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企业风险与危机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内容体系上需要将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有机结合。在提出风险与危机管理的逻辑框架的基础上探讨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要点,对于该课程开发和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时代,防范社会和自然风险是现代社会重要议题。风险是不是现实的危机,但人类社会如果不改变社会发展模式和进程,潜在的风险会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危机。为了完善政治治理,政府应建立长效的危机决策机制,防范社会风险,化解社会危机。公共行政领导者作为政府决策的关键角色,其危机决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从风险社会视角探讨公共行政领导者危机决策能力的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关于财务危机管理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的风险管理主要是“事前”的管理,目的在于将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而危机管理是“事后”的管理,目的在于一旦危机发生如何“收摊子”。管理财务危机的必要性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风险监测与管理的置信度并不是100%,小概率事件仍然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就可能导致财务危机。  相似文献   

4.
韩秀章 《时代经贸》2010,(10):114-115
在信息时代,企业难以控制不利信息的传播速度与空间,企业必须适应信息传播发生变化的特点,未雨绸缪,制定应对危机事件的程序,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降到最低,赢得消费者的信心与市场。本文结合强生公司,冠生园,东方航空公司等处理危机事件的案例提出了危机管理的五个原则以及评价危机管理的指标,便于其他公司汲取教训,提高企业在信息时代应对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论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面临的挑战及救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霞 《江南论坛》2008,(9):29-31
政府在防范并化解社会危机方面处在关键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是事关政府危机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风险社会里,政府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抵抗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由于危机本身同时也意味着机遇与危险,如果现代政府能够适时抓住这一时机,有效应对和化解危机,对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川汶川大地震实例,充分说明只有诚实、透明与负责任的政府才能领导、动员群众共渡难关。  相似文献   

6.
浅谈信息时代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时代,企业难以控制不利信息的传播速度与空间,企业必须适应信息传播发生变化的特点,未雨绸缪,制定应对危机事件的程序,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降到最低,赢得消费者的信心与市场.本文结合强生公司,冠生园,东方航空公司等处理危机事件的案饲提出了危机管理的五个原则以及评价危机管理的指标,便于其他公司汲取教训,提高企业在信息时代应对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声誉危机是指商业银行因自身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的声誉风险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的一种对商业银行生存具有紧急且严重危险性的情境或事件。简言之,失去控制的声誉风险就是声誉危机,没有爆发的声誉危机就是声誉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全球金融结构变革下的系统性风险特点,然后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系统性风险模型,并分别以东亚危机和阿根廷危机为例,对模型加以经验验证,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危机为例,探讨控制系统性风险的一种可行方法,最后对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做出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9.
王港  魏敏 《时代经贸》2010,(24):165-166
在后危机时代,企业的营销活动面临着诸多风险,并且这些风险伴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企业必须及早发现风险,对风险进行管理。本文针对后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的产品策略风险、价格策略风险、促销策略风险和分销策略风险进行分析,探讨营销风险生成的内在原因,进而提出营销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发展过程各个阶段面临各种风险,所面临的危机如战争、风暴、海难、瘟疫等自古有之。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力量不断改变和影响着现代化的一些规则,应对传统危机在管理上已经有一些成熟的方法,但是应付现代风险,必须要有警戒式的现代危机管理方式。全球化经济一  相似文献   

11.
企业危机同人们的生老病死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应该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使危机转化为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危机和危机管理理论,然后通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危机事件,归纳出企业危机管理失败的原因,最后对于企业应如何规避风险,成功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提出了一些启示,主要包括: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危机预警、监控机制,防范于未然,快速反应,防止危机蔓延,尊重事实,主动承担责任,注重运用媒体、网络的力量化危为机等。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中国商业银行住房信贷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加大了中国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这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业务的风险。对此,中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加强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后危机时代,企业的营销活动面临着诸多风险,并且这些风险伴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企业必须及早发现风险,对风险进行管理.本文针对后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的产品策略风险、价格策略风险、促销策略风险和分销策略风险进行分析,探讨营销风险生成的内在原因,进而提出营销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进入利率市场化时期,我国监管当局应当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进行监管和指导,包括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的指引、为商业银行创新丰富管理利率风险的手段提供制度激励、密切关注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等.商业银行也应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还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法律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发挥中央银行在危机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银行危机处理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更好地处理可能出现的银行危机.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危机及其防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杰 《现代财经》2004,24(9):3-7
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都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世界上没有只有收益而没有任何风险的经营活动,因而企业的经营活动实际上是在选择风险,即在收益与风险的比较中使收益最大化而风险最小化;管理风险,即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防范风险,即不让风险危及企业利益和企业经营活动。有风险就有转化为危机的可能,企业就应在如何发现、防范和治理危机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6.
高敏 《经济师》2007,(3):66-66,156
企业法律风险如何有效的防范,是企业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拟从企业管理与运营机制入手,探讨企业如何构建法律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理新机制。无论何种风险的防范,都应该从企业自身做起,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内因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与运营机制,虽然看不见模不着,但它却决定着企业的成功和失败。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金融体系风险转移模型及其对风险分担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的理论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风险分担和风险传导。分析表明,银行体系的激进性贷款行为和恶意转移风险的道德风险促成了次贷危机的生成与传导;而金融市场的衍生产品创新在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些国家债务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开始广泛关注财政风险问题。因此,在债务危机和财政风险形成之前,加强对财政风险本质与特征的了解,分析与掌握风险向危机的转化机制,从而掌握防范及降低风险的措施和手段,就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骦 《发展研究》2013,(10):117-120
危机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课题,同时也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并存,这些都对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需正视我国危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水平,从而推动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对人才资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人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规避和防范危机方面,很多企业管理者尚未意识到其重要性,缺乏全局观念,对人力资源危机尚未给予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原因进行研究,以便企业对人力资源风险早识别、早诊断,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