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有效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扩大内需,刺激国内投资与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我国当前与今后一定时期工作的重点。从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启动扩大内需,但至今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笔者试从扩大投资和扩大消费两个方面就扩大内需启动缓慢的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当前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战略受阻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反映居民消费本质的重要概念,消费结构与扩大内需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以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1995~2008年间演变规律;运用ELES模型探究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关系;测算商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稳定商品价格、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优化供给结构等方面政策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3.
试析我国信贷消费滞后的原因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红卫 《企业经济》2003,(8):161-162
信贷消费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信用关系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缓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是使消费增长速度适应经济增长速度的金融服务产品。开展消费信贷有利于将我国大量的储蓄存款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促进商品购销,启动消费需求。目前我国消费信贷的环境还不够成熟,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要让消费者广泛采用信贷消费还有一定困难。一、信贷消费发展滞后的原因我国政府要求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并将消费信贷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手段来实施。如果能有效实施良好的信贷消费政策,使消费者勇于消费和善于消费,一方面能激活市场,加快企业的…  相似文献   

4.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扩大内需主要靠增加投资、扩大消费来带动.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本文首先介绍为什么要扩大内需,它的国际国内背景何在?然后分析了如何扩大内需,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最后总结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假日经济”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扩大内需,刺激居民的假日消费,从2000年起,国家推出了“五一”、“十一”两个七天长假。意在通过扩大娱乐等消费,尤其是通过旅游消费带动交通、宾馆、酒店、饮食等行业的发展,带来所谓“假日经济”效应。 “假日经济”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分歧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全国假日办有关负责人认为,黄金周期间,居民消费潜能得到较大的释放,旅游、交通、商业、餐饮等相关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为此,国家先后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但却未使我国经济彻底走出低迷状态。因此,运用税收杠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消费需求占我国总需求的一半以上,是我国当前扩大内需并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拟就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以及如何运用税收杠杆刺激消费需求作一探讨。   一、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一 )居民可支配收入不足   近几年,我国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人均收入增长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占人口比重较少的高收入阶层收入的快速增加,而具有高消…  相似文献   

7.
咨讯     
我国将以富民政策刺激内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2005年12月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确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为此,中国政府将采取多项富民政策,刺激内需,改善消费不振的局面。经济学家指出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我国将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强化老百姓的收入预期与消费信心。为进一步扩大内需,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10,(1):12-18
200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确定了2009年中国经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基调。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抓住了关键之关键。而扩大内需、有效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消费需求的最终性、持久性、主体性和刚性决定了刺激国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措施。社会保障可以通过直接增加居民收入、改变居民消费预期和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以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来间接地刺激消费。应该通过扩大覆盖面、完善保障项目、提高保障程度、健全法律制度来完善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法比较分析了中国与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四个人口大国的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中国与这四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然而不同的是,这四个国家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投资需求的影响,而中国则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消费需求的影响;另外,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大于这四个国家。据此,本文强调中国应加快形成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为主,同时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促使经济更加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本文也提出了相关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下,需要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促进内需应该有针对性地分析居民消费结构特征。本文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对湖南省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优化湖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高消费需求以刺激经济增长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取决于社会最终产品的健康顺利消费。消费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国内的消费需求,二是国外的消费需求。在国内的消费需求中,农村的消费需求是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重要作用,但当前这一作用发挥得还远远不够。本文对我国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扩大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具有关键意义。本文认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我国基于国内外发展形势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范蕾  徐茂中 《企业活力》2011,(10):18-20
消费作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偏低。在当前进出口下滑态势仍未有效遏制、投资活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扩大消费将为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财税政策在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居民的消费需求扩张的主要支撑力为消费结构,因此,在我国遭遇金融危机的时刻,为了扩大内需、开启新一轮消费的热点以及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研究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及相关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文中首先讲述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及其内在动因,其次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最后就国内企业市场营销所存在的问题以及4P+4C的营销策略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双循环”背景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峰 《企业经济》2022,(2):41-47+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由此,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旅游产业复苏成为当下旅游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现实需求。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我国旅游产业在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动力、发展机制等方面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国内旅游消费需求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旅游供给、促进文旅融合、现代科技赋能、深入开发入境旅游市场以及扩大开放等路径,加快培育完整的旅游内需体系,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付智勇 《价值工程》2011,30(11):153-154
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通过国内需求的扩大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个问题,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如果农村消费需求能够有效扩大,那么将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我们通过对咸阳农村的调研,认为收入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是有效扩大农村需求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付智勇 《价值工程》2011,30(7):128-129
当前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扩大内需。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咸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作了调查,透过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对制约当前咸阳农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