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陆桥视野》2010,(4):64-65
一、加快实施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陕西省渭南市地处三门峡库区,黄渭洛三河交汇处,历来是陕西省防汛的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潼关高程长期居高不下,泥沙不断淤积,河床大幅抬高,工程实际防御能力锐减。库区335米高程以下有10万返库移民,紧靠黄河、渭河居住,设防标准只有5年一遇的生产围堤,安全很难保证。特别是渭河及其12条南山支流受洪水顶托倒灌和暴雨洪水的双重威胁,“小水大灾”频频发生,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2.
一、加快实施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陕西省渭南市地处三门峡库区,黄渭洛三河交汇处,历来是陕西省防汛的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潼关高程长期居高不下,泥沙不断淤积,河床大幅抬高,工程实际防御能力锐减.  相似文献   

3.
一、加快实施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陕西省渭南市地处三门峡库区,黄渭洛三河交汇处,历来是陕西省防汛的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潼关高程长期居高不下,泥沙不断淤积,河床大幅抬高,工程实际防御能力锐减。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东临陕西省宝鸡市,西、北、南分别与定西、平凉和陇南相接。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总面积14317平方公里。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在陕西省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渭河是天水人民的母亲河。渭河干流自西向东由武山县桦林乡进入天水市,途经武山、甘谷、麦积,至麦积区东岔镇流入陕西省,境内干流全长270公里,流  相似文献   

5.
依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结合对洪涝灾害等级的划分,研究了渭河下游地区历史洪涝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农业方面的减灾措施.研究表明,渭河下游地区历史时期的洪涝灾害,尤其是特大洪水灾害的频繁发生,对渭河下游地区的农田、农作物和粮食产量等均产生有重大的影响.为此,各代王朝积极采取一系列防洪减灾措施,如修筑水利工程、完善的仓储体系等,以减少洪水带来的农业灾害损失及影响.这为在当前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气候水文事件频繁发生的情况下,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洪涝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东临陕西省宝鸡市,西、北、南分别与定西、平凉和陇南相接。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总面积14317平方公里。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在陕西省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渭河是天水人民的母亲河。渭河干流自西向东由武山县桦林乡进入天水市,途经武山、甘谷、麦积,至麦积区东岔镇流入陕西省,境内干流全长270公里,流域面积116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7%,流域内聚集了全市92%的人口、89%的耕地、97%的灌溉面积,是天水市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7.
《大陆桥视野》2013,(5):41-41
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东临陕西省宝鸡市,西、北、南分别与定西、平凉和陇南相接。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总面积14317平方公里。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乌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在陕西省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渭河是天水人民的母亲河。渭河干流自西向东由武山县桦林乡进入天水市,途经武山、甘谷、麦积,至麦积区东岔镇流入陕西省,境内干流全长270公里,流域面积116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7%,流域内聚集了全市92%的人口、89%的耕地、97%的灌溉面积,是天水市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8.
肖颖 《环境经济》2014,(9):36-36
正最近,针对渭河发电有限公司5号机组脱硝设施未建设,氮氧化物长期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陕西省环保厅作出了50万元的处罚决定,这是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颁布实施以来,省级环保部门依据《条例》对违法企业给予的最高限额处罚。为什么渭河发电有限公司会被高限处罚,它究竟产生了哪些污染,近日,记者跟随陕西省环境执法局的执法人员对此展开了调查。尘土飞扬,引发热议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是由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华能集团陕西分公司、陕西能源集团公司三方合作经营的企业,自上世纪90年代建成投产。作为陕西电网最大的热电联产企  相似文献   

9.
王洁  黄蓉  黄华 《经济问题探索》2007,(11):188-190
库区是基于水库兴建而产生的特定区域,近年来我国库区人-地-水关系日益紧张,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库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是库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库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明确了发展中的重点,并提出了库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陕西省华阴市紧紧围绕“建设山水绿色华阴”的奋斗目标,以城镇、华山景区绿化、渭河近堤绿化、林业工程建设、乡镇村组绿化和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构建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全市植树造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共计完成造林绿化6.47万亩,重点工程补栽补植2万亩,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东线东平湖库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平湖库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滞洪区和重要的补给水源区,是"南水北调"与山东省"西水东送"输水干线的总枢纽.发展生态经济保护东平湖库区生态环境,事关黄河防洪安全和"南水北调"东线以及山东"西水东送"工程调水的成败,也是东平湖库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遵循生态和经济规律,构筑建立在生态与经济"双赢"基础上的生态经济产业,实现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巍 《当代经济》2018,(9):62-64
碳补偿是一种以碳为纽带的实现区域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本文分析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概况,从建立碳源-碳汇账户、碳补偿标准的确定、碳补偿方式的选择、碳补偿的效益评价与方案优选等方面构建了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碳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建立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3.
如何又快又好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陕西省"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建设内容,针对目前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融资、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及项目执行效率问题,提出构建"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议。该平台重点建设内容涵盖"招商引资平台","人才引进平台","产—学—研服务平台"和"项目执行跟踪服务平台",对如何运行该平台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5,(10)
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地是一大难题,而治理库区野外消落地则是难中之难,为破解这一难题,重庆云阳县在"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县"中,探讨了这个问题,经过反复理论初探和反复试验,最终在库区野外消落地大面积试种速生竹柳和香根草,当库区水涨被淹没至10米深度的浸泡地上的速生竹柳和香根草依然存活率高,且生长茂盛,耐淹性强,生长速度快,固土作用好,从而获得了治理库区野外消落地的开创性首例成功。文章就这一成功实践经验做理论上升和科学总结,把它概括为"两栖植物木草搭配种植治理法",并对这一新型治理法展开具体内容的研究,探讨治理库区野外消落地的成功方法、应用技术和重要启示。研究这一问题对治理消落地、增加可用地和保护母亲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旅游产业在三峡库区中的地位和作用1.增强“造血”功能,加快库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三峡库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集老、少、山、穷于一体的特点,决定了最大的实际是经济贫困。虽然国家对库区进行了开发性移民和开发性扶贫,但由于基础差,新兴的产业体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旅游资源是库区突出的优势资源,由于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效应突出的新兴产业,可以产生“一业兴百业兴”的效应,同时推动库区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推动库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餐饮、住宿、商贸、运输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造血系统,必将大大加快库区经济…  相似文献   

16.
将中药产业打造成三峡库区战略性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产业是一门生态环保型产业,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丰富,打造中草药"农-工-贸-服务业"产业链,形成三峡库区区域性战略性产业,意义十分重大.为此,要创新有别于西药的中医药管理体制,推进库区中药生产标准化和现代化,加大库区中药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中药养生保健、美容、观光旅游等服务业,弘扬中医药博大精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陕西省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较快,其中对重点建设项目抓得实,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成功经验主要是:1.选准优势项目,提升地区产业结构。他们在选定项目过程中,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力争打出自己的优势牌,使选定的项目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具有领先优势。"九五"期间陕西省重点抓的50多项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中,有许多是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领先水平的项目。2.以项目寻求合作,形成区域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18.
《大陆桥视野》2013,(3):33-35
秦岭水资源基本情况秦岭是我国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水资源量222亿m3,约占陕西省水资源总量的50%,是陕西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其中,秦岭南坡水资源量182亿m3,约占陕南水资源量的58%,是嘉陵江、汉江和丹江的源头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秦岭北坡水资源量约40亿m3,约占关中地表水资源总量的51%,是渭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地,是关中城市群用水的重要来源,是西安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其水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水库库区经济产业结构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库区经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即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发展困难、第三产业严重滞后。本文认为,库区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应是重点发展现代农业、适度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代经济科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中央级大型综合性经济学刊物,是全国经济学核心期刊、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陕西省社会科学一级期刊和陕西省高校十佳学报,并于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社科双效期刊行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