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分析这个过程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东部沿海以港口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起着重要支撑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环渤海经济圈应加快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尽快实质性地启动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机制。环渤海不亚于长三角珠三角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形成三大经济圈,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根据2002年的统计,这三大经济圈共创造了全国61.2%的GDP,58.3%的工业增加值和86.5%的外贸出口额。尽管环渤海经济圈还远没有实现经济一体化,但它的国际影响很大。由于它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心不断向亚太转移的趋势下,它巨大的潜力开始凸显,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的目光,正在逐步变成连接欧亚…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形成了珠江三角经济圈、长江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的经济活力和实力都令人侧目,其发展的水平也大大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但是与上述三大经济圈同样属于沿海的、中国西部环北部湾经济圈却显得沉寂。  相似文献   

4.
《河北经济研究》2005,(9):31-34
以“三区一县”为主的沧州市中心城市经济圈建设,就是把沧州市本级和沧县、新华区、运河区、市开发区作为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域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消除相互制约、相互分割、自我封闭运行的行政区划上的壁垒,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空问布局和经济总量,外对京津冀城市经济圈、石家庄经济圈、山东济南经济圈有承接能力,内对沧州区域有较强带动辐射的能力的中心城市经济圈。这个经济圈,首先是整体开放的经济圈,即经济圈区域内每个经济单元都呈开放型,公共设施、都市建设统一规划,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其次是整体互动的经济圈,即市级与区级之间,“三区一县”之间,“三区一县”与市直部门之问,本经济圈与周边县市以及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之间的经济互动,实现资源、产业、利益“三频共振”。  相似文献   

5.
成都及八区十二县市,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基础实施规模投入,城市建设“拉网”改造,产业结构深化调整。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已在全国城市50强中名列第11位,投资硬环境进入全国城市40优,开始形成良好投资磁场的大成都经济圈。大成都经济圈的出现将会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经济腾飞筑起平台,在西部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大成都经济圈与东部其他经济区域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其重点又集中在大成都经济圈周边县域。因而,成都周边县域如何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大成都经济圈真正一体化。是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张伯旭 《首都经济》2008,(12):73-74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40平方公里,地处蓬勃发展的环渤海经济圈,位于北京东部发展带、是离主城区最近的国家级开发区。  相似文献   

7.
[日本《经济学人》5月18日]中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又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又逐渐形成了由山东、河北、辽宁及北京和天津这三省两市构成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国的经济重心呈现逐渐北上的趋势。2000年,中国重工业和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59%和41%,但是到2004年则分别变成了68%和32%。这一比例变动显示了重工业的突飞猛进之势。  相似文献   

8.
刘云 《宁波经济》2008,(3):21-23
今后全国的城市化格局将会是一个"井"字状。未来将不仅仅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内地可以转移一点,形成"井"字型结构。即东部的三大经济圈在沿海形成的线、内地分别沿着京广线和陇海线的城市圈,以及沿长江的经济带交织而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除原有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唐城市群之外,中西部地区也在不断崛起,新兴的城市群不断出现,如关中—天水城市群、西安经济圈等。然而,这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依靠当地产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文章以西安经济圈为例,分析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而为中国发展中西部地区提供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杜杨  周庄 《天津经济》2007,(12):15-16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后中国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对于我国北方经济追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地区也的确是北方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区域,在北京、天津、大连、青岛都有各自的基础加上其间星罗棋布又各有特色的中小城市预示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李丽 《北方经济》2012,(Z1):73-75
正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也延伸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区。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20个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型企业密集,60多个港口星罗棋布。环渤海地区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渤海经济圈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专家预言,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有望成为我国第三个增长极。内蒙古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有助于在开放引进中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望 《珠江经济》2002,(10):14-15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在国际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经济圈(带)”概念以来,大都市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逐渐形成了京津唐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这三个最大的都市经济圈目前竞争力的走向,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李丽 《北方经济》2012,(1):73-75
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也延伸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区。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20个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型企业密集,60多个港口星罗棋布。环渤海地区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东邻朝鲜、俄罗斯,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东北亚经济圈腹地“金三角”内中方的支撑点,是中国图们江区域发展的核心区,是一座以工业、商贸、旅游业为主的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沿江、沿海、沿边开放城市。  相似文献   

15.
广西物流发展前景及金融需求 广西地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东部沿海经济圈、西部经济圈以及中国一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兼具沿海、沿江、沿边的优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也是我国大多数省份进入东盟最便捷的通道,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6.
按照区位相近原则规划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如果缺乏强势的经济集聚中心和优势产业的支撑,这样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则较多的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而缺乏经济学意义的属性。构建城市经济圈,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投资热点效应,以热点效应集聚优质资源。城市经济圈是国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必须与国土主体功能规划相结合。安徽应该按照一主、多次、立体型布局的战略思路,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沿江和沿淮城市经济带为两翼的“一个核心,两翼支撑”的“三沿”城市经济圈,形成多层次、跨越型、现代化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对外主打“三沿”城市经济圈一张牌,强化安徽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规模竞争、创新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展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圈三个地区集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东部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国家战略的延伸,和“长三角”、“珠三角”、“环勃湾海经济圈”发展的呼应,长江战略必将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西三角”经济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琦 《开发研究》2006,(1):22-27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向均衡的根本性新变化、市场经济大环境转变带来的新挑战,结合西部大开发区域范围大、区位条件差等现实,本文提出了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速度和提高西部整体发展的最佳选择是建立西部自己的经济圈,而最有现实可行性的选择是:以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基础条件较好、区位相对集中、经济联系紧密、已初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圈、并具有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实力的四川成都、重庆和陕西的西安三大城市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形成“西三角”经济圈,通过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和城市集群的扩散和辐射效应,最大限度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区域经济快速的发展,尽快地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消除区域极度不平衡格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还对西三角经济圈的内在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难点和建立西三角经济圈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对策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经济圈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引擎。县域经济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经济圈建设的参与者,又是承接辐射、促进发展的受益者。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京津冀地区县域经济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京津冀经济圈建设,已成为当前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