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丽丽 《现代商业》2007,(36):214-216
近年来中印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亚洲经济的主要引擎和全球经济的动力.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首先对两国的整体经济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印经济发展走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主要针对两国在制造业竞争进行分析,指出中国需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印度新近推出的制造业发展战略.最后,文章指出两国经济存在具有互补性,两国经济合作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2.
中印经济合作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朝诚 《商业时代》2003,(252):34-35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特点和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两国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合作的空间。中印两国最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这份纲领性文件不仅确立了中印关系的目标和指导原则,而且对两国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合作做出了全面规划,是中印关系和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本文将着重研究和分析中印两国的经济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3.
药朝诚 《商业时代》2003,(17):34-35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特点和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两国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合作的空间。中印两国最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这份纲领性文件不仅确立了中印关系的目标和指导原则,而且对两国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合作做出了全面规划,是中印关系和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本文将着重研究和分析中印两国的经济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随着中印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关系的改善,两国经贸关系已从一般商品贸易逐步扩展到包括工程承包、投资和技术合作等在内的广泛经贸合作领域。目前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目前中印经贸合作的规模同两国经济发展需要还很不相称,但是己显示出一定的发展潜力。90年代以来,中印经贸发展情况及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经济体两大典型模式,发展过程中孕育着解决世界问题的新方案和新思路。对中印两国经济政治发展及其体制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个大国。其未来的发展壮大,并不存在谁超过谁的问题,其共同发展必将对亚洲和世界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正确看待中印两国各自发展模式,从发展模式看,中国无法与自己的国情分开,而印度则无法与社会结构分开,尤其不能与种姓制度分开。中国应该在中印全面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更关注中印两国如何能增强互补,共同发展,而避免用零和博弈的原则来解释中印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积极推进印度经济制度改革,提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季风计划"、"向东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总体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效果。中印两国互为重要合作伙伴,莫迪的经济改革方案为中印两国深化经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本研究对莫迪经济发展战略和主要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制约中印两国合作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印经济合作的五方面建议,以推动实现从"龙象之争"迈向"龙象共舞"。  相似文献   

7.
韩太云  Fred 《市场周刊》2008,(2):82-84
由于中印两国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融入世界经济,这就为两国在经济领域的优势互补创造了条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善加利用两国不同的资源与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印度经济的日益崛起,这使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使得中印贸易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从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来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互补关系,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印两国的贸易关系,将有助于建立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进而提升我国的影响力。对此,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印贸易关系,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印两国的贸易现状,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然后分析了影响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的经济因素,接着分析了影响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的政治因素;最后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就如何更好地开展与印度的贸易关系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景昭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101-102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二三十年以来,两国相继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速路。这个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实际上,中印两国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又同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从两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着眼,探讨中印两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9)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起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或协定,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在当今世界,中印两国作为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贸关系不断密切。两国求同存异,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促进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促进双边经济合作已经两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增强政治互信,促进政治合作,意义深远。但是现实中双方存在缺乏政治上的互信、民间往来交流,缺乏争端解决机制以及印度对华的双重标准的问题,自贸区建设一度停滞。双方应从完善总体规划设计、增强政治互信、建立健全双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促进民间交流等方面,积极配合,共同推进中印自贸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黄河 《大经贸》2008,(2):22-24
今年1月13日至15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对华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1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印度经贸,投资与合作峰会”上,中印两国领导人就双方经贸合作的未来发展达成了多项共识。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关系的回暖,经济贸易合作的进展,中印经贸合作迎来了崭新的春天。人口总和超过世界人口三分之一达24亿的两国进行经济合作,正如国家总理温家宝对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所说的那样:“你我之间的握手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导致了两国在思维模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通过对中印两国文化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来分析中印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孝军 《商业时代》2006,(32):25-26
近些年印度经济的增长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详细解读了中印两国目前在服务贸易领域所处的地位和现状,并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印度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多年来的不断发展进步,两国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实力日益提高。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经济体系当中,中印两国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中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在近年来的中印贸易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和制约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对此,本文结合中印贸易的现状及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10)
本文对中印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全局战略性分析,找出制约因素,并就分析的结果提出促进两国经贸关系更好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与方案,为解决中印经贸关系之间的制约因素做出贡献,从而促进两国经济往来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我国与印的经贸合作,共同实现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6.
宋菲 《致富时代》2011,(11):69-69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国受国际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大,本文对中国与同样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印度在两国均日益增加的储备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该文通过对中印两国外汇储备管理运用的对比分析,提出一些有关中国储备的管理及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成为亚洲经济发展备受瞩目的国家,两国在服务业领域的竞争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产业结构、服务贸易总量与结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三方面考察了中印两国服务业竞争力的现状,并借助波特的"钻石体系"理论,对中印两国的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及对外开放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虽然印度在目前取得了服务业的竞争优势,但是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具潜力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概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印两国农产品进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高杰①等人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开展农业合作的基础条件,认为中印两国开展农业贸易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孙东升②得出的结论显示,截止2006年,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仍然不大,同时中印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集中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19.
中印两国农畜产品贸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中印两国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并就两国农畜产品贸易优势和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在对印度农畜产品贸易中比较优势较少,而印度对中国的比较优势也不明显。中印两国农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产业间贸易为辅。两国农畜产品贸易发展取决于双方的共同努力,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缓和,两国农畜产品贸易有望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结合度、相似度、互补性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印度的进口和出口效率,以及中印双边的贸易潜力,提出了中印贸易合作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中印双边贸易额稳步增加,但印度对华出口增长乏力,中方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紧密,贸易产品互补性较强,且在两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竞争性较弱;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效率小于进口效率,出口和进口贸易潜力最大值分别为794亿美元、177亿美元;互相削减关税增加了两国的总经济效应,且印度的收益大于中国;印度加入上合组织促进了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建议中国扩大对印度的投资,增加从印度进口,积极推动RCEP尽快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