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地制度创新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有限的农地资源,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要保障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本文从土地流转的必然性出发,对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合理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体方针,本文探索完善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下农地流转制度应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石"、"维护农民利益"、"灵活性"、"发展性"原则,以及正确处理好"农地用途转移与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农地"、"农地流转与失地农民"、"统筹城乡与农地流转"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中政府的公共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推开了新时期如火如荼的变革大幕,这场以农民为主体饱含强烈变革诉求的中国农村土地诱致性制度变迁表现出了强烈的制度绩效.但同时以中国农民的自发实践为基础,以满足特定历史条件下农民大众的朴素愿望为目标的中国土地制度安排本身就不是一种经由精心设计的制度,随着社会经济运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曾经极大地激发过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安排表现出明显的制度缺陷.可以说,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萌芽,既产生于其农地制度的土壤,同时又是源于中国农民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某种自发修补.然而仅仅依靠农民现实实用性的交易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该是农地流转的制度供给主体,政府有责任通过对我国农业、农村以及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科学把握,使农地流转运行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河南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和谐土地利益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同民 《企业活力》2010,(10):62-67
当前,由于农村土地的和谐土地利益机制没有建立健全,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农民的合法地权和各级政府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性。本文拟从完善土地征收和征用法规、规范政府农地征收和征用权、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完善农地补偿制度、健全农地征收和征用程序、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对构建和谐土地利益机制进行研究,以期在农地非农化进程中为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地权及其相关利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就参与土地流转的各方而言,农民虽然是流转的主体但是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劣势,农民的权益遭到损害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土地流转中如何保护农民权益成了重要命题.本文试图从制度的角度对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土地制度安排受既定条件下土地所承载的各项功能的影响。随着土地功能的变化,制约农地制度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变革的条件已发生逆转,应不失时机地对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进行修补和改革,如:在土地制度变革的目标及方向上,应坚持"以民为本"、"地权归农",保护农民土地权利的基本原则。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加快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和力度,尽快卸去本不该由农地承担的功能;二是抓住农村社会保障已取得初步成效的有利时机,推进农地制度改革。本文主要从收入、要素、资产以及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所发生的一些显著变化,意在表明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变革的基本方向、具体措施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 "城中村" 改造进程中的制度反思 (一) 宅基地不可流转与农民利益相悖 按照 《土地管理法》 第4条的规定: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 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工矿用地、 交通水利设施用地、 旅游用地、 军事设施用地等". 宅基地作为农村建设用地的一种本身应该纳入其中, 但是由于其具有的特殊身份性, 使得宅基地无法流转, 这与农民利益相悖.  相似文献   

8.
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农地经营权已成为一项独立的合法化权利,但仍存在性质不清和权利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导致“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制约了农地流转的实践效果。究其原因是,对农地经营权性质的过度关注与争论掩盖了农地经营权权利内容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也忽略了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建议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坚持基于国情,正视农地经营权的公共利益属性,重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整体性,重视改革优先序等原则。改革应在体现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农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农业投资的自主性、土地流转价格的合理与稳定以及抵押担保、再流转的自主性等,明确“三权”主体的义务,鼓励探索农地经营改革试点,稳妥深入推进农地经营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部正在组织,探讨对《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修改涉及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关于征地制度改革问题,二是关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问题。此外《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正在抓紧制订之中。针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早已经隐性存在的现实,规范这种行为。并把它纳入具有法律法规保障的轨道,已成为土地市场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旨在通过对沿海地区一些典型的土地流转模式进行介绍和效益分析,为探讨更为合理的土地流转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体方针,本文探索完善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下农地流转制度应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石”、“维护农民利益”、“灵活性”、“发展性”原则,以及正确处理好“农地用途转移与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农地”、“农地流转与失地农民”、“统筹城乡与农地流转”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郭永生  陈晓娣  常焕焕 《价值工程》2012,31(13):271-272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农地制度虽然经过六十年的巨大变迁,但仍然存在着严峻的问题,特别是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不清、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解决我国农地制度拟采取明晰土地产权主体、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培养农村土地市场、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28):13-15
农村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地关系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农地权益又是农民最大利益。随着南阳市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大量农民要去城市务工,留下的农地需要流转;再次,农地作为农户的稀缺财产为了实现价值也需要流转。与此同时,农地流转在学术界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南阳市也在农地流转方面了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探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则居高不下。研究结果表明,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在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分配方式及建设用地与农民留用土地的比例,建立国家土地基金制度及国有土地资产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按照流转土地的用途,分为农地转为规模农地和农地转化为非农地两个方面,分别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对农民的福利水平进行评估。分析表明: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水平的整体提高,当土地供求双方的边际福利相等时,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在博弈过程中,农民常常处于劣势的一方,政府应该从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完善农民生存保障机制和促进农民就业等方面来保障农民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来,一些学者从目前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出发,提出农地私有化的改革主张。他们认为农地私有了,就可以保障农民的权利。农地私有真是一剂解决土地问题的良方吗?不然!  相似文献   

16.
在农地规模化经营趋势日趋显著的背景下,中央为了保护土地流转关系稳定、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等问题,提出了进行“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土地经营权制度构建是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通过对土地经营权的根源进行分析,发现应当将其定性为二元化的土地经营权,从而提出在《民法典》适用背景下土地经营权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是由于农民的土地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我们必须在土地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上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包括明确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客体突破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瓶颈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原田  乔莉 《东方企业文化》2013,(13):132-133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影响了土地的产出效率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小产权房从法律上来说是违法的,但其普遍出现又具有一定的现实必然性。本文从小产权房的角度出发,以小见大探讨中国的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了解农地流转模式:私人代理、政府代理和市场代理模式及经济绩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下的潜在利润和追求潜在利润的各方的博弈,试图找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9.
周江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4):118-120
对当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简要归纳,认为实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同时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对房地产业的可能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地使用权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承包责任制均分土地带来的土地细分的有益补充。农地使用权供给不足,需求量有限是限制农地使用权流转发生的根本原因。解决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以实现利益各方的最优化,要从我国的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采用具有前瞻性的策略来推动改革的进行,既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人为阻碍流转的发生,也不能不顾实际条件,盲目强制推行。在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基础上,加强市场机制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以期更好的应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