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浦发银行将在全国推出NFC手机支付浦发银行日前表示,该行将于近期正式推出NFC(近场支付)手机支付产品,这将是国内唯一一家将银行卡完整地空中植入手机SIM卡并实现诸多空中服务的移动金融。青岛银行新一代手机银行上线日前,青岛银行打造了与客户移动生活相关的新一代手机银行。该手机银行结合手机的随时、随身、定位、时间碎片化以及智能手机的自身特性,以感知、互动、协同为特色,提供了移动金融、移动支付、移动生活以及移动资讯等150个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当下移动金融已成为最热的网络词汇之一进入公众视野,各种移动支付应用层出不穷。一方面,银行业各类移动金融产品创新不断,并积极与银联、电信运营商等合作。多数银行已在移动金融领域形成了手机银行、手机支付及微信银行三大业务体系。银联在全国范围内对其POS机进行非接支付改造。另一方面,作为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重要支撑体系,人民银行主导的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已于2013年底建成并通过了验收评审,多家机构的企业级移动支付可信服务平台已系统级接入并试运行。  相似文献   

3.
谢越 《中国外资》2013,(8):184-185
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一般为手机)发出数字化指令为其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单支付的的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和3G网络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在手机用户规模已经超过3.6亿以及3G网络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可忽视。移动支付作为移动互联网与金融支付的融合类业务,其应用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银行、运营商、手机厂商还是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在对这个新兴支付市场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从我国移动支付的使用与发展环境、国内移动支付当前主要业务模式及应用、国内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主要公司的业务情况等三个方面简要介绍2012年的金融热门词"移动支付"。  相似文献   

4.
6月25日,浦发银行正式发布移动金融2.0标准,引领行业进入了移动金融新时代。此次移动金融2.0标准的发布,是浦发银行在移动金融领域首推NFC手机支付产品后又一重大突破,也使得浦发银行成为国内首家完整定义新一代移动金融标准的银行。浦发银行副行长姜明生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上,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薛建华副总经理对移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移动金融应用与服务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的移动金融正迎来爆发性增长时代。展望未来,移动金融将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导模式、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手段,移动金融业务形态将更加丰富,移动金融的安全防护水平亦将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在手机终端应用的日趋成熟,手机功能快速拓展,并日益成为集通信、娱乐、金融支付于一体的全能终端。截至2007年7月,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4.9亿,手机WAP客户近1亿,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电话和短信的交流,希望能够通过手机传载更多信息。巨大的潜在客户群和银行金融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促使手机银行服务应运而生,它将全新的移动金融理念注入人们的思维,实现了银行服务的随时获取。基于其巨大发展潜力,国内各大银行先后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合作,纷纷推出了手机银行服务。但是在发展手机银行业务面临着许多问题,早在2000年很多商业银行就推出了基于STK卡的手机银行服务,但是由于需要换卡,升级困难,而且成本较高,当时并没有得到普及。后来USSD技术得到一定发展,但由于各地移动运营商的支持情况不一,无法做到全网接入,因此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最普通的短信方式的手机服务虽然比较容易被客户接受,但由于安全性差,功能单一,操作不直观等原因,银行也只是主要利用此渠道提供通知类服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手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3G时代的来临,手机银行作为一种融合电子货币与移动通讯的新兴金融服务出现了,极大地方便了日常金融在人们衣食住行中的使用。手机银行作为移动通讯与银行业务的融合正成为银行又一种大力发展的业务。本文对手机银行业务模式加以研究借鉴,用以发掘出更适合现代人们生活所需的手机银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金卡工程》2013,(8):40-41
手机支付成为继手机银行之后,银行推进移动金融的关键一步。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其他传统银行服务也开始向移动终端转移。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电脑》2011,(9):93-93
近期,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推出了企业手机银行。该该手机银行业务包含全时账户管理、移动支付结算、移动投融资、全时电子商务、贴身金融助理五大业务类别,实现支付、内部转账、代发代扣等20余项业务的移动授权和实时查询。  相似文献   

10.
银行移动金融是随着银行产业运营发展逐步形成的。移动商业网络运营是较为新型的发展行业,有商业通信网络、手机终端等。通过分析银行产业的金融移动行业发展标准,从商业客户模式上对金融产品进行定位,突出运营渠道类别,加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发展思路,逐步提高金融银行的移动发展研究,实现对通信客户定位产品的合理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期,手机银行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多家媒体纷纷将视角对准手机银行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着力探讨手机银行如何开启"微金融"时代。一、手机银行在助力"微金融"发展方面的优势手机银行作为移动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众多其他移动终端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银行创新,除了注重功能的方便、快捷,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时尚、环保等流行元素,使银行产品变得越来越"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3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以及终端智能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已经出现了全面整合并整体上线的银行移动金融服务——手机银行。包括手机短信银行、WAP手机银行、  相似文献   

13.
《金卡工程》2013,(11):42-43
近日,国内金融行业领先品牌招商银行联合三星电子,升级版"手机钱包"和"手机银行"应用全面支持三星三大旗舰机型——GALAXY S III(I9300)、GALAXY Note II(N7100)以及GALAXY S4(I9500)。招商银行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金融服务。同时,迎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结合用户的金融生活需求,为用户带来安全、便捷的移动金融体验。  相似文献   

14.
日前,光大银行推出了专属版企业家手机银行,成为国内首家为小微企业家提供专属移动金融服务的银行,受到客户的广泛欢迎,成为诸多小微企业家实现移动办公、智慧创造财富的又一“法宝”。  相似文献   

15.
国内和欧美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俊  陆军 《金融论坛》2011,(3):64-67
结合手机银行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选取了美国银行等3家欧美银行和工商银行等4家国内银行为研究样本,围绕服务模式、产品功能、安全性和业务发展等纬度进行对比分析.跟欧美同业相比,国内手机银行针对智能手机的特色服务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但产品功能更丰富,安全防范层级更高,即将进入快速成长期.因此,国内手机银行应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大...  相似文献   

16.
《时代金融》2014,(7):61-61
中国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作为银行业的后起之秀,在持续深耕做精个人移动金融的同时,今年民生银行发力企业手机银行,力争用差异化竞争策略扩大对公移动金融市场份额,实现个人和公司移动金融跃升。  相似文献   

17.
正移动金融、移动支付已成为当前最火网络热词正式进入公众视野,被业内外人士热议。在一片"传统金融业恐难招架"的质疑声中,国内金融机构、银行业纷纷着手应对挑战。"大象"也能跳舞,银行用创新改变自己面对移动金融的风起云涌,商业银行也做出战略调整及大量的创新尝试,加紧布局移动金融。领先者们也已不仅是跑马圈地的扩张,而是有明确的战略部署及措施。手机银行业务除转账汇款、缴费、充值、还款等"标准配置"外,银行围绕着自身的专业服务,拓展并丰富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物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与手机终端技术的逐步成熟,二维码应用悄然兴起。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银行移动支付业务创新,用户对于支付便捷的需求促使各家银行着力推广手机银行,手机二维码以其灵活、易操作特点进入了多家银行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金卡工程》2012,(10):19-21
两周前,招商银行与手机厂商HTC"结盟",宣布双方合作推出搭载内置"手机钱包"应用的智能手机。这是国内移动支付产业新标准"瓜熟蒂落"后,银行与手机厂商率先推出的移动支付产品。嚷嚷了很久的中国"移动支付元年",终于有了点看得见的影子。然而,摆在移动支付面前的依旧并非坦途。不少人发现,这个行业正在变得越来越拥挤:一家又一家的互联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如火如荼,金融服务移动客户端尤其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浪潮,移动金融服务的方式已逐渐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并从单纯的信息推送转型向客户提供细致周到的掌上金融服务。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建行北京市分行在创新社交化金融理念基础上,根据客户的习惯和需求,推出了业内首款移动社交金融产品——"建行微银行"手机客户端,以期通过互联网手段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建行微银行"应用功能丰富,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