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不只是生活上的便利和生存的安全感,同时也带来了物质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甚至还有战争与贫穷等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应该为经济学发展的后果,还是由于伦理学的缺失造成,显然不能简单加以断定,但是没有经济学的应用和发展,就不能有众多的温饱和富裕,没有伦理的社会就不能有生活的平静和幸福,因而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紧密结合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3.
教育经济学不应只是正规学校教育的经济学,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正规学校教育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步伐的停滞和人力资本投资的终结。教育经济学未来拓展的路径,除了理论基础上的"外延式"发展外,还可以在原有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内走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即强调综合考察人力资本投资的多种途径,特别是教育和培训这两种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让教育经济学走出正规学校教育经济学的固有领地,团结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名义下,与培训经济学融合,走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广阔天地,惟其如此,才能全面、深入地研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4.
实验经济学发展至今学科理论方法几经扩充演变,相关研究覆盖整个经济学研究领域.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诞生、发展、壮大、未来四个阶段.诞生阶段因经济学对自然人理论证实证伪的需要,与实验方法结合,产生实验经济学;发展阶段因学科理论的需要,与博弈论、计算机技术结合,开启了对决策的研究;壮大阶段因进一步对行为决策探索的需要,与行为经济学、神经影像学技术结合,对决策深层构成进行研究;未来的实验经济学则是与AI、VR技术结合的智能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陆昱 《经济论坛》2009,(22):9-13
经济学研究者因为没能预测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而饱受诟病,其他社会科学研究者如伦理学研究者和法学研究者也因此颇受问责。其实,无论是伦理学研究者和法学研究者,还是处于风口浪尖的经济学研究者,他们各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做出了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类进步的努力与贡献。但是,学界所谓的“伦理中心主义”、“法制万能主义”和“经济学帝国主义”等学科藩篱不仅不利于本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现象面前,任何单学科的研究已经不能胜任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只有跨学科研究才能真正产生出超越时空的逻辑穿透力、理论想象力和现实解释力,才能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发展,创造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出发,讨论了数学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分析了数学在经济学应用中的意义和局限性,指出了两个误区,论述了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融合——行为经济学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为经济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行为经济学主张用过程理性来代替实质理性,并致力于把被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牵动的经济木偶还原成富有人性的人,使经济学成为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中叶开始,行为经济学家沿着心理现实化方向对正统经济学④进行了系统反动。在早期,行为经济学主要局限在正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在技术层面做修修补补的工作,比如把决策权重与概率的线性关系调整为更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把价值载体从财富状态量调整为变化量,或者在确定决策权重时考虑更多的其他因素(比如模糊性)等。随着心理现实化的继续拓展,行为经济学逐渐触及正统经济学的基础和前提。行为经济学旨在实现正统经济学心理基础现实化的努力,逐渐演变为对正统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系统解构。正统经济学逻辑的起点和前提—-预先得到完备界定的选择集和基于其上的偏好关系——的合法性受到了致命的质疑。行为经济学由此放弃了经济学的规范性理想,转向了描述性,开始综合形成以有限理性为内核的双系统模型。行为经济学在描述性转向过程中建构的双系统模型,与两千多年前柏拉图马车模型完全同构。这彰显了经济学在单极化本质主义思想传统下必须面临的重重困境,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10.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作为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其优势在于不仅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而且可以降低金融市场交易成本,增加金融市场交易收益,提升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也容易造成内部协调困难,监管难度增大,以及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增加等。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融合的前提条件:相对成熟的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水准较高的内部管理;条件成熟的技术平台等。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金融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应当兼顾军民技术两用性、通用性等特点,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都是在现代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资源急剧消耗,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条件下产生的。它们是具有姐妹血缘关系、但不能相互替代的新兴学科。下面通过将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特点、研究的内容等方面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风险投资和高科技企业之间的融合,表现为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企业的联姻和结合,表现为高科技企业借助于风险投资的成长和风险投资通过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增值。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企业能够融合的基础和前提在于它们之间的联系性,只有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的程度达到彼此接受和认可的共同理由时,它们才能够结合在一起。从经济学的逻辑角度出发,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与高科技企业融合,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对二者进行了全面比较,并进一步阐述了对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地位和发展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伦理型文化精神的影响下,美学与伦理学关系密切。但是时下的部分学者无形中却在环境问题上将美学与伦理学相割裂。在他们看来,环境美学关注的是美化问题,而环境伦理学关乎的是功用。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相关吗?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关系密切,不仅环境美的存在离不开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支持,而且环境伦理学的拓展也离不开环境审美而来的感性冲动。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中,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必须联手。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建立联系意义重大:有助于克服传统美学中美善相分的形式主义倾向;通过环境审美伦理学的建立,实现环境伦理学与环境美学的双向拓展。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的汇通之处在于敬畏、同情与体验性参予。  相似文献   

16.
略论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态环境的狭义理解,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是大范畴与小范畴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又存在着许多差别,因此它们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正确处理这种关系,就能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学模式的发展,医患关系的矛盾和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医患的医疗观差异、职业伦理道德、医护人员不足、医患沟通有限四个方面,并提出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策略——重视人文关怀,加强医患沟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与经济学诸流派的沟通借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思路。在不同理论体系之间进行沟通借鉴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沟通借鉴的"程度"如何把握,需要一个一般性的判断标准,其主要包括"不足点"、"借鉴点"、"切入点"和"转变程度"四个方面,忽略哪一个方面,抑或将其中的几个方面混为一谈,都可能导致有关沟通借鉴的研究陷入重重"迷雾"。反之,沿着"三点一度"的分析框架展开讨论,则有助于研究的层层推进。运用这一分析框架考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的沟通借鉴,不仅可以使其基本主张更为明晰化,而且有助于洞悉其未来发展的理论动向和需要克服的相关困难,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性与商业化之争主要表现在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研究目的。关于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性与商业化是否能形成相融合作的关系,持否定观点的认为这种相融合作只会破坏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学术伦理道德以及各种关系。但笔者赞同一些学者关于两者相融合作的需求会越来越强,是经济学研究发展的一种趋势的看法,同时通过论证对否定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并进一步对两者相融合作的社会需要和必要性以及深层次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