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吸引了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关注。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之一,就是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过程中,也可看到国际著名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身影。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兴起,国外的金融资本特别是私募股权基金资本也将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截至2006年12月底,中外私募股权基金对129家内地及内地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参与投资的私募股权机构数量达到75家,投资总额达到129.73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快讯》2007,(44):14-14
美国一些最有实力的经纪公司发现了保持并购投资繁荣的决窍:积极进军中国。由于信贷市场动荡,美国的并购投资正在放慢速度。但是,据独立的市场调查公司dealogic说,美国私人股权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在6月份达到创纪录的31亿美元。投入中国的美国私人股权资金在3年中增加了将近6倍。  相似文献   

3.
明宪 《科学决策》2007,(10):44-45
世界上有许多种私人股权公司,从买断上市公司的KKR。到进行风险投资的IDG之流,都可归于私人股权范畴。某些公司名不见经传,却经常能够在1亿美元到10亿美元之间的“中等市场”(Middle Market)上进行成功的投资和并购。此外,一些工商业公司也有自己的私人股权投资部门,其规模往往不大,但背后有整个公司的支持,所以能量不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R&D数据.对公司控股股东类型、股权集中度及股权制衡度与公司R&D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R&D投资强度之间呈"N"型关系:对上市公司R&D投资强度的激励效应由强到弱的股权类型依次为:私有产权控股、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控股、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股权制衡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因控股股东性质不同和股权集中度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周刊》2007,(44):14-14
美国一些最有实力的经纪公司发现了保持并购投资繁荣的决窍:积极进军中国。由于信贷市场动荡,美国的并购投资正在放慢速度。但是,据独立的市场调查公司dealogic说,美国私人股权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在6月份达到创纪录的31亿美元。投入中国的美国私人股权资金在3年中增加了将近6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首都经济》2008,(4):48-49
纵观2007年中国的私募股权市场,依然风云变幻,投资策略呈现多元化格局和趋势,PE的投资阶段正在覆盖面更广的基础上往后偏移。据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顾问及投资机构清科集团近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私募股权年度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7.
文芳 《南方经济》2008,(4):41-53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R&D数据,对公司控股股东类型、股权集中度及股权制衡度与公司R&D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R&D投资强度之间呈“N”型关系:对上市公司R&D投资强度的激励效应由强到弱的股权类型依次为:私有产权控股、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控股、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股权制衡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因控股股东性质不同和股权集中度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8.
彭涛 《天津经济》2023,(10):80-84
在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出资人中,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作为公众公司和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行为成为证券监管机构及社会公众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上市公司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行为必然蕴含着特定的动机。通过本文的论证和研究,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上市公司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行为,可以为上市公司在进行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决策时提供参考,为证券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该对外投资行为的价值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可以为证券监管机构针对上市公司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行为的监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SMEIF记者获悉,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期对中国市场中的VC/PE投资机构进行了“2012年中国VC/PE市场发展调研”,邀请活跃于中国大陆地区的VC/PE投资机构就2012年发展趋势募资、投资和退出环节的规划进行点评和了解,发现业内有三大值得门关注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
曾天培 《中国经贸》2013,(14):99-99
股权激励被广泛用于缓和股东和经理层间代理问题。事实上.股权激励很可能造成更深层次代理问题。本文在综述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股权激励将诱发过度投资行为.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这一结论在中国市场的正确性。假设检验的结果显示,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过度投资水平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投资的公司,说明股权激励将引发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11.
刘晓峰 《特区经济》2011,(4):114-115
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近年来,中国作为亚洲最有前途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得到了众多国家大型投行的青睐。虽然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机遇,但是由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运行原理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一田  高帅 《特区经济》2010,(5):101-102
私募股权基金是一种创新型的投资工具,用于对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私募股权市场已是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在实践与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目前的经济形势与资本环境又给私募股权基金带来了新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Ar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of China's private businesse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state-owned businesses? To date, little systematic empirical research addresses this question, despite the now well-established arguments that market and institutional imperfections influence th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DI) of China's state sector MNEs. Why is so little known about private sect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e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private companies have gone to considerable lengths to conceal their activities by using offshore holding companies in tax havens. This paper, using a sample of offshore listed companies that are privately controlled, investigates what we dub ‘onward-journeying’ –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undertaken via tax havens. In doing so it further explores the ODI strategies of some of China's most successful private companies.  相似文献   

14.
魏娜 《特区经济》2008,(12):95-96
随着世界性贸易的扩大和风险投资的发展,被誉为"避税天堂"的离岸法域产生了,离岸公司开始进入世人的关注之中。离岸法域有很多不同于其它投资地的特点,在给离岸公司带来益处的同时,离岸公司的发展也给母国税收管制和金融市场管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如何对离岸法域和离岸公司进行有效管制是当前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股票所有权的分割、流通及对投资银行业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 IntroductionSince establishment of the two stock market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the markets havegrown substantially to over 1,200 listed companies in 2003. The total stock marketcapitalization reached over 45 percent of Chin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s of April2000, a figure comparable to tha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ccording to Fung and Leung(2002, p.100).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because itenables Chinese firms to raise external capi…  相似文献   

16.
论外资并购与中国本土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小乐 《特区经济》2008,(3):104-105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外商并购投资中,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其在目的、方式、发展预期以及参与管理的程度等四个方面不同于一般跨国公司的产业并购,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品牌消灭、行业控制、短期效益以及内资企业外资化等消极影响。克服这些消极影响的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中国本土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  相似文献   

17.
This survey article continues the author's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omestic capital markets and capital formation by studying the 45 years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Part 1 appeared in AEHR 37 (3) 1997.) The significant rise and the sustained increase in the ratio of gross domestic capital formation to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posed challenges to local deposit taking institutions and capital markets to mobilize savings. The changing balance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investment, and between investment by businesses and households, was reflected i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government and private debt, and equity. The capital market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roved themselves to be adaptable enough to finance more than 90 per cent of postwar capital formation. However, the increasing inward and outward flow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ve weakened the nexus between the supply of domestic savings and capital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
对私募股权投资后管理的内涵、私募股权投资家与企业家的委托代理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后管理的动因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后管理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Financing alternatives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In particular, we analyze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in China s “second board” stock market. China s extensive network of regional assets and equity exchanges, which were set up to facilitate private equity transfer, and non‐performing loan transactions seem to partially fill the void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which cannot easily obtain approval for listing on the stock exchanges. Foreign investors can identify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non‐listed domestic state‐owned and private businesses through these regional assets and equity ex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foreign stock markets are now attracting the young Chinese enterprises to list their stocks on their exchanges. (Edited by Zhinan Zhang)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公司治理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而制衡能力是股权制衡效果实现的首要前提。文章建立在具备股权制衡能力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合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直接上市的民营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与其他大股东之间具有合谋的倾向;在间接上市的民营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与其他大股东之间倾向于相互监督,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因此,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上市公司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