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年来的粮价上涨幅度比较大,有2003年度间粮食减产幅度比较大的因素。但是当前粮食问题的关键不是数量的短缺,而在于粮食流通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因此,当前要认清基本形势,心中有数。在恢复粮食种植面积,获得夏粮、早稻丰收后,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已经多年基本保持平稳的中国粮食市场,突如其来地出现了粮食涨价现象,并且持续到年底才逐渐趋于平稳。但是,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三种主要粮食(小麦、玉米、大米)的价格上涨10%~20%。2004年春节过后,粮食价格再次出现上涨,三  相似文献   

3.
2004年前三季度粮食价格呈现上涨—回落—再回升的态势。预计第四季度粮价将在高位保持稳定,但是受周期性因素的影响,粮食价格将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各地区粮价差异将会因运输等因素而扩大。今后两年的政策重点仍应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提高粮食产量为主,关键是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从长期来看,应该尽快完善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节粮食价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农业产业化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立市场农业体制、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其本质是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1.强化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是运用多种方式和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扭转传统生产模式下农业效益十分低下的格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和作为科技进步重要内容的农业新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导致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增加农民收入着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减轻农民负担,以调动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八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八十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并确定了相应的方针和政策措施,是进一步开创我国农村工作新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文件。根据《决定》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深化农村改革又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面对这一挑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能否...  相似文献   

16.
17.
18.
韦华 《珠江经济》2001,(11):26-2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3/4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仍然是9亿人口的主要谋生手段。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影响深远。有利因素——享受 WTO 现有成员的无歧视贸易待遇,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如享受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减少歧视性待遇、利用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这样就可以降低农产品贸易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并获得解决农产品外贸问题规范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存英 《特区经济》2006,213(10):130-131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发展到中期阶段的客观要求,因而是具有必然性的。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既有不利影响,也有积极作用。企业要面对现实,在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下功夫;东部发达地区则应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转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