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ncreased flooding is expect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threats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Flood insurance helps to cope with the risk of flooding, but take‐up rates are relatively low in many places. Main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dex‐based flood insurance – where the insurer's payout is based on pre‐agreed weather indices instead of actual loss – has been marketed recently.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ntroduction of index‐based flood insurance with relatively low premiums is likely to attract new customers in a high‐income country, namely Germany. We use data from 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combined with damage data for a major flood in 2013. We find index‐based flood insurance to attract similar customers as traditional damage‐based, while the latter is preferred on averag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not many new customers would enter the market, once index‐based flood insurance were available.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命机制概念的城市土地利用演化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土地利用演化的生态机制解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演化的实质,即人为干预下的城市生态景观的自组织机制作用过程,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演化生命机制概念,构建了相应的城市土地利用演化CA模型,并以深圳特区为试验研究区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基于生命机制的城市土地利用演化CA模型,进行城市土地利用演化的时空模拟与预测,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developed in the Netherlands for the estimation of damage caused by floods. The model attempts to fill the gap in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about integrated flood damage modelling and develop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the assessment of both direct hazard-induced damages and indirect economic damages such as the interruption of production flows outside the flood affected area, as well as loss of life due to flooding. The scale of damage assessment varies from a specified flood-prone area in a river basin or a coastal region to the country's entire economy. The integrative character of the presented model is featu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on land use and economic data, and data on flood characteristics and stage-damage functions, where the geographical dimension is supported by modern GIS to obtain a damage estimate for various damage categories. The usefulness of the model is demonstrated in a case study estimating expected flood damage in the largest flood-prone area in the Netherlands.  相似文献   

4.
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严重洪涝风险和洪涝调节 服务供需空间的分离。为识别在满足洪涝调节服务需求方面重 要性高的生态空间以纳入保护的优先级,提出了一种在生态空 间中绘制洪涝调节服务需求的新技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 流,利用流量、流边界、流方向、分配原则及其修正因子4个 多维指标,表征将服务需求从建设空间向生态空间分配与投射 过程的关键环节。结果显示:面积大、人口密度高的建设空间 存在高需求流量;借助水文空间流,服务需求由建设空间被分 配至同一集水区内具有洪涝调节能力的生态空间中;被投射为 高服务需求的生态空间大多规模较大或紧邻高需求的建成空 间。通过控制流量、扩展流区域、增加流方向和提升生态空间 服务供应能力,能有效调控投射于生态空间内的洪涝调节服务 高需求。  相似文献   

5.
保护流域森林植被建立绿色防洪堤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98 年我国洪灾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分析森林植被的防洪作用, 包括防止水土流失、江河淤积、净化水源、改善水质、削减洪峰、调节水量等功能, 最后提出建立生态防洪堤坝的措施, 其中包括天然保护工程、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坡地改造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和绿色防洪堤坝建设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自然保护的认知和理念决定了生态保护的方法 与手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经历了4 个阶段,其中以维持自然为核心的物种保护法和以生态服务为 核心的生态功能法是当前生态保护规划的2种主流方法。从城市 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和生态需求分析入手,提出了基于生 态服务-生态健康(ES-EH)综合评估的城市生态保护方法。以 哈尔滨空港新城为例,选取影响重大的6个生态因子,以加权叠 加法识别出生态保护区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划定的10.36% 的保护区保留了53.49%的生态调节、89.04%的文化服务和 15.69%的生态支持功能,以及71.85%的重要生态结构和 61.91%的生态高恢复力地区。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如何科学保 护现存的生态资源意义重大,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双 评价”及城市生态保护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堤工程在发挥防洪功能的同时,往往造成滨 河生态环境破坏、自然服务功能和空间活力丧失等多种问题。 基于弹性防洪理念,这些单一功能的城市河堤在防洪效能、生 态服务、环境品质和公共活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提升潜力, 已经成为现代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城市河堤的多目标弹性景 观修复可以运用软化、退让和复合3种主要策略,以实现防洪 与景观的平衡。以四川省富顺沱江项目为例,根据现状情况、 问题和修复目标,将项目中已建和规划河堤工程划分为4种形 式,综合应用景观修复策略,对不同类型河堤提出相应的改造 途径。最后,总结景观修复项目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期提出适合中国城市河堤工程的弹性景观修复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洞庭湖洪水生态态势和灾链结构,从洞庭湖流域内生态治理和江湖生态协调两个方面论述了洞庭湖洪水治理与减灾的主要对策,以达到根治洪水,实现湖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生态环境的设计,形成以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基本出发点的城市发展、规划和设计理念。通过回顾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分析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城市环境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This article addresses some basic issues (including distributional weights, discount rates, and the value of life) in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urban drainage and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optimal amount of investment for flood mitigation. This involves: (i) estimating the expected total damage from flooding in present-value terms before flood mitigation; (ii) deriving the reduction in expected total damage as the average recurrent interval of flooding increases; (iii) estimating how this interval increases with the amount of investment in flood mitigation; and (iv) choosing the optimal investment by equating marginal benefit and marginal cost. The framework is also applicable to other accident or damage mitigation investments and some issues discussed are relevant to all types of cost-benefit analysis.  相似文献   

11.
城市里大量的不透水面引发绿地空间严重缩水、 热岛效应加剧、城市雨洪频发等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环境问 题。解决人口密度大、绿化用地少与高质量实现扩绿增绿、 实现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矛盾,成为城市生态建设和 环境提升的核心难题,开展路面、屋面、墙面及桥柱等城市 特殊生境绿化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抓 手。以上海为例,总结了近20年来城市特殊生境绿化的研 究进展,围绕植物、介质、模块和管护四要素,从生境的特 殊性、适生植物种质创新和定向筛选、生境重建、一体化技 术、低维护管理及功能评价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理论积淀和技 术创新,实践了有限空间的持续生长理念,形成完整的特殊 生境绿化技术体系,为公园城市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精明增长"战略对北京郊区新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明增长战略是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发展后期城市过度蔓延所提出的一种城市发展新概念,旨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断向郊区的平面扩张。在北京郊区新城的建设过程中,存在配套服务设施滞后、交通拥堵、土地粗放利用等问题。深刻把握精明增长战略的内涵,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对北京郊区新城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生态空间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是关于新时代我国生态空间治理的根本遵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生态空间根基,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产品需要,是新时代生态空间理论的价值目标。新时代生态空间理论的治理理念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中的生态空间治理理念;二是自然生态空间的治理理念,包括: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从源头上保护自然生态空间;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管控;推进自然生态空间的生态修复,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河北省“96.8”洪灾的社会成因,探讨了太行山区生态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山区生态经济建设要遵循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基本原理;并提出逐级综合治理、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等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西部大开发中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建力  魏虹 《经济地理》2001,21(1):16-18
西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与西北,内蒙,西藏等地截然不同,因此,在实施大开发的战略过程中,针对生态环境的重建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灰岩地区的石漠化及频繁的山地灾害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从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方法来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和重建。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60年代霍华德.T.奥德姆提出生态工程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产业生态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国外对企业生态工程的研究考虑自然与工程的因素较多,而国内则考虑经济、管理及社会人文因素等较多。国外企业生态工程研究方法前瞻性较强,国内的研究重视了系统与归纳总结。尽管国内外关于生态工程的概念还存在分歧,但生态工程理论与方法在产业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却受到了重视。文章从企业生态工程的概念、认识、方法,以及企业生态工程建设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剖析生态工程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洪水资源化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治水正由防范洪水向利用洪水方向探索,并且在实践中收到一定效果。本文探析了我国治水理念的转变,并构建出了洪水利用的有效途径,最后对洪水导致的损失与洪水利用的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从收益的角度论证了洪水利用理念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生态工程研究的状况,工业企业生态工程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生态工程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分析了该项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应用前景。加强对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和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可以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定生态规划及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否适应这一问题,提出了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度这一概念并建立评价体系,进一步构建和谐度诊断模型,从而定量分析防洪体系与社会经济的和谐程度,最后以抚顺地区为例,对和谐度进行诊断,找出不和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十九大会议的召开,绿色发展理念趋于成熟。 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也引入了绿色发展的 理念,绿地建设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 展模式必然要从高速化的发展转向高质量化发展。融合绿色发 展理念提出了“绿色绿地”的概念,即在绿地建设与维护的全 寿命周期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节约型为出发 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及低碳要求为基本原则,以提升动 态适应性及韧性为发展愿景,在绿色管控的方式下保护、营 造、修复环境,减少污染,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人们提供 健康、舒适、安全的使用空间,打造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 持续绿地。从人、生态系统、生境、地域、城市韧性5个维度 阐述了“绿色绿地”的内涵,通过“绿色绿地”与“生态绿 地”“低碳绿地”“节约型绿地”等相关绿地概念的辨析,总 结了“绿色绿地”的生态性、节约性、适应性、可持续发展性 等特点,初步提出了“绿色绿地”评估体系的构想,以期推动 “绿色绿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