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的IT产业就像一辆飞速前进的公共汽车,你只要抓稳了扶手,就不会被甩下去,而不要去想这辆车跑得太快还是太慢。你要想的是怎样把扶手抓得更牢,以避免被汽车的颠簸甩下来”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05,(2):132-133
2004年的《商业周刊》杂志刊文指出:发展中国家将形成IT产业繁荣局面,IT产业的第二个1O亿用户将来自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IT产业的头50年,1O亿电脑用户大多数来自北美、西欧和日本,但是这些市场正日趋成熟。因此,全国IT产业要继续保持繁荣的局面,必须有另外的1O亿IT用户,  相似文献   

3.
集聚是中国IT产业重要的区位特征.对1994年~2006年中国IT产业集聚度测算表明,中国IT产业的集聚度正在逐年提高,并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余波 《中国工商》2002,(9):74-76
在一系列的丑闻,崩盘,套现,战争等字眼中,曾经辉煌无比的“美式新经济”显得干疮百孔,带着全球IT产业陷入了“产业的冬天”。  相似文献   

5.
吴庆生悲情     
4月份的吴庆生成了中国IT产业界最受关注的人物。一年前的4月份,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成了长城电脑的总经理,一年后的4月份,他突然下野,然后闪电般地成了实达电脑的总经理。由长城代理商身份出任长城电脑第六任总经理的吴庆生曾开创了中国IT产业界“地方领导中央”的“第一例”,而他此次被业界戏称为“无缝跳槽”的行动更是开创了中国企业界在同类企业中离职再就职的最快记录!由于实达和长城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吴庆生的做法引起了产业界和媒体的一致讨伐,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吴庆生跳槽是否有违职业道德”的大争论。  相似文献   

6.
赵聪慧 《商业文化》2005,(11):56-57
王中军模式:独特的理念+超强感觉+创意消化 王中军特别喜欢“商人艺术家”这个称谓。他认为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潜力极大。在美国,文化娱乐产业是仅次于军工业的第二大产业。有眼光的中国企业家可到该行当来大展拳脚,相信会比做IT、房地产赚钱。“让我们共同用中国文化去‘侵略’全世界。”  相似文献   

7.
鞠子谦 《中国市场》2011,(45):76-77
通过研究当前中国快速发展的IT外包产业,中国和印度的IT外包产业的现状,包括人才状况、政府政策、优势劣势等,分析了影响两国IT外包产业的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制约因素,对中国IT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近期和远期的预测,最后探讨了中国IT外包产业是否能够成为中国IT产业的支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IT项目中的进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T(Infoml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泛指IT产业;PM(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在美国起源于建筑一类的传统行业,在中国,PM与IT产业的关系比国外显得要紧密得多,可以说,IT产业是中国项目管理的最大的一块试验田。项目的主要特点之一即是有严格的时间期限要求,项目管理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是项目能否按期完成。工期、费用和质量是项目的三大目标,而工期——或者说进度又是最核心的。进度管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进度目标,  相似文献   

9.
消费电子需求加速和互联网应用更为广泛,将对2006年的中国IT产业带来一“硬”一“软”两种机遇。“硬”的方面是,3G即将启动和数字电视标准的发布为上游半导体产业创造大量新增需求:“软”的方面是,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数字家电及各行业硬件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形成了对软件产品持久的巨大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沙松 《上海工商》2003,(11):64-66
印度的IT产业以毫无争议的发展势头紧随美国之后,成为居世界第二位的软件大国。并以此带动了本国的经济实力,成为公认的继中国之后崛起的“又一只东方雄师”。  相似文献   

11.
在坚持“IT产业依然是一个朝阳产业”的李志强眼里,中国的IT业正置身于曙光来临的前夕,但决定企业在曙光之中能走多远的关键,还是要“选对路子”  相似文献   

12.
波波 《广告大观》2009,(7):128-129
作为最早接触并应用互联网营销的产业,IT通讯产业至今依然领先,但这种发展势头伴随着产业的深刻变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更加有效的互联网营销平台和营销方法。搜狐集台了多年来在IT通讯产业的营销经验,并结合搜狐强大的品牌实力与媒体影响力,提出了以“整合、创新、体验“为核心的”MATRIX”矩阵营销工具,力求为实体经济助推加速。  相似文献   

13.
网络游戏,玩出财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全球IT产业一片萧条景象,一些行业出现了负增长,但网络游戏却表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网络游戏无疑将成为下一个可能带来巨大商机的产业,而且这块新鲜的“奶酪”无疑将是可口的。台资游戏公司已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内地游戏市  相似文献   

14.
在4月24日下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亚洲IT产业和标准”分会场上,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UT斯达康(中国)CEO兼董事长吴鹰、搜狐CEO兼董事局主席张朝阳、新浪CEO兼总裁汪延四位IT界知名人士纵论中国IT业发展趋势。他们的演讲涵盖了软件、通信、娱乐、网络四个IT发展方向,回答了IT业界最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呼唤“软件工人” 中国IT产业最缺什么人才?不是高新技术研发人才,也不是系统规划人才,而是大量的程序员,即“软件工人”。 软件产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大体  相似文献   

16.
鲁渝华 《商界》2003,(9):62-63
数年前,面对困境中的企业,三星董事长李健熙的一句话掷地有声:“除了老婆和孩子外,其余什么都要改变!”如今。三星脱胎换骨,成为了全球IT巨头。那么三星在中国又是怎么做的呢?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中国IT产业增长率仅为11%,创下历年增长率新低。2002年成为中国IT产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年度,用户的理性务实与厂商的调整转型成为2002年中国IT市场的主基调。这是计世资讯(CCWResearch)近日完成的“2002~2003年中国IT产业年度研究报告”所表明的。据研究报告表明,2002年IT用户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有到精的二次购买的投资额第一次超过了从无到有的初次购买的投资额—对IT有深入理解的用户成为中国IT产品和服务的主要购买者,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摒弃对IT技术的追逐和投资规模的追求,从应用出发、重点关注投入…  相似文献   

18.
中国IT产业市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96年以前,是产业的形成期;从1997年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2002年以后,进入产业平稳增长期;受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到2010年有短暂的延续影响,IT产业的发展速度持续变缓,进入产业发展调整期,  相似文献   

19.
将医疗产业看作一个巨大的互联网系统,IT巨头们需要做的就是安装上更为智能的“芯片”。  相似文献   

20.
林毅夫 《华商》2013,(9):1-1
思考转型,一定要跳出国内的局限来想出路。非洲可以成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出去的“蓝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