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人力资源》2008,(4):69-75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雇佣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实践中并非所有的雇佣关系都签订了劳动合同,由此便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了劳动关系。 对于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作了重要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然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按照以上规定支付二倍的工资外,还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自2008年2月1日起,对于依然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将开始受到法律更加严厉的制裁。 在事实劳动关系“终结号”首航之际,企业该如何应对呢?本期邀请了劳动法专家阎付克律师就事实劳动关系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及预防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一、如何界定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标志。这一界定,为近些年来一些用人单位规避订立劳动合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3.
一、如何界定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标志.这一界定,为近些年来一些用人单位规避订立劳动合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提供了前提.一些用人单位表示,既然劳动关系的建立以订立劳动合同为标志,那么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也就不需要承担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导致近些年来劳动合同签订率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周青 《人力资源》2007,(11):70-73
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 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我国理论界众说纷纭,现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草案)》都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界定.笔者认为,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或双方只有口头协议、或签订的书面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而形成的一种劳动关系.在这种劳动关系中,一般由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同时,双方存在隶属关系,且双方承认劳动用工关系存在或一方能证明这种劳动用工关系的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是相对于订立合法的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而言的.  相似文献   

5.
<正>现实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在本应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却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以此逃避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签订劳务合同就不必承担劳动法规定的诸多义务。实际上,只要劳动者与企业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仍然受《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如果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劳务合同,一旦其权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时代》2010,(7):102-10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建立的劳动关系的书面法律凭证。劳动合同也是稳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强化劳动管理、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劳动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就是说,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标志。这一界定,为有些单位规避订立劳动合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上  相似文献   

8.
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关系的调整已逐渐从行政手段转变为法律手段。《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法》确定的劳动合同是要式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某些劳动权利和义务达成口头协议,形成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对其支付劳动报酬的事实上的劳动用工关系。由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未以书面合同方式加以明确规定,往往导致劳动关系紊乱,劳动争议频发。  相似文献   

9.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自1995年实施《劳动法》、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劳动合同为劳动制度改革、稳定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走向法制化轨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协议,它用来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且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所以说,如果有用人单位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仅以口头承诺替代必需的书面形式,都是公开违反劳动法律规定的行为。但在现实中,有时责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依法经协商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所谓劳动合同终止指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或者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成就,或者劳动合同一方的主体资格消灭,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及其产生的劳动法律关系归于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第10条是关于建立劳动关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这些规定与《劳动法》第16条的规定相比较,强调了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明确了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使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更具有可操作性。一、书面劳动合同是全日制用工的唯一合法形式劳动合同是确认劳动关系建立、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义务的协议,  相似文献   

13.
陈红艳 《企业导报》2014,(13):54-5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劳动雇佣关系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事实劳动关系违背了劳动法对于劳动关系建立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立法宗旨,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劳动合同法对事实劳动关系的保护空前强化,用人单位不加以防范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正一、我国双倍工资赔偿制度的出台及目的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我国的劳动关系是由《劳动法》进行规制调整的。在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虽然明确了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初,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此外还对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种行为,规定了明确的行政处罚措施。但是由于规定的是行政处罚责任,且对违法的企业通常是警告,并不会给企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在工伤发生后无法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这种情况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其提起的工伤认定申请不能予以受理,或者要求农民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提出事实劳动关系确认,再作是否为工伤的认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违反。之所以作出如此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一是证明作用。书面劳动合同将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了如实记录,如果双方就劳动合同发生纠纷,便于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公正、及时地处理纠纷,也有利于执法部门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进行监督。二是调整作用。在我国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在劳动权利和义务体系中起着非  相似文献   

17.
书讯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的法定义务,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该为劳动缴纳社会保险费。《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规定:“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在职人员每月按规定期限缴纳,不得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法律形式。根据国家《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均需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近年来,在签订劳动合同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一些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条款欠完备、内容欠合法、手续欠齐全、程序欠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劳动合同的履行,导致了劳动争议的发生。本期本栏特别针对最近收到的大量反映,依据《劳动法》及相关法规,联系实践中的例证,并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集中提示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十个问题,供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然而实际中却存在大量的无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并因欠缺相应的完整的劳动法规范予以调整,当事人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往往非常不明确,从而极其容易滋生劳动纠纷,致使社会和谐受到严重冲击。本文着重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解析,主要阐述了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事实劳动关系的产生、事实劳动关系内容的确定、事实劳动关系的变更以及终止等,以期在理论上理清事实劳动关系,引起各界重视。  相似文献   

20.
用人单位在用工过程中,与员工除了建立受到《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调整的标准劳动关系外,还会建立受到《民法》与《合同法》调整的非标准劳动关系。本文就非标准劳动关系在企业用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一个阐述,供参考。非标准劳动关系是相对于标准劳动关系而言,标准劳动关系对应的是"有关系有劳动",非标准劳动关系对应的是"没关系有劳动",即由于用工对象不具备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条件而导致其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