下为年利率5.31%,5年以上为年利率5.58%。  相似文献   

9.
为了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利益,人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定,一年期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实行一年一定,借款期内凡遇国家利率调整,借款银行应于下年初开始按相应利率档次减档执行新的利率标准。如1998年7月份办理的五年期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按当时的标准减档后应当为7.65%,由于12月7日利率调整,故1999年1月1日应调整按7.20%计收利息。但据我们调查了解,当前不少商业银行在办理该项业务时,利率执行比较随便,尤其是中长期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一年一定执行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且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后,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速一直呈现为连续下滑趋势,1992年至1999年历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4.2%、13.5%、12.6%、10.5%、9.6%、8.8%、7.8%和7.1%。与国民经济增速下滑相应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实际失业率不断上升和居高不下。更令人担忧的是物价连续走低,通货紧缩状况困扰经济发展。产业投资回报状况恶化,增量资金找不到有利的投资领域,金融资本被迫不断降低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自1996年5月至1999年6月,连续七次下调,居民存款利率三年降幅达79.51%,流动资金贷款利率降幅达46.72%。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新经济》2010,(11):9-9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除活期存款利率未调整外,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一、利率下调的内容及特征1.利率下调的具体内容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5月10日和8月23日两次下调人民币存款、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幅度5月1日分别是0.98和0.75个百分点,8月23日分别是1.5和豆.2个百分点。同时央行下调了央行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5个百分点,并将准备金利率与备付金利率档次分开,央行再贷款年利率平均下调0.39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调整后相应档次的再贷款利率下浮5—10%。2.利率下调的特征——跟踪通货膨胀率我国自1979年以来,中央银行对存款利率共调整了12次…  相似文献   

13.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此番利率管理政策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贷款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最高可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最高可上浮到基准利率的200%,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然维持基准利率下浮10%不变。这次利率改革被专家视为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商周刊》2012,(12):10-10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31%。这是央行时隔三年半来首次降息,央行上次降息要追溯到2008年12月23日。  相似文献   

15.
争论了一年之久的加息问题终于在今年10月28日尘埃落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密切关注和充分考虑,做了大量的评估工作,认为目前是加息的最佳时机,最后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同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  相似文献   

16.
《经济》1999,(1)
1.1990年4月15日定期存款下调1.26%。 2.1990年8月21日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08%。 3.1991年4月21日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7%。 4.1993年5月15日存款利率平均上调2.18%,贷款利率平均上调0.82%。  相似文献   

17.
地下金融问题其实反映出整个金融业存在的严重问题。从现在来看,二十五年的改革,金融在某些地方是进步了,但是在某些地方是倒退了。由于政府对于金融的垄断,正规金融机构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各级政府的取款机,而现在民间的中小企业却贷不到款。现在存款那么多,存款利率是1.25%,贷款利率是5.31%,利差是4个多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即时报道     
《资本市场》2006,(4):95-95
中国市场上领先的商业森林种植运营商嘉汉林业国际有限公司(多伦多证券交易昕代码:TRE和TRE.s)宣布签下了价值1.5亿姜元的5年定期贷款。该贷款的利率与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相比每年的利差在0.80%到1.50%之间,这取决于嘉汉林业的合并总债务对合并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盈余)的比率,而目前利差水平在每年1.30%。  相似文献   

19.
毛瑞宁 《经济师》1998,(2):63-63
再次降息:金融业仍是受益者●毛瑞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7年10月23日起,再次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其中:存款利率平均下调1.1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5个百分点。表面上看,似乎贷款利率下调的幅度比存款利率下降幅度要大,从而将会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2015,(1):114-116
我们观察2014年以来R007的走势,基本都在5%以下,意味着央行关于利率上限的背书有效降低了市场利率中枢,等同于从2014年年初就开始了降息。贷款基准利率已经消失当前经济下行风险升温,高利率是最大风险。降息预期高涨而央行迟迟按兵不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或在于贷款基准利率的缺失。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2012年7月贷款利率下限放宽至基准利率的0 7倍,2013年7月贷款利率0.7倍下限取消,实际上银行贷款利率很少下浮至基准利率0.8倍以下,意味着2013年以来贷款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贷款基准利率基本上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