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经济学的“科学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科学中,研究者比较容易保持“价值中立”,而在经济学中,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很难保持“价值中立”。经济科学中没有普遍的永久性的法则,而自然科学中却有,这是因为经济学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使整个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发生改变,从而也就改变了自己适用的宏观经济条件,使自己成为不能适应新情况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5.
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一直存在误解,认为《资本论》已经包括了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全部,但事实上《资本论》中的危机理论仅仅是危机理论的部分要素形式。完整的马克思危机理论是一个从危机的萌芽形式到世界市场危机这样的体系。危机的要素形式分布在从抽象到具体的整个理论体系矛盾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上,在这个体系最为具体的层面,对危机的要素形式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进行总体概括,危机理论才最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六册结构的视野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方法、结构、内容、体系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合作工厂”的历史范畴、主体范畴、性质、产权制度基础、合作工厂的实践、形成机制、合作工厂的缺陷以及评价,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合作工厂理论,指出合作工厂不仅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也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环节。对当代资本主义职工持股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的股份合作制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实践中的职工持股制度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经济学“辩证均衡”理论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均衡和非均衡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两种基本分析范式。研究发现,马克思经济学包含一个局部均衡、一般均衡、非均衡及其相应的微观均衡、宏观均衡、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组成的理论体系。依次对应的是: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局部均衡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简单和扩大再生产理论——静态一般均衡和动态一般均衡及以之为基础的宏观均衡和非均衡理论。与现代均衡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均衡理论是涵盖所有均衡和非均衡形式的、统一于价值规律的、逻辑一致的辩证体系;其均衡的具体途径和内容与现代均衡非均衡理论有本质的差别,尽管在某些量的方面可能相同。  相似文献   

8.
从1994年三位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博弈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其中"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人们常常用其来分析很多实际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世界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阐述的"资本"概念内涵丰富,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一般属性的资本,具有增殖性、流动性、竞争性和扩张性等特征,参与生产过程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特殊属性的资本,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联系,具有阶级性和过渡性特征,最终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资本现象,但是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却不相同。正确解读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对于我们今天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运动和资本运营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回顾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计划和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以说明国际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更好地用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解释当代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经济现象和探索经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再论正确认识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及其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是,不能由此说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个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其核心就是它的主旨或者实质,而不是其中的某个具体的理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即发展规律。由此可见,克服将马克思经济学的具体理论等同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片面认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创新和发展来更好地坚持马克思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所谓庸俗经济学,是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的庸俗因素中分离出来的“经济学的特殊表现”。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史》中,以及在其他许多经济学著作中,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马克思分析了他们的庸俗辩护论的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揭露了他们的反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及其折衷主义和诡辩术。马克思对他们所作的批判,对于现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辩护论来说,以及对于那些企图“修正”马克思主义和美化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新老伯恩施坦主义者来说,都保持其光芒万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批判,是他经济学理论研究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审视和评价了资产阶级经济学。马克思认为,只要经济学附着在资产阶级的皮上,那就只能在阶级斗争尚处于潜伏状态或仅仅表现为个别现象的时候,才能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便属于这个时期的经济学,因此,尚有一定的科学性。由于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的阶级的局限性,其理论带有致命的缺陷,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便是由这些缺陷演变而来的。在阶级斗争尖锐化以后,便不再有自由的科学研究条件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开始大行其道。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不过是将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的动机、观念翻译成学理主义的语言。从各方面看,当代西方经济学也具有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在当代的视界中仍然是一种思想上的"先进生产力",推动当代经济理论发展必须借助这种力量。文章选取"探究社会经济‘真相’的抽象思维"、"经济范畴间的‘同一性’视野"、"深层事物的演绎力量——真理性认识的路径倒转"这样几个侧面,来认识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主要构架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斯密由于不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因此便否认生产资料旧价值即c的存在;同时,他又认为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和剩余价值即v+m,因此便得出商品价值最终分解为v+m,即c不复存在的结论,这就是"斯密教条"。它使再生产的研究成为不可能,并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于辩护,如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说"、巴斯夏的"剩余价值率下降",凯恩斯的"倍数理论",等等。"斯密教条"在中国也有表现。  相似文献   

20.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经济研究》编辑部、广东经济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 1 0本经济学著作”论证活动现已开始。开展“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 1 0本经济学著作”论证活动的目的 ,是对当前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济理论进行初步总结 ,以及对经济学文献进行整理。即将选出的这 1 0本经济学著作 ,将反映近 2 0余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轨迹 ,而且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的发展水平。她不仅会推进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而且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 1 0本经济学著作”论证工作 ,是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