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海鹰 《财会通讯》2021,(19):120-124
审计案件线索移送是拓展与强化国家审计发挥腐败治理职能的关键,但受到多方面影响使得审计案件线索移送处理随意性增加、受理机关不合理、移送事项查证深度不足等问题频现,以致审计成果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基于此,本文从审计案件线索移送的理论出发,结合审计署发布的移送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公告展开重点分析,着眼于审计机关与监察委员会协同治理视角,归纳总结当下案件移送环节存在的主要难题.在保障审计信息质量与安全性的同时给予完善审计案件线索移送机制的路径,以更好地实现监审协同,促使审计监督成果转化为法律监督成果.  相似文献   

2.
审计问责是国家治理的工具之一,它有利于加强政府责任、实现国家良治。任何实现良治的国家均有一套良好的问责制度作为保障。许多国家的审计法规对审计问责作出了具体规定。国家治理的功能需求与审计问责的供应不足是一对矛盾。为了缓解甚至消除这对矛盾,不仅需要扩大问责范围、完善参与机制、拓展问责方式以拓宽审计问责参与国家治理的广度,而且需要强化机制问责、完善绩效问责、构建风险问责以拓展审计问责的深度,同时还需要整合问责资源、创新问责方式、完善问责立法以加大审计问责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以审计署2004—2015年间发布的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样本,分析环境审计实施现状,结果发现:环境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严重不足,环境审计实践显著滞后于生态文明战略部署;环境审计类型以财务审计为主,环境合规、环境绩效和环境责任审计相对较少;环境审计对象以自然资源和水资源为重点,大气环境审计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环境审计发现违规领域涉及环保资金、项目管理与资源利用,环境审计整改反馈情况存在缺失,影响审计治理功能发挥。基于此,围绕扩大绩效审计范围,规范环境绩效评估;加强责任审计力度,构建环境问责机制;强化环境审计治理功能,落实审计整改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府环境审计改进建议,以促进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  相似文献   

4.
一是大胆探索审计执法新路。双管齐下严审计。要求对每一个审计项目必须从执行党纪政纪与执行财经纪律两个方面入手。在审前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及主要领导有无违反决策程序而导致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行为;加大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贪污、挪用和私设“小金库”等行为的力度。形成高压态势,让被审计单位和当事人主动接受处理处罚。三箭齐发重处理。首先是追究被审计单位班子集体应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同业视点     
《审计与理财》2007,(2):59-61
总理深情寄予厚望,审计重点方向明朗; 辽宁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标本兼治;山西省审计厅举办文秘工作培训班,就提高公文质量提出新要求;黑龙江省审计厅加大审计移送处理力度,推动惩处违法违规问题;江苏省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6.
绩效审计问责制度是指根据一系列指标对政府使用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性进行评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责任追究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完善的绩效审计问责制度是完善国家治理,提高公共资源使用和管理效率,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当前,应根据国家治理的新要求,建立多元国家治理主体下的绩效审计“异体问责”主体制度、组织问责与个人问责相结合的问责客体制度、主客观标准并重的问责条件制度、行政责任与法律责任相结合的责任承担制度以及有关配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曾阳 《现代审计》2007,(3):77-77
3月12日南充市政府制定《南充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办法》强调:政府投资、国有资本以及地方财政性投资项目的决(结)算必须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任何中介机构、评审机构、内审组织等不能替代国家审计,在审计机关出具审计决定之前.财政部门应至少预留合同金额15%的尾款(非财政全额投资的项目预留应拨付金额15%的尾款).对建设单位违反上述规定在未实施审计前超拨工程款部分全额收缴财政.并追究建设单位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弄虚作假、损失浪费等严重违规的要给予通报和相应处理处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审计》2008,(1):3-3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审计局高度重视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加大重大案件线索查处力度,及时将案件线索移送到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协助建章立制、督促整改落实,提高了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保障乡村振兴实施的有效监督方式。从审计理论看,公共受托乡村振兴责任是开展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底层逻辑,新公共管理对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绩效与责任的高度关注是直接动因,作用机理在于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具有全流程的动态监督治理功能,即事前审核防控的预防机制、事中纠偏修正的揭示机制和事后整改问责的抵御机制。但基于对审计署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公告文本的考察表明,审计的功能发挥并不充分,表现为预防功能缺位、事前防控预警机制缺失;揭示功能发挥不足、事中纠正机制履行不力;抵御功能不强、事后问责整改机制不完善。为此,必须前置审计关口,充分发挥审计的预防性功能;加强事中监督,及时发挥审计的揭示性功能;健全事后整改问责机制,有效发挥审计的抵御性功能。  相似文献   

10.
政府公共受托责任与国家审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建立在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之上.它具体包括行为和报告两个层面.一方面,政府应当从人民的公共利益出发,管理好人民托付的公共财产,履行好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责;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向公众及其代表(立法机构)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然而在现实中,政府在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方面存在诸多缺失.强化政府对公众的受托责任应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建立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对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及其报告的监督机制;在政府绩效评价和审计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政府问责机制,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未履行公共受托义务的责任.在这其中,国家审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无论是政府信息公开、政府绩效评价还是行政问责,都建立在有效审计的基础之上,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国家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符合 《现代审计》2013,(4):45-45
万源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依法审计、突出重点、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2012年完成财政决算、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53个,查处违规金额12008万元.不规范资金63423万元,审计决定处理处罚收缴财政191万元:完成80个扩大内需及“5.12”灾后重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府性投资审计项目.送审投资总额28447万元,审计核实工程造价25985万元.为国家和单位增收节支2462万元,移送案件线索2条f皮窝乡经济责任审计、竹峪卫生院工程),  相似文献   

12.
沿着国家治理整体构造、问责机制到国家审计这一逻辑路径,探究国家审计的本质,并解释国家审计差异化的原因.国家治理基本构造可分为四个层次,国家审计本质上属于经济问责,问责对象是政府治理系统中的任务确定及资源配置子系统.在经济问责系统中,国家审计的基本功能是经济问责信息保障机制,由于各国的国家治理整体构造和问责机制不同,因而出现不同国家的审计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问责机制建设的关系 1.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是问责制建设的重要内容。问责制的核心在于要求领导人员必须对其行为负责。国有企业为加强对所属单位的监督管理,赋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按照部门权限,拥有不同的处理处罚权。各部门问责建设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共同构成企业内部的问责机制。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评价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优劣。这就使经济责任审计在构建和促进问责建设方面担当十分重要的任务,是整个问责体系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全国审计机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进一步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审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国共审计13万多个单位,审计处理后,已上缴财政148.2亿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10.1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90.7亿元,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867件。  相似文献   

15.
审计执法是审计机关做出的对被审单位违反国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违纪、违规行而进行处理处罚过程的具体实施,是审计成果的最终反映和体现。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执法过程中,由于审计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审计体制不完善以及审计人员素质等多种原因,造成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处理处罚决定难以执行,从而使审计的执法力度大大降低,影响了审计机关执法与处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本文试对审计处理处罚中执法力度不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从中找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实施办法根据合法合规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要求,寸步强化了审计人员的执法责任,明确划分了审计人员的责任界限,规定审计组组长对审计查证负责,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审计定性负责,厅领导对审计处理处罚负责,为落实审计责任追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审计月刊》2007,(4):58-58
“今年要积极做好对2006年度上市公司年报的分析工作,为完善会计、审计监管规则提供制度性安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审计监管工作;结合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规则;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多层次的会计、审计责任追究体制;研究合并、重组、定向增发等带来的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江苏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审计试点中好的做法与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分析了审计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资产管理体制不顺畅,资产价值难评估;审计所需信息系统性差,数据资源共享度低;审计领域新且经验少,审计力量弱而取证难;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不到位等。基于此,建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因地制宜,聚焦重点,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审计评价、责任追究三大机制建设,重点突破管理、信息、技术、人才四大瓶颈。而这需要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审计法规依据;审计目标应因地制宜,审计内容要聚焦重点;创建大数据联网平台,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改进审计方式方法,强化审计团队建设;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客观确定相关责任;推广好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大离任审计追责力度等。  相似文献   

19.
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政府审计一直被作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按委托代理关系、机会主义、治理机制和政府审计的逻辑顺序,分析政府审计为什么能够以及如何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及其运行离不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环境不确定,公共权力机会主义必然出现。在应对公共权力机会主义的治理机制中,事前审计是制衡机制,跟踪审计是监督机制,事后审计是问责信息保障机制,审计基本功能是鉴证公共权力机构在责任履行、资源使用、信息报告、最大善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20.
外部审计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社会责任报告审计能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进行监督约束、风险评估与咨询规划,进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以2010—2013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显著改善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大股东监督力度越强,社会责任报告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此外,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中大股东监督在更大的程度上增强了社会责任报告审计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