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9,(7):11-11
误区一:所有消费都可投诉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因此,非此对象的消费投诉不属消费者协会的受理范围。 相似文献
3.
7月27日,巴蜀质量跟踪投诉办公室和中国质量万里行四川投诉站向社会发出第1期投诉情况通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4.
5.
6.
张崇明 《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2003,(2):47-47
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后,都是消费者投诉相对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从各地消费者协会近年来所受理的投诉来看,由于一部分消费者不懂法,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投诉,投诉往往吃“闭门羹”或投诉无果,最终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值此“3·15”来临之际,特提醒广大消费者投诉时要注意以下五忌:一忌投诉无据。消费者的权益受了伤害,要向经营者“讨个说法”,就得有真凭实据,如果没有消费依据或提供证据不充分往往容易败诉,所以保存消费证据非常重要。应保留的主要证据有发票、使用说明书、生产日期和保质… 相似文献
7.
陈郁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3,(5):21-21
中消协公布上半年受理投诉情况指出,当前在某些领域,经营者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仍然大量存在,而消费者的事后维权却困难重重。中消协投诉与法律事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上半年投诉情况看,《消法》实施虽然已近10年,但在一些领域,经营者欺诈消费者行为仍大量存在。近几年,由于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造成消费者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数量和金额都不断上升,今年上半年比去年上半年分别上升28.8%和31.6%,为5613件和692万元。经营者利用合同欺诈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日益突出,今年上半年营销合同的投诉上升54.8%,上升幅度较大的商品和服务是移动电话、咨… 相似文献
8.
没有消防部门的事故鉴定,厂家就拉走了烧毁的空调,并由此引发了一场至今没有解决的纠纷—— 相似文献
9.
商家存心欺诈,用户无心提防 作为商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本应以质量为本,顾客至上,才是自我发展的唯一途径。可在我们受理投诉中发现,一部分被投诉的经营者,从经营活动开始的时候就抱着欺诈的目的。消费者、企业在未全面了解产品及销售企业的情况下,付款购买产品,使用后发现上当,这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消费者一直是被同情的弱者,直到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来临,中国的消费者终于喊出了“明明白白消费”的心声,这是改变中国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历史转折,而“明明白白消费”也必将与“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拉动内需”等一起列入新千年最具影响力的词汇。 相似文献
11.
2002年9月7日,郭某以960元的价格从该市某农机自选商场购买“维利”牌铡草机一台,回家用不到两小时,只听“嘭”的一声巨响,新机器顿时嘎然而止,经仔细查看,发现该机刀片脱落,刀唇断裂,机架严重损坏。在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郭某先后3次找经销商交涉,要求退货或重新换一台,但毫无结果,于10月8号愤而投诉到12315。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消费中,老百姓总能碰上一些不顺心如意的事情,在遇到消费质量问题时,通过正确途径解决才能合理的维护自身权利。 相似文献
15.
蒋小兵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3):34-34
找消协: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作为消费者的买房人,如果在购房过程中发现开发商确实有侵犯消费者正当权益的行为,首先可以采取民事协商的办法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便可以向各级消费者协会投诉。需要注意的是,投诉前,消费者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包括:1.向消协提供一份书面的投诉材料,附上自己的亲笔签名;2.提供能够支持消费者投诉理由的相关证据,例如发票、购房合同, 相似文献
16.
17.
20.
2002年12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了“精装修的烦恼”,节目中叙述的事件就是本刊2002年第11期和12期连续报道的《精装修的精致陷阱》和《“假方太”开庭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