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蕴藏的潜在价值量大而深,如何充分挖掘其潜在的价值,使其转化为现实价值,有着诸多制约条件。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为成功举办南博会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谋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南宁城市形象必须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把城市形象作为品牌来经营。而南宁绿城形象的打造应以绿色经济和绿色文化为核心,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载体,通过公共关系手段的运用,打造绿城品牌价值,提升绿城形象。 相似文献
3.
日前,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张少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定》已于2007年7月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双方在运输、信息、金融和旅游等领域必然会找到更多的合作机会,将为自贸区最佳交易平台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竞争力视角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是由具有战略意义的制度竞争力、多方面的经济竞争力、丰富的产业资源竞争力、潜力巨大的文化发展竞争力等要素构成,呈现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等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能。通过博览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和过程,可以探讨进一步提升博览会竞争力的途径和措施,推动博览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南宁城市的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既给南宁带来了干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是对南宁的考验,如何尽快地将南宁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城市,这是关系到中国—东盟博览会能否在国际会展市场上拥有强势竞争力和长久生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在南宁成功举办了五届,给南宁带来了巨大的旅游经济效应。文章从餐饮业、住宿业、交通业、旅游景区(点)、旅游商品等方面分析了博览会对南宁旅游业的影响,提出南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全区政冶、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和信息中心,是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枢纽城市和区域性核心城市。现在,南宁市共辖7个县、5个城区及2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市总面积22.293平方公里,总人口641,67万人。市区面枳183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15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52万人,壮族人口占56%。随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家从战略高度把南宁推向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今后的发展走向也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根据展览会的发展趋势,实现战略转型,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赢得长久生命力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立给中国带来了长足的发展,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城市,其旅游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东盟背景下,南宁旅游业的机遇,不足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16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张高丽表示,中国和东盟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联、利益相融,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合作,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双方关系;坚持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愿与东盟携起手来,进一步打造健康、稳定、富有活力的中国-东盟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投资合作项目准备工作和申报工作正处于白热化当中,项目的收集统计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中,农村适用技术专题已确认参展项目465个,陕西省报来第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共160个,主要集中在农业及制造业。 相似文献
14.
会展视角下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博览会包括展览板块和会议板块,至今已举办了5届,取得了不少成绩.文章从会展的视角,把中国-东盟博览会放置于中国、世界会展业格局来看,再具体分析了自身的发展状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展览板块发展空间不大的结论,建议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2014年8月26日,第十三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在缅甸内比都举行,会议正式通过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要素文件,并宣布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 相似文献
17.
18.
"10+1"、"9+2"政策的提出,赋予湛江经济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从小范围来看,湛江是连接泛珠三角经济区东西两部分的枢纽,也是大西南走向世界的门户.从大范围来看,湛江是边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枢纽、中国大陆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结合点.把湛江建成"10+1"自由贸易区的海上大通道,建成国际本世纪港,对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当前,对东盟来讲,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不是要不要参与合作的问题,而是如何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共同参与地区治理和实现共同利益的问题.本文以共同有效特惠关税为例,探讨东盟国家是如何从分散到合作、如何协调政策,克服集体行动困境的,从而为东盟国家未来合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