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金融电脑》2020,(3):92-93
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入推进,更多金融机构面临由传统业务支撑向更高阶的业务数据驱动、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方向转型,金融机构数据中心不仅面临计算、存储压力,网络方面也同样面临诸多挑战:承载业务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要求网络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承载业务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带来对网络连续性的依赖;承载业务复杂度的提升也对网络部署及运维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承载业务规模增大,带来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投资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金融数据中心作为承载金融机构业务的重要IT基础设施,承担着金融机构稳定运行和业务创新的重任,7×24小时不间断地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支持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企业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服务手段,连续进行着对海量重要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交换操作,保障金融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随着我国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机房的建设逐渐向大型化、密集化、可扩展化方面发展,金融机构对数据中心机房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制冷、配电、防雷、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消费行为的不断变化,金融业务对IT的依赖越来越大,作为金融数据和业务载体的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数据中心的规划及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各金融机构的关注和重视。金融机构主要从事金融服务业务,往往缺乏基建工程的专业人员,数据中心建设经验匮乏。因此,采用何种建设管理模式进行数据中心建设,以确保工程投资、质量、工期、风险等目标的实现,便成为各金融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工程建设的特点,结合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当前工程建设领域普遍采用的建设管理模式,为不同实际情况下的金融机构提出数据中心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据大集中的推进和新核心业务的上线,数据中心作为金融企业网络的核心节点和业务应用的集中处理中心,承载着众多的重要业务系统。而从数据存储中心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应用中心,再到数据运营服务中心,数据中心的功能内涵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如今,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业务与IT技术的日益融合,绿色数据中心(又称为新一代数据中心)正在得到广泛的提倡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新 《中国传媒科技》2015,(1):82-84,10
伴随行业数据大集中、机构业务快速扩张以及新兴应用不断深化,各地的数据中心建设进入了又一轮投资热自2011年至今,地方政府开始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由此,数据中心进入了新一轮的投资高峰期。政府机构、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是我国数据中心建设的中坚力量。国家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则为数据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支撑,而"信息消费"将成为数据中心市场发  相似文献   

6.
正一、银行IT运维监控现状近年来,随着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IT基础架构,如建立完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IT基础构架已不仅仅是银行业正常运转的核心生产力,更是银行业发展新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推动力。随着设备和系统的不断增加,监控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其核心及配套业务系统建设较早,对重要业务系统及设备的核心监控也比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创新活跃、发展较快,但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首次对金融机构同业业务进行了全面规范。本文对无锡市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发展情况以及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4年12月9日,人民银行在京组织召开第三届银行业数据中心联席会议,就加强银行业数据中心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交流研讨,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银行业数据中心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出席会议并讲话。李东荣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将其提升到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数据中心是金融机构业务运行的心脏,也是保障金融业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前沿阵地。银行业数据中心深入开  相似文献   

9.
在云计算经历的不同阶段,不论是私有云、公有云或是混合云,都将面临云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问题:如何提高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如何降低整体成本和优化管理、如何应对业务的快速变化等,这些都是数据中心建设者们殚精竭虑在思考的问题。目前,数据中心的建设多奉行分开采购的策略,即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平台及应用软件等各自独立采购,而后再集成的方式,这在—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中心的初始购置成本。然而,随着云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需求不断变化,IT技术日趋复杂,而IT效率低下也终将阻碍业务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2010~2012年,《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灾备中心规划布局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相继发布和组织讨论。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稳定,建立业务连续性运行管理体系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战略,实施"两地三中心"科学部署,成为金融机构持续稳定运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地方金融的中坚力量、支农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票据融资业务以其安全性、流动性、灵活性的特点,受到了县域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普遍欢迎。本文通过对元氏县县域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特点的调查,重点分析了县域金融机构发展票据业务的可行性,并针对制约县域票据业务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相继实现了数据集中,其新业务也不断推陈出新,服务市场和客户数量不断扩大,各金融机构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日益复杂的应用也使金融机构在系统不断升级和扩充数据中心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运维管理难度加大和总体成本提高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电脑》2005,(10):90-90
在2005年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上,思科主推利用智能化信息网络(IIN)架构帮助银行保护、优化和发展业务的“思科业务就绪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为智能化信息网络提供覆盖整个系统安全的“自防御网络(SDN)”安全解决方案,同时展示了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完善管理的思科信息管理中心(CIC)以及集成了视频、数据和语音网络的IP通信系统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数字时代,为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要,金融业信息化建设正以提升用户体验为出发点不断与时俱进。分布式边缘架构演化历程回顾过往,20年前大型金融机构通常会在全国建立几十个省级区域性数据中心来处理业务,不仅各省级数据中心要独立建设重复的IT系统,而且区域性数据中心在运维水平、人员技能以及业务的无缝漫游等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彼时,全国数据大集中成为了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建立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监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的不断发展,给我国的金融机构带来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国际监管组织为此制定了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监管原则。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的发展,我国监管当局应尽快建立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6.
林曼云 《银行家》2015,(4):41-42
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不同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对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尤其是金融改革进入利率市场化阶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审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金融发展形势,利率市场化趋势已成定局,这也势必会形成对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和冲击。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是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而国际市场上的金融机构更多关注的是资产业务,即所谓的财富管理,通俗的讲是"把存款做没了",这个经营理念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思路大相径庭。面对这样的趋  相似文献   

17.
金融机构业务因具有资本占用低、业务风险小、合作领域广等特点,日益成为与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并重的“三驾马车”之一。如何看待当前经营环境下,金融机构业务的发展机遇?如何在传统的清算业务领域中开辟新的疆土?带着这些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汇丰银行环球资金管理部中国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主管洪明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业务往来日趋频繁,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业务市场成为金融资源的重要配置市场。当前,我国同业往来市场存在特有的网上和网下市场并存的情况。论文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网上网下市场并存的原因,并针对网下同业往来业务市场的特点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基层金融机构理财产品销售额逐年增长,为进一步了解海北州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开展情况.本文分析了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理财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低碳金融与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复杂的IT环境都在加快数据中心转型速度。打造面向云计算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是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本期特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科技专家李小庆先生,为我们讲述银行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构建模式与途径。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环保节能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绿色数据中心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随着企业业务变革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