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困难群众总有一道自己无法逾越的坎,生活的艰难,让他们的天空缺乏光亮的色彩。长寿区民政局如同一个春天的使者,总是第一时间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传递到他们中间。不仅为他们灰暗的天空涂抹了色彩,也为这些逐渐被边缘化的群体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天下远成     
刘勇 《中国经贸》2005,(6):30-32
对于所有的男人来说,四十而不惑,胸怀和历练让他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看法,在感怀山河的同时也有了更加明确的人生目标,完全没了任何困惑,四十岁的黄远成.在成败间的豪情更加动容天下。他用铁路延展自己的事业版图,用物流穿梭自己的山河梦想。  相似文献   

3.
严渝烽 《中国西部》2013,(36):90-91
教室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辅导室。教师唯有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成长自己,并进而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引领他们,让他们自信、自由、安全而又有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我们才算是在为教育增加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你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外地谋生糊口。你们的孩子有的才刚断奶。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像孤独的荒草一样生长。他们还有一个让人心痛的名字--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5.
凉夏 《走向世界》2014,(31):52-55
烟台有超过5万名义工,每个县市区至少有2000多人,服务时间达到900多万小时,这些义工的身影无处不在,养老院、孤儿院、SOS村……这些数字更是体现着烟台这座小城的大爱精神。在义工的群体中,有个人也有团体,他们虽然力量薄弱,但他们所给予社会的爱却是无限的。 人们都说,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能让自己变得快乐。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它也升华了自己。 义工就是这样一个帮助别人也升华自己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韦芳 《魅力中国》2010,(24):136-137
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教师只要善于让学生发扬他们的优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尊重,就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他们,用社会责任体现自身价值,用先进的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他们中,有自己富了不忘肩上社会责任的李伟明,管理创新实现三番业绩的雷杰,也有让顾客满意就是最大心愿的王兴康,用良心铸就百年品牌的王普……他们,是当代重庆零售人的样板。  相似文献   

8.
刘洪华 《中国西部》2012,(21):134-139
每个班里总有一些让老师头痛的学生,他们总是变着花样的给你出一些难堪的问题,对此,老师们给他们一个封号——“调皮孩子”,这帮孩子在生活中逐渐的形成为一个小团体,有一个核心人物在起着一定的引领作用,改变他是改变一个班级的关键,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其实,当我们一味的指责调皮孩子时,而忽略了他们调皮的天然性因子,潜意识认为他们身上有数不清的坏毛病,因此让我们的视野和管理教育思维更加狭隘,他们身上的缺点得到了极度地放大,优点被常常地忽略,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是违背教育的本质。作为教师,能够顺势发挥教育技巧,让他们成为班集体中的正面发展推动力量,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谭丽娟 《魅力中国》2011,(3):118-118
在教学中,每一届都会遇到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困难,自己在教学中有一定的体会。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指导摸索出自己学习的策略和技巧。在思想上重视他们,多花精力帮助他们。提供一个互学生助、融洽的学习气氛。这样可以使学生走出学习英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0.
每天面对班级中一些琐碎的事情:穿校服、戴校牌、搞卫生……,班主任往往很容易简单急躁,逐渐迷失自己教育的方向,失去清醒的智慧,师生间的隔阂、不解,甚至是对立、敌视渐渐突显。四年多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给了我一丝智慧,让我远离妄火,保持清新,让我放下身段,扫除心中的焦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他们解决问题。下面是我班主任生涯中一个难以忘怀的插曲。  相似文献   

11.
柳爱英 《魅力中国》2014,(2):128-129
小学语文教学不能让学生失去自我的思维空间,失去情感体验的机会,应该让学生成为一名参与者,一位表演者,让学生将自己演绎成故事中的一员,在故事中感受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孩子的人格才会逐渐健全。  相似文献   

12.
谢建昌 《魅力中国》2011,(6):190-190
“学生说题教学法”概括地说就是让学生用“说话”的方式发表自己(或相互讨论)对习题的审题与分析,解题的方法与思路、解题的过程与体会以及对习题的评价为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为“学生说题教学法”。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学生从被动的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解放出来,使他们逐渐地不惟书、不惟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逐渐地树立起创新学习的意识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教学中,应少责备学生,而多鼓励帮助,让他们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自己有了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范炜 《重庆与世界》2017,(24):75-76
大多数学生对艺术学科都是感兴趣的,特别是美术。一个咿呀学语的幼儿,就知道拿起画笔“胡乱”的在纸上画出他眼中的世界,或是他内心的情感。然而随著他们年龄的增长,进入中学后,这种对美术的兴趣在逐渐降低。或是生活环境的影响,或是其他有强诱惑性的事物转移了他们的视线,又或是学习的压力让他们无心再去关注美术的学习等等。  相似文献   

15.
沈忠菊 《魅力中国》2011,(9):163-163
职高学生大多在学业上不如别人,来“混个职高文凭”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要求职高班主任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用一颗慈爱的心迎接他们,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心凝聚一个团结的班集体,用鼓励塑造一个奋进的班集体,用制度建设一个严谨的班集体,用活动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让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林林 《魅力中国》2010,(14):203-203
学生的纠错能力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教师而言,给学生纠错,是告知学生他们语言输出是否准确以及他们的课堂行为是否正确的主要方法。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就要对学生进行纠错能力的培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逐渐掌握对自己所犯错误的分析和改正能力,即纠错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茵 《魅力中国》2013,(5):173-173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他的奇思妙想,我们要做好孩子的引路人,但我们不能再用自己的思维来限制孩子了,让孩子展开翅膀,尽情的飞吧!相信他们会创造出美丽的天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民营企业就像一根野生的草,在并不优越的环境中,延续着自生自灭的命运,正是这种诞生之时就注定的命运,让他们摸索着生存,在摸索中锻造了一种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也就是这份缘于生存下去的独特,强壮了他们的身体,在风吹雨打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也正印证了一些人曾说过的一句话——凡是能够存活下来的民营企业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长处。的确,我们在一次次的采访记录中积累着相关的例证。  相似文献   

19.
设计与理念     
何路阳 《魅力中国》2010,(20):226-226
通过与不同地方台的舞美设计师接触,使我对他们工作方法、思维方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他们的设计理念,工作方式因个人的知识构成,阅历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源于不同的自然环境、知识结构、社会环境。这些差别还表现设计师实事求是的态度及鲜明的个性,表现了设计师自己的设计理念的作用和能力。他们开拓出自己的设计特点与社会、时代、环境相适应,取得了成功。坚定的设计理念,丰富的经验,正确的工作方式是设计师成功的基础。每个人从事一种工作久了。自然会产生自己的理念、方法、设计人员随工作的进展,经验的积累,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观念.这种个人的思想千差万别,有得可能追随别人的道路,有的随声附和,有得东抄西拼,有得道听途说,有得一直模糊不清。这样去工作,没有一种明确的设计思想引导,会走向错误的方向。设计理念是在工作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完全表现在设计作品上,起初这种理念也许是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后来逐渐发展成有生命力的思想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道》2008,(9):30-31
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奥运冠军的光环。而忘却金牌、鲜花和掌声之外,还有一些奥运瞬间,默默无闻,却让人感动。 在北京的夏天,运动员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奥林匹克精神,坚持理想,超越自我。精神上,他们的伟大表现,他们的坚强和勇气,把感动留在我们心里。在这个北京的夏天,这些精彩瞬间,让人想起了古老希腊的奥林匹亚,那种让人泪流满面的力量,使我们精神抖擞。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瞬间,为运动员们加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