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央政府的两种经济职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从经济职能角度分析,国家一身二任,担负着两种不同的经济职能。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的代表,国家执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政府职能,监督、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另一方面,作为国有经济所有者...  相似文献   

2.
任何企业,无论是私有制企业还是公有制企业,要使其与环境适应,均要求资产所有者从微观上对企业进行调控,无一例外。私营企业由所有者个人或董事会调控;国有企业则由代表所有者的政府进行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管理的职能应当包括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对居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的微观调控职能。为了实现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微观调控,必须探索一个便于操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微观调控的模型与方法的建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脱离后,企业内部的管理及经营活动均由企业自主进行。政府则必须…  相似文献   

3.
王佐强 《经济论坛》1995,(23):37-37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应怎样进行?目前流行的看法是,将国有资产转换成普通股,由国家掌握,国家设立若干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控股公司,通过这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控股公司行使所有者职能,实现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笔者认为,改革的方向可将国有股设为优先股,而不是普通股。 一、国有资产要有效营运,普通股存在三大障碍 国家作为资本所有者,应选择最有效的资本持有方式,以实现国有资产的  相似文献   

4.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职能转变的自觉性搞好职能转变,首先要搞好观念的转变。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要增强“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观念。具体讲有几个观念需要改变:一是改变把企业作为行政部门附属物的观念,树立起企业是独立法人的新观念。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后,国家作为出资者只能以股东的身份影响企业行为,享有所有者权益并承担有限责任而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股份制企业可以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占用、使用、收益和处置权,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根据企业章程,企业搞坏了,必须由企业自身承担,出现亏损按一定程…  相似文献   

5.
梁祖晨 《经济经纬》2001,23(6):35-37
国有经济在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强化国资固有的营利职能,应按照所有者是可以量化的学概念的本质要求,促使盈亏责任和所有者权益严格明晰地分解落实到所有者整体中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身上;通过国资监管职能有组织实现方式和国家所有权治理的营建,确保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化运作,形成惟有称职合作的人才会被选作经营者和担负资本营运职责的现代企业机制。  相似文献   

6.
苟宴  王勋 《经济纵横》1991,(2):29-30
<正> 理论界对国有资产管理如何进行实际操作存有许多争议,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是分散行使还是集中行使,是直接管理还是间接管理。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实施特点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可以分为3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独立行使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或称之为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主管的管理职能;第二种类型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参与共同管理的所有者管理职能,或称之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参与管理职能;第三种类型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的所有者管理职能,或称之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委托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7.
徐涛 《经济问题》1994,(8):63-64,F003
突出银行作用构建国有企业股权模式徐涛一、以银行为中介的股权模式在表述这种新模式前,先设置两个前提。1、国家是理性的。以前国家管不好具体经济事务,一方面是政权职能与所有者职能的冲突,一方面是对大量瞬息万变的经济信息不能作出立刻的反映,而不是国家本身不具...  相似文献   

8.
十四届四中全会后,浙江省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大动作是——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的“三层次”管理模式:第一层次.即在省政府层面设立了浙江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集中行使国家的所有者职能,实现了政企分离即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离:第二层次在全省建立了六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浙江省在此之前,基本已实现了政企分开,因此大部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制造出来的,也有部分大型企业集团的集团公司被授权在其所属企业中行使股东权利:第三层次,  相似文献   

9.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①管理的两种思路 理论界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大体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政资不可分开思路,一种是政资可分开思路。② 一种观点认为,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是不可能分开的,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具有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双重身份,行使双重职能,但应该把双重职能看作是国家总体职能的一部分,因为一方面,无论国有资产由什么机构来运作,它始终由政府来充当国有资产的代表,在国有资产的事情上,始终是政府说了算;另一方面,如果政府不充当产权所有者,委托人不到位,国有资产的安全更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10.
王国才 《发展研究》1994,(11):12-14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改革中,财政也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转变职能,深化改革,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一、深化改革,重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决定了财政职能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内涵要以国家的职能为转移,并从财力分配的角度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在我国,国家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国有资产所有者,国家的双重身份,双重职能决定着财政分配的  相似文献   

11.
政府职能是政府作为社会综合管理者所行使的各种社会性职能,包括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等各方面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实际所指是政府所行使的经济职能。就政府所行使的经济职能来看,目前政府不仅作为社会的管理者,从事宏观经济的管理,而且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直接参与国有  相似文献   

12.
财务职能理论:一个批评性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华 《财经科学》2004,(3):101-104
传统观点认为应该从职责和功能上来界定财务职能.产权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企业财务具有资源配置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分所有者和经营者从其职责的行使上来分别界定其职能.而从企业所有权出发来界定财务本质:财务控制权的配置,并以管理学中对管理职能的界定为指导来研究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能,将有利于澄清现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3.
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有产权营运体制改革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产权营运体制改革评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唐宗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包含两个层次的改革。一是企业制度的改革,即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革。二是所有者职能系统的改革,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家资本出资主体的构建。本文以国家资本出资主体的构建为主题,先描...  相似文献   

15.
杨万丰 《经济师》1999,(6):95-95,98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对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维护所有者权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监督是通过立法形式赋予会计人员可以正当行使的职权。会计监督具有及时性、全面性、经常性、基础性等特点,在维护国家财经制度,加强廉政建设,保护企...  相似文献   

16.
(一)明确国家和企业的权责。国有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权制。国家作为出资者,必须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二)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负责搞好宏观调控,制订和组织实施产业政策,进行行政管理,维护正常的经济和信用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执法监督。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对其出资兴办和拥有股份的企业,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出资人要到位,但不直接干…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曾说:“在我们面前,有两种权力,一种是财产权力,也就是所有者的权力;另一种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权力”。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依据上述理论,国家同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应当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分配关系。一方面国家作为政权机构,具有政治权力和行政管理职能。国家为了行使权力及职能,必须参与企业纯收入的分配,以取得刚性收入(税收),另一方面,国家作为国营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具有经济权力(所有权)和经济管理的职能,因而,又应当参与企业净所得分配,以取得弹性收入(利润)。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根源在于国家所有者的监督缺位●贺蕊莉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流失的原因,大多归结为产权关系没有理顺,所有者职能没有到位。但本人认为,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不应笼统地说是所有者职能到位,...  相似文献   

19.
1.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建立并充善现代企业创度。长期以来,国企所有权一直没有依附的实体,国家资产所有者在法定意义上是政府,在经济分析上是全体人民,政企职责不清,企业无自主经营的权力。实行政企分开是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企作为独立法人应承担的职能分开。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信息》2006,(1):F0003-F0003
黑龙江省鹤北国有林管理分局于2004年9月24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国家林业局批准的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设立的国有林管理机构,其代表国家履行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行使森林资源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